摘要:建筑业的发展促进了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在城镇的不断发展下,建筑工程的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建设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属于一项基础性施工内容,通过合理运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流程,严格控制质量,有助于增强地基承载性能,提高建筑整体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地基基础工程特点,并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业内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地基施工控制是一项重点内容,是关乎工程整体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后期施工任务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建筑楼层数逐渐增加的同时,对于地基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此,想要保障建筑的安全性,有必要深入研究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措施,以便于在施工作业中达到预期效果,增强建筑整体稳定性。
一、地基基础
1、地基基础工程的概况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方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基础工程指的是承受上部建筑结构荷载的地下建筑结构工程。
2、地基基础工程的分类
建筑地基基础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要根据建筑所处地基情况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法。若遇到较差的地质时施工单位会采用人工加固处理的方法,如:通过采用改良、置换、补强等方式,提高土质的密实度,降低地基含水率,从地基条件、处理的指标及范围、工程费用、工程进度及材料来源、当地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和研究,选取最佳的处理方式来改善地基性质,进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及稳定性。施工单位在进行地基基础的加固时,还需要考虑到地基与上部建筑结构的连接性,从建筑的结构设计、地基处理、及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
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1、地基工程是隐蔽工程
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项目实施的重点分部工程,是保证上部结构正常进行的关键性内容。同时地基基础施工一般处于地下位置,在施工完成且经过验收后便会开展下一道工序,地基部分会被覆盖,若是地基工程部分存在质量问题,那么在后期将难以进行处理,威胁工程质量安全。
2、施工技术复杂
我国地域跨度较大,不同地区的地域及地质条件不尽相同,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选用的施工技术也不尽相同,尤其是湿粘土、泥质土、冻土及杂填土等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基,所选用的施工技术要更为严格。复杂的地质条件在无形中给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带来了难度。
3、困难性地基特点
因地基基础施工往往是一次性成型的,因此难以对局部问题进行处理,一旦产生质量问题,只能整体重做。因此若是出现了质量问题,将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增加很大的工作量。
4、严重性地基特点
当地基基础工程产生质量问题时,那么建筑工程整体结构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当出现地震灾害或是其他情况时,建筑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这将直接威胁到用户的人身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是城市中的建筑发生倒塌等情况,还会导致附近的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说地基基础工程的建设具有严重性的特点。
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合理设计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着后期施工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工程最终的建设效果。当在设计阶段时,施工方案的选择是一项关键性内容,实际选择时必须要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最为重要的是要对有关参数设置进行精确的计算,特别是要保证工程承载能力达到标准规范要求,这样才能使地基基础工程质量得到保障,针对工程现场的地基情况,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2、地基基础勘察技术
对于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来说,勘察技术是极为关键的一种,并且还是整个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首先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勘察的结果也会对于后续的一些施工技术应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于勘察施工技术的控制是极为必要的,一般来说,在勘察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有以下几点:①全面性和准确性是勘察技术实施的根本要求,只有保障其勘察结果满足地基基础施工的要求才能够确保其具备一定的可用性;②对于具体的地基基础勘察技术实施过程来看,对于勘察点的选择是极为关键的,也是保障其勘察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一般说来,在对地基基础进行设计之前,对岩土工程进行一定的勘察十分必要,并且还要确保其勘察的准确性和全面性;③对于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深度和宽度还应该进行严格的设置,一般说来,其深度和地基基础工程所要求的稳定性存在直接的关系,而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宽度则需要满足其最底层应该在5m以上,如此才能够满足后续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基本要求。
3、合理选择地基的基础类型
通过对勘测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建筑的地基类型、地质状况,这些可以为地基基础类型的选择提供参考,地基基础承载着基地和上部建筑结构的压力,因此要选择合理的基础持力层,提高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同时也应当综合考虑工程经济效益等施工因素。当前在建筑中常用的的基础型式有箱式、壳式、桩筏、双柱式等多种类型。例如在某建筑工程的地基选型中采用了嵌岩桩的基础类型,这种基础类型需要选定持力层来支撑载荷力,同时借助嵌岩桩基础来分散应力,降低持力层的应力形变,提高了基础的稳固性。混凝土扩展基础也是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提高地基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同时整体性的结构的抗剪切性能良好,可以承担竖向和横向的应力,同时其施工简便工期短,在地基基础工程中较为常用。
4、重视支护设计及土方开挖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勘察完毕后,施工单位接下来的工作是对工程的支护进行设计及土方开挖,具体施工操作如下:首先,需要将挖方区域范围内的障碍物及时清理掉,同时将挖方区域内的地下电缆及地下排水管进行迁移,同时在挖方区域内设置测量控制网,并保证控制网轴线、基线和水准点的准确性;其次,施工单位根据工地的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案,并运用施工机械(如反产挖掘机、石粉碎机等)对施工区域的较硬土质和岩石进行处理;最后,基坑开挖完成后,需要做好成品的保护工作,如:保护测量控制桩,防止挖掘机撞坏基坑,同时,在基坑周围铺设排水渠及集水让施工场地保持一定的坡度,防止积水浸泡基坑及场地。
5、支护施工技术
地基基础施工阶段,支护施工技术属于一项关键技术措施,这种支护施工技术主要就是针对地基基础工程的边坡采用相应的水泥砂浆进行必要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有以下几项:①对于地基基础工程中的边坡进行必要的清理,并且针对其相关的电缆、排水管等进行恰当的搬离;②恰当的设计边坡坡度,一般来说这种边坡坡度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己经得到了有效地设定,因此,在支护施工中只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即可;③对于临时排水构的设置应该恰当,最好是能够满足大于0.002的标准;④在支护施工过程中,还应该针对其基地土进行严格的控制,最好是能够事先预留10cm的基地施工缝隙。
结语: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内容,其施工具有复杂程度较高、施工难度较大等特点,因此务必要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处理工作,如若建筑地基处理不当,那么会对后续施工工作产生不量影响,并且会导致工程结构性能降低。通过明确地基施工特点,并在实践中规范有序的开展施工工作,将有助于提升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为建筑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建设,张卫国.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196~197.
[2]张文强.浅谈如何提高地基基础工程在现代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184.
[3]王旭.浅谈如何提高地基基础工程在现代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2:261.
论文作者:李承正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地基论文; 地基基础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础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