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农-2玉米改良群体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东农-2玉米改良群体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张晓峰[1]2000年在《东农-2玉米改良群体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采用三重测交法对东农-2号玉米改良群体的单株产量等十九个数量性状进行了 遗传分析,以明确各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程度及遗传模式,探明与杂种优势有关的各性 状的基因作用方式,以充分挖掘该改良群体的遗传潜力,为有效利用和进一步改良提供 理论基础和依据。 三重测交分析表明,除灌浆速率V_1外,其余性状的加性效应在其遗传中均起主要作 用:显性效应仅在株高、穗位高、穗上叶数、穗行数、单株叶面积等五个性状的遗传中 发挥主要作用;而上位效应在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 等性状的遗传中起作用。其中,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的遗传是三种基因效应共同作用 的结果。穗长、行粒数、穗粒效、百粒重的遗传由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所决定。穗上 叶数由加性和显性效应所控制。单株产量等八个性状主要由加性效应所决定。 群体主要性状的遗传成分的估计表明,各性状的加性方差在总遗传方差中所占比重 均根大,大部分性状如单株产量、穗长、行粒数、穗粒数等加性方差所占的比重均在85% 以上,其中单株产量的加性方差在总遗传方差中的贡献率高达92.20%。因此,对以单株 产量为育种目标的东农-2改良群体而言,在改良早期就可以分离出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优 良自交系。在实际育种过程中,可一边进行一般配合力的轮回选择一边筛选自交系组配 杂交组合,以加快育种进程。 群体的遗传潜势分析表明,单株产量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了21.21%、预期遗传进度 均达到了19.29%,说明该群体在产量方面有很大的改良潜力。 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穗部性状和绝大部分株型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在 产量得到改良的同时,这些性状也相应得到了改善。

李高科[2]2005年在《两个热带玉米群体的基因效应分析及育种潜力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以2个来自CIMMYT的热带群体(Pob25和Pool 26)为基础材料,以丹340、掖478;黄C、178及其杂种F_1(掖单13、农大108)为测验种,采用三重测交(TTC)设计,在云南元江配制杂交组合,次年将组合种植于学校喷江农场。对两群体进行了基本株的GCA效应、各组合的SCA效应及总配合力效应分析,及对照优势、基因效应分析;同时以产量特殊配合力及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为指标,对两群体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1.两群体的田间性状综合表现表明,两个热带群体基本能适应西南地区气候生态条件,抗病性表现突出,群体产量较高,可以作为该地区玉米种质扩增的材料,但需加强对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改良。 2.两群体各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群体Pob25中,除秃尖长以外,其余性状的加性效应在其遗传中均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显性效应则在单株产量、穗位高、穗行数、穗重、秃尖长这5个性状的遗传中有重要作用;而穗位高、秃尖长、轴径及轴重则存在显著上位性效应;对群体Pool 26,除穗位高以外,其余性状的加性效应在其遗传中均发挥决定性作用;显性效应则在轴径、穗行数、行粒数、单株产量、株高、穗位高6个性状的遗传中有重要作用;而穗长、穗重、轴重、出籽率、株高、穗位高6个性状存在显著上位性效应。上述结果揭示上位性基因效应在两群体部分性状的遗传系统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显然,无论在进行遗传分析还是制订具体育种方案,或对性状进行改良时,在未确切证实无上位性或相对作用较小之前,就假定上位性不存在或可忽略不计是不妥的。 3.由群体农艺经济性状及由SSR分子标记所估算的两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及变异幅度都较大,表明两群体内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不论是由农艺经济性状估算的遗传距离还是由SSR分子标记所估算的遗传距离,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大于两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但是也出现了群体内部分基本株间的遗传距离大于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的情况。因此,群体内遗传距离并不一定小于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这从另一方面说明在两供试群体内仍存在相当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就为我们进行群体内遗传变异的选择提供了可能。 4.利用产量特殊配合力和SSR分子标记对群体基本株进行了聚类分析,总体来看,两种方法各具有优缺点。单株产量SCA聚类分析由于易受环境影响,所得结果难

乔善宝[3]2009年在《玉米自交系大斑病抗性及出苗率的回交改良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西南地区骨干玉米自交系R08为轮回亲本,18个优良自交系为供体亲本,采用不同回交和自交次数选育出遗传背景与R08相近,但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的BC1F3和BC2F2各18个R08回交改良选系。2008年,以上述选系及其与R08已组配出审定杂交种的另一亲本为测验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测交组合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SSR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回交改良选系的遗传变异、大斑病抗性、田间出苗率和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2009年,以继续自交所得BC1F5和BC2F4回交改良选系为供试材料,对其大斑病抗性和田间出苗率进行再次鉴定。通过两年两地点试验,探讨了不同回交次数和不同供体对R08的改良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SSR分析表明,筛选出的40个SSR分子标记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分布比较均匀,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36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其中有93个在回交后代单株中出现而在轮回亲本R08中缺失,这些位点在改良后代中出现的频率为0.065~0.889,平均0.284,而且在BC1F3选系出现的平均频率(0.280)与BC2F2选系(0.289)基本相当;不同供体相同回交次数选系与R08的遗传相似系数在BC1F3选系中变幅为0.773-0.920,平均0.842,在BC2F2选系中变幅为0.738~0.899,平均0.835。分析结果表明,相同供体不同回交次数所创造的遗传变异没有明显的差异,相同回交次数不同供体选系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大斑病抗性基因Ht2和Ht3紧密连锁的4个SSR分子标记对17个参试供体的区分能力差别较大,这4对SSR引物在大斑病抗性明显不同的改良系中扩增出与轮回亲本R08相同的条带,且同一引物在与R08大斑病抗性相同的改良系中也可扩增出与R08相同的条带,表明所得这些条带并非大斑病抗性特异性条带,无法利用这些标记对本研究的供试材料进行大斑病抗性基因的辅助选择。2、回交改良选系大斑病抗性的研究表明,不同供体对R08大斑病抗性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回交次数在低代和高代表现有一定差异。36个BC1F3和BC2F2改良系中,有29个选系表现为抗或高抗大斑病,26个BC1F5和BC2F4改良系中,有16个选系表现为中抗大斑病;相同供体不同回交次数选系的比较显示,对大斑病抗性的改良,在低代时回交1次选系(BC1F3)优于回交2次选系(BC2F2),在高代时回交1次选系(BC1F5)与回交2次选系(BC2F4)差异不显著;相同回交次数不同供体选系的比较表明,供体不同回交后代选系大斑病抗性存在显著的差异,综合分析低代和高代回交改良系的大斑病抗性表现,供体鲁原92、川321、313、双741、835和齐319对R08的大斑病抗性改良作用较大,它们可能是改良玉米自交系大斑病抗性的优良供体,但在利用这些供体时,需要注意把握回交的次数。3、回交改良选系田间出苗率研究表明,不同供体及不同回交次数对R08的出苗率有显著的影响。在36个BC1F3和BC2F2改良系中,有28个选系的田间出苗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R08,26个BC1F5和BC2F4改良系中,有10个选系的田间出苗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R08;相同供体不同回交次数选系的比较显示,对出苗率的改良,在低代时回交1次选系(BC1F3)优于回交2次选系(BC2F2),在高代时回交1次选系(BC1F5)比回交2次选系(BC2F4)稍差;相同回交次数不同供体选系的比较表明,供体不同回交后代选系出苗率存在显著的差异,综合分析低代和高代回交改良系的田间出苗率表现,供体沈137、齐319、双741、黄野四、313、CAL73、获唐黄和K14对提高R08出苗率有较好的影响,它们可能是改良玉米自交系田间出苗率的优良供体。4、BC1F3和BC2F2选系的一般配合力(GCA)分析表明,R08经不同供体及不同回交次数改良后,各改良系GCA表现存在差异。从总体水平看,大部分改良系多数产量性状的GCA与R08相比并无下降或有所提高;相同供体不同回交次数选系的比较显示,BC1F3和BC2F2选系各产量性状GCA表现大体相当;相同回交次数不同供体选系的比较表明,不同供体对产量性状GCA改良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供体川321、昌7-2和K14表现为优,它们的回交后代选系不仅单株产量GCA效应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R08,且多数产量构成性状的GCA效应值为正。5、185个组合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SCA)和杂种优势分析表明,由BC1F3和BC2F2选系所配组合SCA效应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分类对照的分别有9个和7个,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分类对照的分别有8个和12个,说明BC1F3和BC2F2选系与各测验种所配组合的SCA表现差异不明显;单株产量分类对照优势分析表明,有49个组合超分类对照8%,其中BC1F3选系所配组合23个,BC2F2选系所配组合26个,两者差异不大;统一对照优势分析表明,改良系与测验种ES40、975-12和18-599组配易出现高产组合,就强优势组合的父本而言,BC1F3选系出现9次,BC2F2选系出现11次。进一步验证了BC1F3和BC2F2选系间多数产量性状配合力表现差异不明显,且均有可能出现比R08更优异的选系。6、综合分析表明,不同供体及不同回交次数对R08的改良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回交1次选系(BC1F3)与回交2次选系(BC2F2)多数产量性状的GCA大体相当,且SSR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相同供体的BC1F3和BC2F2选系在遗传变异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从低代(BC1F3、BC2F2)和高代(BC1F5、BC2F4)选系大斑病抗性及出苗率的表现来看,杂合效应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且以对出苗率的影响较大;SSR分析表明,相同回交次数不同供体选系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供体不同,回交后代选系大斑病抗性、出苗率、多数产量性状GCA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供体川321和昌7-2对改良R08田间出苗率、大斑病抗性及配合力作用较大,属优良供体亲本,其回交改良系属回交改良优系。因此,利用回交法改良玉米自交系的个别性状时,在选准供体亲本的基础上,回交1次后,在自交过程中按目标性状要求,加强对改良系低代和高代的鉴定选择及配合力测定,可能有利于提高回交改良的育种效率。

王振华[4]2002年在《玉米抗矮花叶病遗传分析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文中研究表明玉米矮花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病毒病害,目前已成为危害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实践证明,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的经济有效途径,而抗病育种的成效取决于对抗源和抗病遗传规律的认识。本论文开展抗源鉴定和抗性遗传研究对玉米抗矮花叶病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我国60份主要玉米自交系2—3年的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到K22、CN962、P138、齐318、齐319等9份高抗系和K22、X178、获白、黄早四等9份抗病系。利用SSR标记将其中的47份骨干自交系划分为7个类群,15份抗病自交系分散于四平头群(A)、旅大红骨群(B)、E群和G群。其中E群和GⅡ亚群被鉴定为抗病毒种质来源。根据杂种优势利用原理,CN962和K22可分别用于改良同一群的纹黄、444和丹340、E28等自交系的抗性。 (2)18个外引群体中Poo119、Suwan 1、Pob.101和Pob.46表现中抗SCMV。12个国内群体仅中综3号和中综4号抗病较好;而中群13、中群14、豫综5号及东北区的一些群体抗病性较差。 (3)对四套抗X感SCMV组合六个世代接种鉴定结果所做的遗传分析表明,在苗期或成株期,抗SCMV基因的加性、显性以及互作效应普遍存在,且在不同杂交组合中遗传方式亦不同。抗SCMV的遗传力较高。在供试组合中,以苗期叶片危害度和成株期病级为鉴定指标均估订到Pa405至少含有1对抗性基因,而黄早四则至少含有2对抗性基因。 (4)以黄早四×掖107的F_2分离群体(184个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含有89个SSR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覆盖玉米基因组1543cM,平均图距17.3cM。利用F_(2:3)和F_(2:4)群体分别将抗性QTL定位于3、6、10染色体上,且位置基本相同;同时利用F_(2:4)群体在染色体1、5上又各检测到1个QTL。基因作用方式除第1、5染色体上的QTL表现为显性和超显性外,其余均为加性或部分显性,其效应为负值。第3和10染色体上的QTL能解释较大的表型变异,可以认为是主效基因位点。 (5)抗性QTL在植株不同发育阶段表达的数目和效应略有不同,但主效QTL的表达基本一致。随植株生长发育检测到的抗性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逐渐增大。在苗期抗病性主要由位于染色体3、5、10上的3个QTL控制;在拔节期和抽雄期由位于染色体3、5、6、10上的4个QTL控制;到成株期由位于1、3、5、6、10染色体上的5个QTL控制。

潘相文[5]2001年在《玉米部分品质指标遗传变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试验采用三重测交法对东农-2号玉米改良群体的12个品质指标进行了变异幅度、遗传效应及遗传相关分析,并对其中10个指标进行了遗传力和遗传进度估计,以明确部分品质指标的变异度、遗传模型及遗传相关关系,探明部分品质性状的遗传方式和遗传效果,以充分挖掘该改良群体的遗传潜力,从而最终实现有效利用和改良该群体,并为品质改良和品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三重测交设计遗传分析表明:所研究的12个品质指标的遗传均由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上位性效应都无显著影响,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由遗传成分的估计表明:容重、胚/胚乳重和清蛋白的加性效应对它们的遗传起主导作用,在选择时应以一般配合力为主要依据;而球蛋白和总淀粉的显性效应对它们的遗传起决定性作用,在选择时应以特殊配合力为主要依据;其它各指标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都起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在选择时应兼顾二者的综合利用。由显性度的估算结果可知,各品质指标的显性度均大于1,说明这些指标代表的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属于超显性作用方式,可以从中选择出品质指标含量较原始群体更高的育种材料。 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各品质指标的变异度和遗传力都相对较大,说明在该群体内拥有丰富的品质性状变异,而且具有很高的遗传力,最终表现为遗传进度也相对较高,可见品质性状的改良是可行的。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而且某些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中度相关或高度相关,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间接选择,提高品质性状的改良效果。

段运平[6]2005年在《温带玉米核心种质与27个国内外玉米群体间的遗传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是我国玉米(Zea mays L.)育种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是解决玉米种质基础狭窄问题的唯一途径。经过改良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特别是CIMMYT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特殊的抗逆性,与温带种质地理远缘,基因交流少,遗传差异大。我国地方品种遗传基础丰富,对环境适应性强。根据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概念研究代表温带玉米核心种质的4个标准测验种与27个国内、外玉米群体间的遗传关系,获得关于热带和温带玉米种质间统一的杂种优势模式信息,有助于提高种质改良和种质创新研究的效率。而将热带、亚热带种质用于温带育种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在弄清它们与国内核心种质遗传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而不应只根据表型性状和生态类型判断热带、亚热带种质的利用价值和改良方法。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国内外27个玉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NCII设计,用代表我国主要杂种优势群的四个标准测验种(丹340、Mo17、掖478和黄早四)与群体测配108个组合,采用不完全区组设计(α-Lattice Design),在昆明、沈阳、太原和运城四个生态区进行了田间试验,通过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配合力效应分析,全面评价了27个群体的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同时,以标准测验种为媒介,揭示了在我国华北春播区(Mo17×丹340)和黄淮海夏播区(掖478×黄早四)两种杂种优势模式背景下,27个群体与我国核心种质间的杂种优势关系,再结合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和系谱追踪对27个群体进行了杂种优势类群划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从27个群体中各取4个混合样本,每个样本由10个单株混合叶片的DNA组成,通过SSR标记分析结果显示,27个群体的遗传基础和遗传变异都比较丰富。CIMMYT群体的SSR多态性位点数(370)高于国内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数(329),CIMMYT群体特有的等位基因(52个)比国内群体所特有的等位基因(13个)多。 (2)根据SSR多态性计算的遗传相似系数(GS)聚类分析,27个群体内四个混合样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6-0.96,平均0.91,而且每个群体的4个样本高密集聚在一起。表明用4个混合样本描述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可信的代表性。 (3)根据遗传相似系数(GS)平均值和聚类分析结果,国内群体间的GS(0.81)大于国外群体的GS(0.78),国内群体和国外群体之间的GS(0.71)最小,表明国外群体之间以及国外群体与国内适应群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存在很高的异质性,这也说明导入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对扩大温带玉米种质基础的必要性。

李芦江[7]2010年在《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第二大国和玉米育种较先进的国家,但也是种质资源较贫乏的国家之一。玉米种质资源的贫乏,造成了种质基础狭窄的局面,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限制我国玉米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就客观地要求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以及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和构建上。轮回选择是玉米种质扩增与改良的基本方法,能有效地打破基因间的连锁关系,增加优良基因重组的机会,使群体中优良基因频率不断提高,达到改善群体表现的目的,从而为选育优良自交系提供基本素材,进而提高选育自交系及杂交种的效率。本研究以两个玉米窄基群体P3C0和P4C0及其分别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后代P3MSC1、P3MSC2、P3MSC3、P3MSC4、P3MSC5、P4MSC1、P4MSC2、P4MSC3、P4MSC4和P4MSC5,共12个群体为材料,通过多点田间表型鉴定和配合力测定,研究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不同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以基础群体P4C0及其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后代P4MSC1、P4MSC2、P4MSC3、P4MSC4和P4MSC5,P4C0经过1轮半同胞-S2:3(HS-S2:3)轮回选择的改良后代P4HSC1,P4HSC1经过3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后代P4HSC1-MSC1、P4HSC1-MSC2和P4HSC1-MSC3以及将两个自交系加入到P4HSC1中进行1轮动态改良的群体P4HSC1-AP,共11个群体为材料,通过多点田间表型鉴定和配合力测定,研究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为玉米窄基群体改良方案的完善提供参考;以从2个基础群体P4C0和P5C0及其经过2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群体P4MSC2、P5MSC2和经过1轮HS-S2:3选择的改良群体P4HSC1、P5HSC1的单株自交后代中,分别选取来自不同基本株的3个田间表现优良的株系(基础群体为S6株系,改良群体为S5株系),共计18个高代选系为材料,通过田间表型鉴定、多点配合力测定和SSR分子标记分析,对这些群体高代选系的育种潜势进行研究,为这些选系的利用及选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基础群体P3C0和P4C0单株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一般配合力(GCA)改良效果明显,但对群体与测验种的特殊配合力(SCA)却没有明显的改良效果。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后,两个基础群体P3C0和P4C0改良群体的株高和穗位高及其GCA效应值都随改良轮次增加而显著增加。基础群体P3C0及其改良后代,粒深和穗行数均以P3C0为最小,P3MSC5为最大,其GCA效应值分别以P3MSC2■和P3MSC5为最大;单株产量及其GCA效应值都以P3C0为最小,分别以P3MSC4和P3MSC2为最大。基础群体P4C0及其改良群体,粒深和穗行数均以P4C0为最小,分别以P4MSC5和P4MSC4为最大,其GCA效应值都以P4MSC4为最大;单株产量及其GCA效应值都以P4C0为最小,分别以P4MSC2和P4MSC4为最大。改良群体其余多数性状及其GCA效应值也都大于各自的基础群体,但不同群体的同一性状及同一群体的不同性状,在不同的改良轮次,其改良效果不尽相同。总体趋势表现为,控制双亲混合选择进行到一定世代后,群体一些性状及其GCA能得到同步有效改良,有些性状自身及其GCA的改良效果却不同步。当选择响应到达最大以后,持续的控制双亲混合选择会导致窄基群体的选择增益下降,甚至出现负增益。2.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基础群体P4C0主要性状及其GCA改良效果不尽相同。P4C0经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后,群体株高和穗位高及其GCA效应值持续增加,群体主要性状及其GCA都得到较好的改良,单株产量遗传增益主要集中在前2轮,3轮改良以后群体单株产量均值有下降的趋势。P4C0经过1轮HS-S2:3选择后,改良群体P4HSC1产量及其主要构成性状都得到了较好的改良。P4HSC1经3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后,群体主要性状及其GCA得到进一步改良。将两个与P4HSC1属同一杂优类群的优良自交系加入到群体P4HSC1中,进行1轮动态改良后,群体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GCA在P4HSC1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改良。以时间计算,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群体P4C0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GCA改良效果优于HS-S2:3轮回选择,但在植株性状改良上HS-S2:3选择效果较好。以轮次计算,动态改良对群体P4HSC1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GCA的改良效果优于控制双亲混合选择,但动态改良后,群体株高、穗位高及其GCA效应值有较大幅度的增加。3.经过改良后,群体内优良个体出现频率(粒深大于1.100cm,穗行数大于或等于16行,单株产量大于160g的个体百分比)发生了变化。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后,基础群体P3C0和P4C0及其改良后代优良个体出现频率随选择轮回增加呈波动增加趋势。P4C0经过1轮HS-S2:3选择后,群体优良个体出现频率较P4C0有较大的提高。P4HSC1经过1轮动态改良后,群体优良个体出现频率较P4C0和P4HSC1均有较大的提高。P4HSC1经过3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后,群体优良个体出现频率随改良轮次增加呈增加趋势,但有一定的波动。4.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基础群体P4C0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存在差异。P4C0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后,在改良的前2轮,多数表征遗传多样性的参数下降不明显,基因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指数还有小幅度增加。经3轮改良以后,群体杂合度遗传多样性开始下降,虽然衡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参数虽然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但其反映的整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即在群体改良的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而多代的改良则会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下降。P4C0经过1轮HS-S2:3选择后,6个表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参数比P4C0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P4HSC1经过1轮动态改良后,6个表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参数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P4HSC1经过3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后,6个表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参数均呈增大的趋势,但每轮增加的幅度均较小5.本地选择和异地选择对基础群体P4C0遗传多样性存在不同影响。P4C0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后,群体基因型数虽然总体上是减小的趋势,但表现出减少与增加交替出现的现象。在四川改良形成的群体,其基因型数较其上一轮改良群体少,在云南改良形成的群体,其基因型数较其上一代增加。6.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创造了不同的遗传变异。将P4C0经过不同轮回选择方法改良的11个群体按来源分为5个类型,第一类包括P4C0,第二类包括P4MSC1、P4MSC2、P4MSC3、P4MSC4(?)(?)P4MSC5,第三类包括P4HSC1,第四类包括P4HSC1-AP,第五类包括P4HSC1-MSC1、P4HSC1-MSC2和P4HSC1-MSC3。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间、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分别为6%、5%和89%,说明经过不同的轮回选择方法改良后,群体遗传变异虽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但不同改良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仍远远小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从主坐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基础群体及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早代,群体内个体间的分布相对分散,而高代群体和P4HSC1及以P4HSC1为起始群体的两类改良群体,分布相对集中,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群体内个体的分布发生了定向变化,且不同选择方法改良后,群体内个体偏移的方向和程度不一致。7.改良群体高代选系在自交代数少1代的情况下,其纯合的位点比例与基础群体高代选系相当,说明用改良群体高代选系纯合速度较快。与基础群体高代选系相比,改良群体高代选系间遗传差异虽有减小的趋势,但仍有较大的遗传差异。8.不同群体高代选系之间,表型及配合力差异较大,来自同一群体不同基本株的选系之间差异也较大,群体高代选系的表型和配合力差异来源于不同群体及基本株的差异。总体而言,改良群体高代选系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GCA表现优于基础群体高代选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改良群体高代选系株高、穗位高及其GCA都较各自的基础群体高代选系有所增加。9.改良群体高代选系P4MSC2-1、P4MSC2-2、P5MSC2-2和P5MSC2-3以及基础群体高代选系P5C0-3,自身产量和主要性状及其GCA表现较好,与测验种所配组合产量较高,有较大的育种利用价值。

杨爱国[8]2003年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玉米种质群体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杂种优势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13个国内有代表性的群体和14个经过多年改良、驯化的外引热带、亚热带群体为基础材料,以代表我国玉米核心种质的丹340、掖478、Mo17和黄早四为标准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雅安多营农场进行两年实验,从表现型和配合力等方面,系统地比较分析我国温带及热带、亚热带27个群体的综合表现,同时对27个群体进行了杂种优势群划分,并研究了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结果如下: 1.对27个群体的108个测交组合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认为热带群体的测交组合比原始亲本的适应性有较大改善,基本能适应我国温带气候环境条件,并且热带、亚热带群体的产量潜力大、抗倒伏性强,是我国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理想材料,但植株和穗位较高,在温带利用需要多加考虑。据产量性状和其它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表现及各群体的一般配合力分析,初步认定国内群体WBM-C4和5个热带、亚热带群体Suwanl、Pob43、Pob501、Pob32、Pob21等的综合表现优良,利用潜力较大。 2.以单株产量配合力总效应对各杂交组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单株产量配合力总效应高的杂交组合,其实际产量也高;反之,实际产量则低。因此,配合力总效应能较好地反映杂交组合的真实水平。 3.依据产量特殊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对照优势)表现,将我国主要玉米群体划分为四个优势群:第一群为旅大红骨群,包括吉综A、辽旅综、中综3号、中综4号、东农群体C5;第二群为PA群,只有豫综5号;第三群为Lancaster群,包括陕综1号、陕综3号、中群14等3个群体;第四群为四平头群,包括中综5号和WBM-C4。金皇后和中群13在本研究中无法归类。与系谱比较,杂种优势群的划分结果比较合理。 4.依据产量特殊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对照优势)表现,将热带、亚热带群体归入我国杂种优势群,其中,Pob43、Pob501被归入旅大红骨群;Stay Green、Pool19被归入Lancaster群;Pob28和Pob45与四平头和旅大红骨关系较近;而Pob46,Pob69、Pob70、Pob21、Pob32、Pob49、Pob502、Suwanl等群体本研究中尚无法归入我国四大种质类群。 5.综合各杂交组合的产量性状表现,初步认为Suwanl×PA、Pob43×PA、Pob32×PA、Pob501×PA、Pob21×PA、Suwanl×旅大红骨、Suwanl×Lan、Pob43×Lan、Pob28×PA、黄综×PA等这10对组合的产量潜力高,可形成强杂种优势组合。

陈灿[9]2012年在《4个玉米改良群体的遗传潜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优质、多抗、高产和广适的种质资源的匮乏始终是限制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为缓解这一突出的矛盾,玉米育种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玉米课题组提供的4个人工改良玉米群体及其与6个测验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24个组合为供试材料,对4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及其配合力、杂种优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除吐丝期、穗粗、穗行数外,其他9个性状在4个群体中都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说明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是真实存在的。2.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就各性状的GCA效应而言,P群是最好的一个群体,其次是美马和美硬群体,黄群表现最差。就单株产量的SCA效应而言,组合黄群×齐319、P群×Mo17、美马×黄早四、美硬×齐319、美马×武105的SCA值较高。3.杂种优势分析表明:P群分别与Mo17和丹340所代表的Lancaster和旅大红骨群体可构成一对杂种优势模式;黄群与齐319所代表的P群可构成一对杂种优势模式;美马和美硬群体与丹340和齐319所代表的旅大红骨和P群可构成一对杂种优势模式。4.特殊配合力的聚类分析表明:P群与齐319归为一类,黄群与黄早四归为一类,美马与478或者齐319归为一类,美硬与Mo17归为一类。农艺经济性状聚类结果表明:美马和美硬聚为一类,黄群单独聚为一类, P群单独聚为一类。

罗娜[10]2008年在《用CIMMYT种质构建的玉米半外来群体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丝黑穗病是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培育抗病玉米品种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家的重要工作,但我国抗病种质资源短缺,因此扩增抗玉米丝黑病种质资源已成为抗病育种的基础。本文针对当前黑龙江省抗玉米丝黑穗病种质资源的短缺,以部分CIMMYT种质及其测交组合和把CIMMYT种质与黑龙江省适应性较强的自交系杂交构成半外来群体的选系及其交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接种鉴定研究CIMMYT种质和及其所构建的半外来群体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为黑龙江省引进和利用CIMMYT种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CIMMYT种质中发病率最高的是Pob101群体,发病率最低的是Pob46群体。Pob46群体、Pob45群体、Pob69群体、Pob70群体、Pob101群体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抗性逐渐减弱。(2) Pob70群体与各测验种杂交组合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的测交组合,Pob45群体与各测验种杂交组合的发病率低于其他群体的测交组合。Pob70、Pob69、Pob46、Pob45群体与各测验种杂交组合的发病率逐渐降低。(3)在用CIMMYT种质Pob45和Pob46与黑龙江省部分自交系杂交构建的半外来群体的选系中,对丝黑穗病中抗及其以上的选系占一半以上,其中高抗占35.9%。CIMMYT种质的引进总体上有利于提高黑龙江省种质资源对丝黑穗病的抗性。(4)用CIMMYT种质Pob46与感病自交系K10和444杂交构建半外来群体的选系自身和杂交后代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都较原自交系及其杂交后代明显提高,因此Pob46可用来改良唐四平头类群材料和其它感病材料对丝黑穗病的抗性。(5) CIMMYT感病种质Pob101选系自身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较差,与合344的杂交后代的抗病性也不好,因此Pob101不能用来改良黑龙江省玉米种质资源对丝黑穗病的抗性。

参考文献:

[1]. 东农-2玉米改良群体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D]. 张晓峰. 东北农业大学. 2000

[2]. 两个热带玉米群体的基因效应分析及育种潜力研究[D]. 李高科. 四川农业大学. 2005

[3]. 玉米自交系大斑病抗性及出苗率的回交改良研究[D]. 乔善宝. 四川农业大学. 2009

[4]. 玉米抗矮花叶病遗传分析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D]. 王振华. 东北农业大学. 2002

[5]. 玉米部分品质指标遗传变异的研究[D]. 潘相文. 东北农业大学. 2001

[6]. 温带玉米核心种质与27个国内外玉米群体间的遗传关系研究[D]. 段运平. 山西农业大学. 2005

[7].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D]. 李芦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0

[8].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玉米种质群体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杂种优势模式[D]. 杨爱国. 四川农业大学. 2003

[9]. 4个玉米改良群体的遗传潜势分析[D]. 陈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10]. 用CIMMYT种质构建的玉米半外来群体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研究[D]. 罗娜. 东北农业大学. 2008

标签:;  ;  ;  ;  ;  

东农-2玉米改良群体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