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管理论文,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273.1
1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内容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具有广泛存在性,它既存在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而导致的客观风险,也存在由于决策者风险态度不合理、决策失误、项目管理不当而导致的主观风险。因此,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还具有复杂性,需要采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来进行技术创新风险管理。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充分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信息获取功能、改善组织体系、建立风险监控机制,采用风险回避、风险分摊、风险转移、风险控制等手段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率,以及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损失。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①建立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成功、有利于技术创新风险防范的企业组织体系、企业运行机制和企业决策体制。②建立高效、可靠的信息系统。由于信息不足会导致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会导致技术创新风险,因此,企业信息系统的完善将有利于降低技术创新风险,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同时也有利于有效地进行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③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从长远的角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整体谋划,进行利益与风险的综合权衡,进行技术创新风险的战略管理。④建立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监控体系,对不利事件和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和预测,采取措施对风险因素进行预先控制。⑤运用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综合防范。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防范包括两个层次:①企业水平的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对技术创新整体的风险防范,即紧密结合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创新活动方向与计划,人力、资金的整体投入,技术创新的整体组织及风险防范体系进行谋划和管理。②项目水平的风险管理,即针对与某一技术创新项目,对该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该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推断,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决策,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项目组合和方案组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风险预警监控和风险管理。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关键点是:①要从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的成分。技术创新项目具有信息的不完全性,即属于灰色系统,其中包含一部分白色的、已知的信息,也包含一部分黑色的、未知的信息,因此一方面要利用已知信息,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部分黑色信息将逐步白化,发生不确定性的递减,即部分不确定性将变为确定性的信息,这种信息应当动态地加以利用。②要进行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存在成本,其中包括运作成本和风险成本。所谓运作成本,是指在技术创新风险管理中,由于进行有关活动而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如进行技术情报搜集、市场调查所导致的成本。所谓风险成本,是指为了降低风险而导致的机会利益损失。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风险的风险—收益对称律所致。技术创新一般具有收益与风险的对称性,即高收益一般伴随着高风险,而低风险一般只能带来低收益。在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一些旨在降低风险的方法中,由于风险降低可能会导致预期收益的降低,例如当企业要转移风险时,可能会导致收益的转移而使预期收益降低。因此,在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过程中,要合理地进行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2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方法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风险控制。
2.1 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中对高风险的技术创新领域、项目和方案进行回避,进行低风险选择。因此,技术创新风险回避有3 个层次:方向性风险回避,回避高风险的技术创新领域;项目性风险回避,回避高风险的技术创新项目;方案性风险回避,回避高风险的技术创新方案。当然企业一味地、盲目地进行风险回避是不合适的,它会导致企业进取精神不足,难以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强竞争力和求得较大的发展。风险回避既然作为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方法,也就要求这一方法能够合理、灵活地得到使用。其使用上的基本原则是:①回避不必要冒的风险;②回避那些远远超过企业承受能力、可能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的风险。③回避那些不可控性、不可转移性、不可分散性较强的风险;④在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并存的情况下,以回避客观风险为主。⑤技术创新存在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一般以回避市场风险为主。
2.2 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转移
技术创新的风险转移,是指技术创新的部分风险或全部风险由一个承担主体向另一个承担主体转移。这种风险转移分为两种形式:①技术创新风险的财务转移。即,技术创新活动的承担主体不变,只是风险损失的承担主体发生了变化。实现这种风险转移有2 种常用的方法:一种是参与科技保险或项目保险,其中,技术创新项目的承担主体不发生变化,仍是原来的企业,但风险损失的承担主体发生了变化,当技术创新项目失败时,保险公司将承担部分损失,即保险公司成为了技术创新的财务风险的承担主体之一。另一种是在技术创新项目中吸收风险投资,此时项目的承担主体仍是企业,而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是参与风险损失的分摊和风险收益的分摊。②技术创新的客体转移,即,技术创新活动的一部分或全部由一个承担主体向另一个承担主体转移。其方式包括:技术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创新等。
技术创新的风险转移一般伴随着收益的转移。在科技保险过程中,企业为了转移财务风险,则必须付出一定的风险成本,在这里,风险成本是付给保险公司的保险费,即企业以确定性的保险费来买得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在联合创新中,风险的分摊意味着风险的一种转移,而风险转移又必然伴随着收益的分摊与转移。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是否转移风险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转移风险,需要进行仔细权衡和决策。
一般情况下,当技术风险、生产风险不大而财务风险较大时,可采用财务转移的风险转移方式;当技术风险或生产风险较大时,可以采用客体转移的风险转移方式。
2.3 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散
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散,是指企业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项目组合,进行组合开发创新,使整体风险得到降低。
根据概率论原理,在一个项目组合中,不同的技术创新项目之间的相互独立性越强或具有负相关性时,将有利于项目组合整体风险的降低。但在技术创新项目组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选择独立不相关项目并不十分妥当。因为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优势领域、市场占有状况使得企业在技术创新项目选择时难以做到这种独立无关性。而且,当项目之间过于独立时,由于不能做到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生产资源的共享而加大创新成本和难度,因此,在企业通过项目组合来分散技术创新风险时,应当允许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在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散中,还应当注意以下两点:①高风险项目和低风险项目适当搭配,以便在高风险项目失败时,通过低风险项目能弥补部分损失。②项目组合的数量要适当。项目数量太少时,风险分散作用不明显;而项目数量过多时,会加大项目组织的难度,以及导致资源分散,影响技术创新项目组合的整体效果。
2.4 技术创新的风险控制
技术创新的风险控制,是指在对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辨识和分析的情况下,事前对技术创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预控,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发生后的损失程度。
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包括可控制的风险因素和不可控制的风险因素,如决策风险、技术风险和生产风险中的部分风险因素是可控的风险因素,对于这些可控的风险因素,可以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等方式对其加以预防和控制。而对于一些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如由于宏观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所导致的风险因素,则可采用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等风险管理方式。
预警管理是技术创新风险控制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所谓预警管理,是指通过建立技术创新的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对风险进行评估预测,针对风险的性质和程度适时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提醒决策者和管理者注意,以便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预控。
3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对策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必须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风险因素的相应对策如下。①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形势变动。对策: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及有关经济技术政策;分析经济周期的变化及有关宏观经济总量的变化,进行事前防范;采取应付经济不景气的对策以及开辟新的销售渠道。②风险因素:消费者需求变动。对策:预测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变应变;加强广告宣传以引导及改变消费者偏好;采用产品组合策略以分散需求变动风险。③风险因素:潜在市场容量偏小。对策:提前对生产规模进行调整;对于季节性强的产品考虑在淡季生产其他产品;中止某些前景暗淡的产品的生产。④风险因素:竞争对手数量过多。对策:培训技术优势以提高比较竞争力和竞争后劲;以规模效应来击退中小竞争者;收购、兼并中心竞争者。⑤风险因素:竞争对手实力过强。对策:如自身实力强,则直接与之竞争;如自身实力一般,则采用联合战略;如自身实力弱,则采用迂回策略。⑥风险因素:消费者对竞争对手产品的依赖性。对策:寻找竞争对手产品弱点;树立自身产品的独一无二性;选择某一细分市场进行重点突破;对消费者进行培训指导,加强技术服务。⑦风险因素:新产品所属行业不景气。对策:将高技术引入传统行业,使传统产品具有新的功能;转向开发生产前景较好的其他行业的产品;跨行业协作。⑧风险因素:技术不成熟。对策:加强成功的中间试验;调整改变技术方案。⑨风险因素:技术难度与复杂性大。对策:组织集中攻关;引进人才,改变试验装备条件;联合创新;⑩风险因素:新产品生产成本高。对策:改变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采用低成本的材料;如市场容量大,则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加强成本控制。(11)风险因素:用户对新产品不了解。对策:加强广告宣传,强调新产品个性;采用低价进入、免费试用等营销手段;对用户进行培训与指导。(12)风险因素:新产品寿命周期过短。对策:加快开发创新速度;进行产品系列化设计,延长产品寿命周期。
收稿日期:199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