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 电气照明 节能设计
引言:现在社会生产生活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是节能降耗,对于电气照明系统而言,其是建筑项目服务功能完成的关键基础,不仅决定了以后工作生活质量,同时也决定着项目运营总能耗。在建筑能耗中照明能耗占的比例比较大,2008年中国约在 21000 亿 kWh的总用电量,2009年超过 22 000 亿 kWh, 而照明用电约占总量的 12%,超过 500 亿kWh。所以,一定要积极使用有效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来对建筑照明系统的能源运用情况实施控制,从而使能源的消耗量减少。
1、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节能的好处
通常对于我们而言影响中的建筑电气的照明体系是体型庞大的,而且线路复杂,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通过智能的程序来改变照明的亮度,这样就非常难节省用电量,也就极难压低成本。因此针对于节能的照明形式的好处实施分析。
1.1能够实施综合的控制
也就是说能够使用其他的形式实施控制而不是之前的照明设施不易控制的状况,能够用感应技术实施控制或者是开关技术,这样在极大程度上完成了在室内能够对照明系统实施控制的方式。
1.2目前基本能够完成自动的控制
例如能够通过热感应甚至是声控系统实施自动的控制,依据作业是不是有人员,或者是不是系统在工作所发出的声音来判断是不是要调节光度等等实施改进。
1.3能够节约成本
通过在建筑电气照明系统中使用节能措施,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节省成本,这样就会提升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并能够加强企业现代化的进程,保持迅速发展的态势。
2、建筑照明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2.1合理确定照明规范
提升电气照明布局的合理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运行能耗降低。同时选取电阻率相对低的导线,可以使线路损耗降低,在设计时需要结合现实需求实施优化线路布局方案,把导线总体长度控制好。电气照明系统中一定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灯具开关,其也会消耗一些电能,在节能设计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实施合理的调节。此外,确定建筑照明方式要以项目结构和现实需求来决定,常用照明方式有普通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等,能够依据现实状况来选取照明方式,并要提前对建筑四周环境条件实施调查分析,提升对自然光的利用率,在优化建筑室内采光的同时,使照明电能损耗降低。
2.2建筑照明配电系统节能措施
2.2.1供电系统节能措施
一般建筑照明供电依照建筑的功能需求分为 380V/220V,按照明负荷的主要性等级实施供电电压选择,在负荷供电末端能够使用双电源自动切换的形式来实施供电体系转换。当对照明电压有特殊要求时,能够切换到 380V 电压,常用状态时以 220V 照明供电体系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施供电体系设计时,要对三相照明回路分配平衡,最大相和最小相负荷电流都不能超过规范平均值上下 15%,每一单相照明分支回路电流值不超过 16A,照明终端不超过 25 个,单支回路插座不超过 10 组数量,以确保节能措施的有效性。
2.2.2供电电压偏差和无功补偿
一般状况下,照明允许为±5%的电压偏差值。考虑到输电线路的线损,远离变电所的小面积工作场所能够扩大到 5%~-10%的电压偏差,应急照明所使用的是安全特低压供电,也为±5%的允许电压值偏差。依据以上的电压偏差区域,对电路实施经济性计算,对选择的导线截面提供参考根据,从而达到既确保了电压质量,又完成了经济、节能的目的。
2.3优选节能型照明光源和灯具
灯具反射面的反射比越高,灯具反射面优化设计越合理,对应其照明光效也会越高。照明系统选取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等灯具的效率时,要满足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的第3.3.2条有关技术指标要求。对于低压钠灯与高压钠灯,尽管其发光率相对高,可是因为存在色温低、光色偏暖等不足,其显色指数大部分只有40~60,同时颜色失真度相对大,一般只应用在路灯或广场照明体系中使用;金属卤化物灯、三基色荧光灯和稀土金属荧光灯,因为其色温区域相对广(3000K~6500K),运行中光色选择性相对好,显色指数指标也相对高(能够达到80~95),同时颜色失真度相对小,尤其是金属卤化物灯其在应用过程中对人的皮肤显色性特别好。荧光灯从T12到T8,再到T5,其构造越来越紧凑,管径越来越小,同时方便应用稀土三基色粉,这样其显色功能获得大大提升(Ra高达85),光效也能够提升约15%~20%,光衰相对小,综合应用寿命相对长(高达12000h),此外也减少了80%的用汞量,是现在运用相对普遍的灯具,可是选配时要科学选取高效率的镇流器。LED灯已成为近年照明领域的新宠,它属于冷光源,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绿色没有污染,符合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技术要求。其以高亮度、高纯度、高效率、低功耗(达50%~80%的节能量)、超长寿命(高达50000h),供电区域宽(110~220V)变换为直流低压供电,可靠安全等明显优点正在广大范围中使用。随着LED技术正在以日新月异的技术突破与迅速发展,价格大幅降低,将来一定会取代别的类型的灯具进入千家万户和全部区域。
2.4选择合理的照明控制方式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照明技术也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在照明理论知识上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持续的完善,持续的走向成熟,这标志着中国建筑照明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在建筑中应用的照明灯,为了确保建筑整体的美观性,大部分照明灯都是应用暗装的形式实施安装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建筑照明体系也渐渐走向了智能化管理,把计算机和照明灯具互相结合已经变成目前照明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依据目前社会科技的发展趋势,把电子技术运用到照明中已经是以后照明技术所走的道路。应用各种类型的灯具中,不可以盲目的投入,要依据建筑结构的特征选取最合理的照明控制形式,照明控制形式关键特点有:当被控制的照明灯具分组编号时,要对设计作用都一样的照明灯实施统一的管理,运用同一个输电线完成对照明灯具实施供电,再使用智能化的控制开关,对照明灯的有关属性实施控制,例如:照明灯的亮度、色度、对比度等控制,照明灯具的控制体系也有很多种,应用中相对常见的有集成控制体系与分离控制系统。通过照明灯具实施智能化的管理,可以进一步完成节能设计的理念,节约更多的电能,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进行建筑照明系统节能降耗技术,不但能够提升照明系统综合照明质量水平,同时还能够使无谓电能资源浪费降低,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而想要让建筑照明系统能够完成节能降耗,就需要有关部门的主动配合,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照明系统设计的程序中融入节能降耗的概念,设计出最好的节能方案,从而能够让照明系统可以高效的完成节能降耗的目的,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有效的推动。
参考文献
[1]惠鑫亮.关于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9):238.
[2]庞锦龙. 建筑照明系统节能降耗技术措施研究[J]. 企业导报,2012,12:257
论文作者:姚景声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建筑论文; 节能降耗论文; 系统论文; 节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压论文; 灯具论文; 《科技中国》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