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引导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流,需要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含有信息沟的活动。信息沟是交流双方所占有的不同信息,是交际双方进行语言交流的原动力。信息沟活动的具体实践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创造了真实有效的语言情境。
关键词:信息沟 信息沟活动 英语教学
一、“信息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理
1.信息沟的定义及基本特点。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也称信息差,是指人们在了解和掌握信息方面所存在的差距,也正是有了这种差距的存在才产生了一系列人们为谋求“信息平衡”所进行交流和传递的“言语活动”。
(1)“信息沟”具有绝对性和永恒性。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差异,决定了“交际”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英语教学是学生掌握语言项目的过程,这一过程由许多具体信息传递和接收步骤构成。在教学交际过程中存在传递、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过程。
(2)信息沟具有再生迅速性和不可预见性。“信息沟”是人们交际的基础、诱因和出发点,同时他的永恒性又决定了人们交际活动的多样性和持续不断发展,因此,人们在达到“信息平衡”的同时,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于是又为谋求新的平衡而迅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追求,产生新的“交际”。事实上真正的语言交流是由于“信息沟”的存在而开始的。
2.信息沟活动。信息沟活动是教学活动中学生们被给予不同片段的信息,学生们通过交流、分享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以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它是交际法英语教学的核心部分。为了使英语的语言习得尽量在真实有效的交流中进行,开展信息沟活动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信息沟活动中的信息交流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A所说的话能帮助B形成回答,同时这种信息交流也影响到接下来A的应答,如此往返。
二、“信息沟”活动的教学实践及实施效果
1.巧做设计,创设情境,注重交际的真实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通过相互询问了解某事,从而达到交际需求的。如果在教学活动内容中缺少信息差,就会失去交际的意义。
案例1:在教“How much is it?”句型时,有人将标好价格的物品或图片挂在黑板上,一个学生指着实物或图片问价格,另一个学生看着标价回答。看上去这个活动既有趣又热闹,但仍属于无意义的句型操练。如果教师先不出示价格,让学生看着物品,教师宣布“物资交易会,各类物品大减价”,在学生急切想知道减价物品价格时用“How much is it?”句型询问,此时教师再翻开价格牌,这样的语言活动就具有真实的交际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将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融入交际活动之中的做法,才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锤炼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2.从学生兴趣出发,关注学生情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有“信息沟”,还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案例2:教学“Who is she?”这课时,呈现完主题句“ Who is she/he? She/He is---.”以后,笔者设计了如下交际活动。活动1:听声音猜人。学生1背对全班同学,学生2起立说一句英语,全班齐问“他/她是谁(Who is he/she?)”,学生1做出正确判断。活动2:他们是谁?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最喜欢的唐老鸭、叮当猫、白雪公主,以及奥运冠军刘翔、郭晶晶等的图片,学生应用所学主题句与他人交谈,获得信息,达到“信息平衡”。这些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存在“信息沟”,因此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它既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也满足了“信息需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获得成功体验。
3.信息互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在设计主题式任务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学生交流中的信息互补性,把重点放在设法让学生运用语言去获取信息或传递信息上。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信息差,对话双方都有一份对方不知道的信息,通过交谈,让他们了解事先无法预知的信息,以达到互通信息、填补差距、完成任务的目的。
案例3:笔者在以“颜色”为主题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句型“What colour is it?It’s...”在呈现了新的语言知识后进行涂色游戏。教师把图A和图B两种不同的画发给学生S1、S2,拿到图A的S1知道狮子、老虎、树、小鸟的颜色,拿到图B的S2知道熊、猴子、大象、兔子的颜色。学生运用所学句子通过自由问答,找到答案,完成涂色活动,并分别汇报。这些活动属于交际性操练,提问和猜测是在学生迫切希望补全交际双方信息差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们之间存在信息差,起到了交际的作用。教师帮助学生从知识的输入转向知识的输出,让他们体验到自己是在用一种新的语言表达,培养了他们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实践证明:信息沟活动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激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循环往返地螺旋上升,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持久力得以巩固和培养,加之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终使学习者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进而达到语言顺利交流,即“交际”目的,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 编写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扈中平 著 《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论文作者:陈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信息论文; 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息差论文; 英语论文; 教师论文; 句型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