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ICU的护理论文_张艺莹

天津市南开医院重症医学科 天津市 300100

摘要:目的 探究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方法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重症监护室收治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36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ICU 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ICU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采取呼吸机辅助治疗,并配合ICU 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抢救成功率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少,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呼吸机辅助治疗;ICU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室常见心内科疾病类型之一,而同时合并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大约占总比例的20%,其发病机制是心脏功能迅速衰竭而致使心脏输出量明显减少,同时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综合征,该病情具有发病急、短时间内和疼痛同时出现的特点。不难发现心源性休克和大面积器脏缺氧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第一时间应积极纠正缺氧,而呼吸机辅助治疗就是其关键有效的抢救措施[1]。本文旨在分析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ICU 护理要点,特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诊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汇报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诊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其中包括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2.7±6.9)岁;发生心源性休克时间分布:急性心肌梗死后2 h 患者24例,2~24h 者10例,2~ 7d 者2例;临床表现特征:患者都表现出了程度不同的烦躁,面无表情、大汗淋漓但神经末梢较为湿冷等症状;收缩压低于80 mmHg,脉压差低于20 mmHg,尿少(每小时低于30 ml)。所有患者通过心电图及其协助检查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符合呼吸机辅助治疗的适应证,36例患者及其家属都对本研究知情,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呼吸机辅助治疗的适应证:呼吸急促,频率每分超出30 ~ 35次[或在高流量吸氧时血氧分压(PaO2)低于80 mmHg]。

1.2方法

方法 两组患者都是以患者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以及血气分析结果为根据,采用常规静脉输液通路开放。与此同时,在合并发生心源性休克时,两组患者都产生了末梢循环障碍,而且在各组织器官中血液灌液严重不足,所以必须要对血容量进行及时适当的补充,需要将最小为2 级的静脉通道建立起来,在进行穿刺时要选取近心端粗且直的部分,从而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而且更加便于抢救[2]。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①对病情进行观察干预,对心源性休克进行治疗时必须要对病情的动态变化予以密切的观察,才能将治疗方案制定出来。对患者的心率以及心律进行观察和记录,对患者的病程予以了解。②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将床头抬高,并对患者进行定期翻身。在患者翻身以及叩背后进行吸痰,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标准来进行。③积极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由于疾病带来的痛苦,再加上处于陌生的环境当中,混着很容易产生恐惧、焦虑以及濒临死亡的绝望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做好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沟通,采取必须要的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将患者的顾虑消除,从而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3]。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使用笔者所在科室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涉及内容主要包括对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全面性、护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满意度,每个条目采用1-4 分制,共有25个条目,分数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二.统计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计量数据采“Mean±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3.1观察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撤机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四、讨论

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及护理需求开展全面化、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6]。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加上ICU 病房护理工作量大,操作复杂,故对护理工作有较高要求。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同时该研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ICU 综合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晓革. 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体会[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35-236.

[2]余凤萍,李润宁,史宁宁. 非典型性心肌梗死 57 例护理体会. 西北国防医学,2008,29(6):475-476.

[3]詹艳华.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 40 例临床体会. 临床医学工程,2010,17(7):107-108.

[4]郭晓革. 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体会[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2):235-236.

论文作者:张艺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ICU的护理论文_张艺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