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教育体系论文,成人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现有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种种弊端逐渐表现出来。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之际,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大量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衫技术人才,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之一。
一、问题剖析
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今天,由于教育改革的步伐迟缓,力度不大,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在许多方面与形势发展还不相适应,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一、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僵化,缺乏活力与竞争机制。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单一“国办”的成人高等教育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现在: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行政干预过多、统管得过死,在专业设置、招生、收费等方面指令性政策多,指导性政策少,使学校缺乏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办学的活力和自主权;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形成条块分割,造成结构布局不够合理,专业重复设置、服务面狭窄、办学效益不高,学校办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中的函授、夜大与高教自学考试以及成人高校中的学历教育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它们各自为政,自成体系,没有形成相互衔接的有机立体网络;具有开放性的广播电视大学、高等函授教育、高教自学考试等远距离教育,无论是设备等硬件条件,还是在教学与管理软件以及招生入学等方面都显得封闭、保守和落后,远远滞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
二、办学特色不明显,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标准、课程设置、教材体系等方面没有形成既具备高等教育基本要求,又富有成人教育特色的体系。多年来,成人高等教育基本上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作法,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方面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制等方面忽视成人高等教育的“个性”,一味地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重基础理论“灌输”,轻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丢掉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特别是由于受“应试教育”办学模式的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中也存在围绕应试组织教学的弊端,而忽视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学校结构不合理,办学条件差,办学效益不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成人高等教育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条块分割的办学管理体制、松散的教育结构,以及落后的办学条件,严重束缚了学校生存与发展,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具体表现在:一些成人高校布局不甚合理,学校过于集中在中心城市,学校重复设置“小而全”;受招生计划限制和各校之间专业设置重叠影响,造成僧多粥少,争抢生源,致使有的学校的一些专业因生源不足而不能开班,办学设施利用率低,办学效益低下;因改制、破产、改革等原因,行业或企业所属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被“断奶”,办学工作陷入瘫痪;由于缺乏应有的重视,办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只能以学费维持生存,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充实师资队伍。
四、宏观调控乏力。法制、监督体系不完善以及少数办学者的办学指导思想不端正、法制意识淡漠,成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阻力。为了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权,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90年代初国家曾将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些办学权限下放到地方和学校,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在一些地方一度出现了一些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乱办学的问题。有的高校超出自身条件和能力乱设专业,随意扩大招生数量;有的变相“卖招生指标”,跨省市异地乱设点办学;有的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下。上述问题除办学者的主观原因外,根本的原因还是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表现在对简政放权与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缺乏辩证的认识;法规建设不够健全,制度化的制约监督机制未能建立;管理及执法的方式方法“粗放”等。
二、措施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也就是说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人高等教育运行机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要在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的指导下,正确审视成人高等教育,通过深化改革,使成人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稳步、健康地发展。在当前着重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优化结构和资源配置。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一方面是资源相对不足,办学经费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师资、设备闲置浪费,因此,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是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优化办学结构,合理配置办学资源的关键。由于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具有与经济和社会联系紧密的特性,因此,对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借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和规律进行改革,通过“抓大放小”的方式,将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与结构优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当前成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除了以多种方式撤并一些成人高校外,还可将一些办学条件差、办学效益低下的成人高校与知名企业集团采取共建等办法盘活教育资源。对一些学科、专业相近的学校也可以组建现代化的成人高等教育集团。通过上述调整办学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的办法,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广大社会成员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
二、逐步实现多种所有制办学形式并举,打破单一“国办”的办学体制。实现多种所有制办学形式并举是当今世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如英特尔、施乐等著名的大企业集团把触角伸向成人高等教育后,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他们的办学机构不仅面向本系统开展员工岗位培训或学位教育,而且还把服务的范围拓展到社会和世界各地,这也是这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作法对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上还不算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具有现实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教育法》指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入股、转让、兼并、收购的方式,使一些成人高校与国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采取校董事会的办学体制,亦可制定政策鼓励大型企业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集团。另外,还可以通过优惠政策,采取改制、新建等方式,鼓励组建私立成人高校,逐步增大私立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在国家整个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份额,并以此作为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新的增长点。通过以上多种成人高等教育所有制的实现形式,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并逐渐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高效优化的现代成人高等教育制度。
三、抓好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个问题不解决,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就是空谈。为什么党和国家屡次提到“地方和部门要保证学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要“使高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而这方面改革却迟迟不到位?主要原因是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从主观上看,“部门本位主义”的影响在管理者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有的管理部门从部门权力和利益考虑,习惯于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微观管理。从客观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不完善,政策措施不配套,法制不健全,对管理体制的改革产生消极影响。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在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机构改革,打破单一隶属关系,由条块分割转变为条块结合,使政府部门在适度放权后,“转变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逐步建立起一种既适合市场经济需要,又稳步发展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四、逐步实施大众化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在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高等教育大众化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方面我国现在不仅已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还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到2000年,我国的大学入学率为8%左右,才基本上与90 年代初亚洲的大学入学率持平。因此,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这是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在现阶段就应逐步实施大众化成人高等教育,这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需求、克服基础教育中千军万马过普通高考“独木桥”、提高人民大众素质和稳定社会的需要。特别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高速速度加快,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成人高等教育在推迟劳动力就业年龄,吸引社会待业青年到学校就读,以及开展再就业上岗培训等方面更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成人高等教育在招生对象、学员毕业分配等方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需求,决定了我国从发达地区开始逐步实施大众化成人高等教育是有可能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创造条件,使“学者有其校”。首先,应在政策上给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将编制招生计划、设置招生专业的管理权限下放到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待条件成熟后再向学校下放;其次,借鉴发达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经验,积极发展我国的现代化的远距离教育,在电视大学全面推行“注册视听生”试点的基础上,努力为开放办学创造条件;第三,要在逐步推行完全学分制等试点的基础上,加强各类成人高等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第四,改革现有招生政策,适当降低学员入学“门坎”,减少文化课考试科目,增加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试,采用国家和学校命题相结合的招生考试办法,逐步向“宽进严出”过渡。
五、努力建立起适应“两个根本转变”和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抓好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广大在职职工文化素质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抓好教育教学改革。首先,根据知识经济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建立起富有成人高等教育特色的培养目标和统一、规范的国家专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其次,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素质教育工程”,不仅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宽广扎实的知识、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还有包括政治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在内的综合素质,使广大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高素质人才;三、通过加强卫星电视网络以及电化教学等设施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努力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方法科学化;四、重视人才培养模式多层次、多规格和多样化,除了学历教育外,还要抓好非学历教育,特别是在当前应积极投入社区“再就业培训工程”,为我国经济转轨过程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五、按照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调整办学模式和专业结构,逐步使成人高等教育向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转轨。努力在我国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