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项目中实行EPC总承包管理成为今后国内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大方向。建筑工程EPC总承包能够优化工程管理的中间环节,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节约施工工期。随着EPC总承包管理的逐渐成熟,其典型项目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施工管理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EPC总承包;现状;经济效益;问题缺陷
1 EPC总承包国内现状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业与国际建筑工程的合作发展逐渐形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我国东南地区部分施工企业已逐渐实施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但从发展情况来看,其他多数良莠不齐的项目管理已成为制约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组织实施项目管理,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使得EPC总承包在工程发包模式中占据较大份额,从而获得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2 EPC总承包管理概述
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简称EPC)是仅对建设工程产品建造而言的总承包方式,指在建筑工程的前期决策阶段之后,通过招标一具备特定建造资质的公司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以及工程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方面工作。
总承包商以项目整体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对设计、采购和施工的一体化管理,共享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型专用设备的提供以及各种风险的控制来为项目增值,总承包商可依法将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分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业主或投资方仅负责工程的整体性、原则性及目标性的管理与把控,使得总承包单位具有更多的权利,为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更多的空间,也能够使总承包单位运用其成熟先进的管理制度与经验,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节约施工工期,为业主和施工本体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 某项目EPC总承包管理分析
长春市某房建项目为EPC总承包管理模式,针对该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三个方面进行EPC总承包管理分析。
(1)设计阶段
项目设计阶段完成的设计文件是材料预定采购、过程施工和工程验收的依据。它分为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或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由于业主提出的概念设计达不到施工依据所需要的深度,常常需要承包商完成进一步深化设计后才能用于指导施工,且随着施工进度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满足EPC工程对技术的要求,也为技术在策划阶段形成成本控制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项目设计管理一般包含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对专业技术的管理,即对设计单位的设计过程管理,需要根据项目要求的具体专业组建专业设计组,进行各专业图纸的设计;一方面是对文档信息的管理,包括对主要设计文件的发放、图纸的分类整理等管理工作。
(2)采购阶段
采购工作在EPC设计、采购和施工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中心位置,设计阶段完成的设计文件是材料采购的依据。在EPC总承包管理中,由于设计管理要充分照应“三边”原则,即边设计、边采购、边施工,采购过程能否高效准确进行,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本和质量。所以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将采购纳入设计管理中,对设计施工用材进行可行性分析。在设计结束时间节点,采购的询价工作也基本做到同步完成。设计阶段与采购阶段的相互融合,不仅可以在保证设计与采购周期的前提下缩短总工期,而且可以保证设计完成时,项目管理人员对于主材的概算量有所了解。
(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将设计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在本项目管理中,施工阶段是项目发生成本的主要环节,也是项目能够降低和控制成本的主要过程。在EPC总承包项目施工阶段,大宗物资可以提前确定,合理进场;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或者设计疑惑,可以通过总承包与设计的即时沟通,快速形成结论依据,保证现场施工不会因为设计或技术问题延误,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影响到进度、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总承包单位在与业主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中,存在的方式及沟通的问题,往往在施工方案、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工程结算等环节上出现扯皮现象;二是由于文明施工与绿色施工愈加被重视,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也就更高,相对应的管理成本随之更高。
4 推广EPC总承包模式的必要性
鉴于国际上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趋势以及以上某房建EPC总承包工程的管理分析,得出该承包模式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应用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1.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下需求这种工程管理模式。当前情况下,国际上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主要采用总承包模式,此模式得到了国内外建筑行业各单位的广泛认可;
3.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在逐步实现“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逐渐和国际环境接轨,这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需要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才能实现自身建设的发展;
3.3.由于国际工程的发包商更加注重承包商提供的行业业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质量,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在我国具有广泛应用的必要性。
3.4.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可以做到优化工程管理的中间环节,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节约施工工期。
5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4.1.由于目前EPC总承包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国内EPC总承包项目在前期设计、即时采购与过程施工三个阶段对于该模式的执行与落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4.2.在EPC标准管理模式下,在建工程的业主需要给予承包单位较大的权力与自由,充分发挥承包商的主观能动性。业主不宜要求审查施工设计图纸或干涉工程的每一项分部分项工程或材料采购等其他环节,否则将违背了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原则与根本,使得工程的施工无法顺利进行;
4.3.在我国国内采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工程中,普遍存在业主参与施工的现象。业主除了解必要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等问题,还过分参与施工环节,这样会给实际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到施工进度。
6 结束语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是一项和国际接轨的、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协调的承包模式,该模式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优势,带动我国建筑行业向着更广阔、更先进的方向发展,但是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长春市某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并总结其应用阶段存在的问题,使读者对该模式的理解更加清晰深入。EPC项目总承包管理必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为工程承包单位创造更为有利的管理条件和最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建设部.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6
[2]韩杰.浅析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要点[J].项目管理技术,2014,(1).
[3]辛奇.国内建设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发展分析.建设科技,2012,(10).
[4]齐跃明.工程项目EPC总承包进度控制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8).
[5]陆涛.基于资源观与风险观的中外联盟企业策略差异[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09)
论文作者:邹一龙,卢山,付莎莉,李纯强,杨玉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总承包论文; 项目论文; 采购论文; 阶段论文; 模式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