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除了传统的工农业生产外,第三产业对于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电力资源的正常供应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存在着直接关系。如何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电网的安全运行是电力生产部门密切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安全运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电网;应用
1电网安全稳定性运行概述
电网无法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将给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威胁,从而引起大范围的停电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现阶段,电网运行中增加了对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系统运行的便捷性,也增加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电网能够实现安全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首先,现阶段电网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影响其安全稳定的因素较多,工作人员无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全面预测,因此,调度人员需要有针对性地预测各种信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可能出现的问题;其次,我国电力市场运行中,临界状态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这一现象导致调度人员工作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判断,并加大影响电网稳定性因素的研究力度,正确掌握电力系统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对电网的变化规律进行充分掌握,科学预测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升相关信息的简易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估计系统内部的各种参数,并保证系统的动态安全。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
2.1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目前,在电力企业中,存在着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的现象,一些员工的工作能力较低,学习意识不强,经常进行违章操作,从而给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埋下安全隐患。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员工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稳定和业绩三者之间的关系,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缺乏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不规范
工作人员习惯性的违章行为,不仅反映了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而且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习惯性违章是指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正规的方式处理工作,而是用习以为常的方式处理工作,使得工作的质量较低,主要表现为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违章指挥等。例如,在临时性的作业中,配电工作人员未填写修理票就进行修理,导致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2.3基层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基层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安全管理的措施没有能够落实到位。很多电力企业只重视大型项目的操作管理,忽视了日常的管理工作,没有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管理效果较差。由于管理人员没有充分重视工作人员的习惯性违章,没有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不了解具体的工作情况,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较差。
2.4未能有效实行安全规章
虽然电力企业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来开展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有效地实施,从而导致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些工作人员虽然知晓规章制度,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为了贪图方便,故意违反规章制度;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能够充分理解规章制度,在操作的过程中,根据主观理解,随意操作,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设备管理方式不科学
电力工具和设备是供电的主要工具,其质量的好坏会给电力生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许多农村供电所,使用质量不过关的登高器具和小型器材,给农村的电力生产安全埋下隐患。同时,由于没有定期检查安全器具,很多农村供电所存在着使用应该报废的器具、明显损坏的工器具等现象,从而降低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质量。
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和电网安全运行的相关建议
安全运行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电网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和电网安全运行现状的基础上,需要根据现状采取措施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电力系统以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具体的有以下几点:
3.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以及电网管理归根结底需要依靠管理人员,因而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对于实际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可采用以下措施:①全面的、分时问段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培训,不断地提高所有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根据不同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基础培训教育以及重点性的培训教育。在培训前需要让所有管理人员明白培训教育锝目的,那就是通过培训教育促进每一位管理人员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意识、提高日常业务能力、促进日常工作中的风险识别能力[f41②电网安全运行中强调风险管理的全面性,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对于风险管理需要保证全面性。只有在整个管理阶段、全面性的做好风险管理,才能够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尤其是在风险评估方面,要求所有参与电力生产管理的员工均应根据自身的职责积极参与,而不再单纯的依靠专家、学者识别风险,强调全员参与。从不同岗位、不同角度以及全员参与方面保证风险管理中的全面性,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③建立企业独有的风险控制理念,电力企业在安全运行过程中采用风险控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较为完善的风险控制理念,根据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风险控制理念,统一标准下产生组织架构,进而形成风险文化,借助监督评价,对风险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依次循环,不断完善。控制理念中制定出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战略目标,根据风险战略目标,通过风险监控、全程风险监控、在线监控以及借助风险管理工具等从风险管理方而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电网的安全运行。
3.2强化对本质安全的全面管理
安全管理中明确本质安全是保证安全管理质量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在本质安全管理方面需要注重管理的全面性,根据电力安全生产中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架,在本质安全理论体系建设方面,需要从本职安全理论体系、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本质安全人本文化、本质安全人才队伍以及本质安全网络智库等方面完善建设。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电力安全生产重本质安全能力的提升,主要的本质安全理论创新能力、本职安全组织运作能力、本质安全学习创造能力、本质安全班组建设能力、本质安全人员管理能力等。这些本质安全体系建设能够帮助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深入了解本质安全,进而在电网安全管理以及安全运行中按照本质安全的要求进行电网管理,促进电网的安全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稳定的电力系统,能够为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电能,因此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电力系统得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现阶段电网在我国的覆盖面积有所扩大,其运行的环境也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首先充分掌握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各项因素,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徐应东. 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 科技资讯,2016,(20):79-80.
[2]陆宁春. 加强电力调度管理 保证电网安全运行[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14):106-107.
[3]张福勇. W供电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研究[D].宁夏大学,2016.
论文作者:佟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本质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