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虎
(四川省南部县第三小学 南部 637300)
【内容摘要】: 阅读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言交际活动,既能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英语知识,并获得快乐。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及阅读技巧等,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主题词】:朗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技巧
英语是一门语言,由于缺乏有效的语境,因此在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每一个学生都是兴致勃勃地开始学习A、B、C,但是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很多缺乏意志力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就要靠教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在我从教的近几年,我发现学生对于阅读短文,或是较长一些的对话题很是鳌头。当我看学生的练习册上的阅读时,我的头也都大了,许多学生不去阅读,直接写答案,正确率很低。我发现其主要原因是语言因素限制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所谓的语言因素是指字母、单词、习语、短语和语法规则等。当学生遇到新单词或新句式时,立即产生了畏惧感,觉得束手无策,思路混乱。其次,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除了作业中的阅读练习,从来不主动阅读课外材料。再者,学生对阅读的内容缺乏深层的理解。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教学的过程一般为:首先跟录音磁带的范读、教师再领读;讲解技巧; 领读;学生朗读;教师的反馈。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范读、跟读、齐声朗读、个别朗读、背诵等。
如今我采取小播音员的方式,每天学生把自己在家里背的或读的课内或课外的短文录下来,第二天上课时一起听。听完后,根据短文回答问题。坚持了三个月,发现学生的阅读水平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能够根据上下文来猜测出生词的意思。有时也可根据前、后缀猜测生词的含义。当实在猜不出时就可跳过去,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抓住文章主题,并不一定非抓住每一个细节。经过不断的锻炼,猜词的本领就能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而且我发现学生的阅读速度也在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也离不开中文阅读习惯对其的影响。比如平时看报;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知识;了解必要的背景知识…这样,英语阅读也会轻松一些。另外我还让学生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如:现在街头有很多双语广告牌,平时有心就可以把这些英文随时记一记,读一读。这些都是培养英语学习习惯的好方法。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1、精心选择材料
(1)结合教材,编写阅读材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真正的动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内在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常常对已学的语言材料重新进行组织,结合不同的语境供学生阅读,在此基础上我还选择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趣味的、幽默的材料让学生阅读。
如在教完句型“What’s one and two It’s three.”后,让学生朗读下面这则幽默故事:
What’s one and two
Mum:What’s one and two
Jim:I don’t know.
Mum:You’re a fool(笨蛋).What’s “Dad”,“Mum”and “you”
Jim:Oh,I see. Three fools.
这样的短文,把原本枯燥的句型变得生动、幽默,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调节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步入学习的殿堂,提高了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多读外国儿童故事。中年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也有一定的词汇知识。因此,我常常选择一些趣味性较浓、知识性较强的外国童话故事让他们阅读,如《Three little pigs》、《Snow white》…从听故事开始,逐步从师读、生读到自读,同时通过以抽查或“我是阅读小能手”等形式,促使学生“多读、多练、多表达”的“三多”训练,以此逐步扩大学生阅读面和阅读量,拓宽学生视野。通过阅读,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培养他们初步的跨文化意识。
(3)鼓励学生多读专门阅读材料。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这时,我就从一些科学性、时代性较强的读物上选择适合学生阅读水平和生活经验的材料,印制成讲议让学生阅读,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逐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摘抄句子,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2、创设阅读氛围
(1)以“赛”促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将班级分成六大组,进行阅读交流,评比,将做得好的学生评为每月的“阅读之星”;然后我将学生推荐的阅读资源放到校园网上,比比谁推荐的阅读资源点击率高,并授予那位学生一颗红星;此外,我还在学生当中开展课外英语阅读量的评比,让课外阅读量大、阅读习惯好的学生免做作业。通过这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大多数学生都能主动推荐课外阅读,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中来。
(2)以“视”促读。我还在班级里鼓励学生办好英语黑板报,英语手抄报等宣传栏。内容有:学习方法介绍、优秀作文刊登、英语小谚语、小故事等。最后我还在教室里的墙壁上专门开辟英语学习园地,在教室的拐角处放一些英语图书等。这些英语角可为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交换图书提供了场所。
三、加强阅读技巧训练
“阅读能力也是阅读方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1)寻找主题句。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叫做主题句。大多数主题句出现在段首,有些主题句出现在段尾,也有少部分的主题句出现在该段中间。但一般文章的写作都是遵循把重要信息放在第一句这种原则,所以“首行”读法对于学生读自己太熟悉的题材的文章时尤为适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先在头脑里树立整篇文章的内容框架,然后再补充框架,仔细阅读。
(2)略读、细读和寻读。在指导学生英语阅读时,常用的阅读方法有三种:略读、细读、寻读(又称查读)。在教学中,我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寻读能力。寻读是指带有明确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问题,要求他们捕捉文章主要的、重要的信息及主题思想或主题句。带着教师提供的问题去阅读。这不但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强语感。有时我还会让学生在预习时自己设计提出一些问题,与其他英语能力的培养相互渗透。这些能力的获得有利于学生顺利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注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耐心地对他们进行阅读指导,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潜能将会得到充分的挖掘,阅读理解能力也将大大地提高。
论文作者:孙云虎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0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能力论文; 英语阅读论文; 主题论文; 我还论文; 兴趣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0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