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情境下“讽喻”修辞功能的衍变论文

新媒介情境下“讽喻”修辞功能的衍变论文

新媒介情境下“讽喻”修辞功能的衍变

谢元春1吴礼权2

(1.浙江传媒学院 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复旦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上海 200433)

[关键词 ]讽喻;新媒介;修辞功能;衍变;原因

[摘 要 ]“讽喻”是汉语与中国文学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修辞法,它有两个非常突出而有效的修辞功能:一是用以说理或游说,可以极大地增强其说服力;二是用于情意展露,显得相当温婉含蓄,可以极大地消解接受者情感、情绪上的抵触,令其思而得之且欣然接受。但是,在新媒介情境下,“讽喻”的修辞功能发生了衍变,派生出了幽默诙谐、炫才示雅等新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新媒介情境下语言的工具性质发生了变化,当今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以互联网与键盘为媒介进行创作,目的并非为了与人交际沟通,而是为了娱乐;二是新媒介情境下“讽喻”文本的建构,大多结合了其他修辞手法。

“讽喻”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临时编造一个故事以寄予某种道理或教导,或是婉转地传达某种情感的修辞手法。纵观古今汉语讽喻修辞文本,可以从形式上将其分为两种型态:一是“叙而不议”式,二是“叙而后议”式[注] 沈谦:《〈文心雕龙〉与现代修辞学》,台湾益智书局,1980年版,第111-119页。 。“叙而不议”式,“即只编造一个故事,表达者不加任何评点或议论,其所表达的意向需要接受者透过故事本身来意会而得之”[注] 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8页。 ;“叙而后议”式,“即既编造故事,又于故事之后缀以一二句画龙点睛、点明故事寓意的话语以强调表达意图”[注] 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8页。 。

大凡是对汉语修辞史有所了解,或是对先秦文学比较熟悉的,都知道“讽喻”是汉语与中国文学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修辞法。之所以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因为它有两个非常突出而有效的修辞功能:一是用以说理或游说,可以极大地增强其说服力;二是用于情意展露,显得相当温婉含蓄,可以极大地消解接受者情感、情绪上的抵触,令其思而得之且欣然接受。关于前者,古今都有非常多的生动例证,尤其是先秦散文中,这类“叙而后议”式讽喻文本的建构非常普遍。如:

1.2.9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肺组织TLR4 mRNA表达 Trizol法提取大鼠肺组织匀浆总RNA,取500 ng RNA进行逆转录,按说明书合成cDNA,引物序列见表1。按PCR反应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反应,反应条件为:95℃ 30 s,95℃ 5 s,60℃ 10 s,共40个循环。每一例样本反应结束后由软件读出结果Ct值。

(1)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感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吕氏春秋·察今》)

例(1)这段文字就是汉语成语“刻舟求剑”的出处所在。其要阐明的道理,其实就是文中的八个字:“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治国安邦要与时俱进,根据现实情势的变化,适时修改旧的政治法律制度,制定新的政治法律制度,切不可拘守旧法而泥古不化。”为了论述这一道理,加强说服力,作者以良医、良剑、良马为喻予以说明。但是,仍觉说服力不够,遂临时编造了一个楚人刻舟求剑的故事,然后顺着故事的思路,顺势得出这样一个推断:“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这个推论,就是对故事的评论,属于“叙而后议”式的“议”。作者之所以于故事之末缀以如此一“议”,一是为了呼应前文提出的观点:“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二是为了加强其论点对接受者的印象。

乾隆皇帝说:“农夫是刨土之人,上写土字,下加人字;轿夫肩上扛竿,先写人字,再加二根竹竿;孔老夫子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这个夫字写个天字出头;夫妻是两个人,先写二字,后加人字;匹夫是指大丈夫,这个字先写个大字,加一横便是。用法不同,写法有别,不能混为一谈啊。”(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48756918731952428.html)

(2)犹记得1961年,林语堂返台,定居于阳明山,有一回应邀至文化大学参观,事先与文大创办人张其昀约定,没有充分准备,不能演讲。但是当幽默大师出现在学校餐厅午餐时,师生蜂拥而至,争睹风采,并一再要亲聆“幽默”,林氏难违众意,只好说了一个故事:

“古罗马时代,有一个人犯法,依例被送到斗兽场,他的下场不外两种,第一是被猛兽吃掉,第二是斗胜则免罪。罗马皇帝和大臣都在壁上静观这场人兽搏斗的精彩好戏。不料,当狮子进场后,这犯人只过去在狮子耳边悄悄说了两句话,狮子就夹着尾巴转身而去。第二回合老虎出来,依然如此。罗马皇帝问他:有什么魔力使狮子老虎不战而退?他从容不迫地说:没有什么,我只告诉它们,要吃掉我不难,不过最好想清楚,吃掉我之后必须要演讲!”(沈谦《林语堂的“风流”与“诙谐”》)

例(2)林语堂的演讲内容,就是一个“叙而不议”式讽喻文本。它所要展露的情意是:“演讲需要精心准备,我今天毫无准备,你们临时让我即兴演讲,实在是强人所难”。但是,这层意思说话人并未明确地说出来,但接受者(中国文化大学的师生)都能从林语堂故事本身思而得之。尽管接受者都知道林语堂是在批评他们,但因为批评得婉约含蓄且幽默风趣,因而他们能够坦然接受,情绪上并无多少抵触,而且还将之作为文坛佳话予以广泛传播。可见,“叙而不议”式讽喻的魅力是深厚的。

从汉语修辞史的角度观察,古代的讽喻文本建构,倾向于“叙而后议”式。因为古人运用讽喻修辞法主要是为了加强说理或游说的说服力,需要有事实作支撑,但临时又找不到作为论据的事实,只得根据其所宣达的主旨度身定制、临时编造一个故事来代替事实作为支撑观点的论据。尽管故事不是事实,但对接受者的接受却能产生某种心理作用,从而顺利地“暗度陈仓”,达到说服接受者的目标。如《战国策·楚策一》有一则历史记载,说楚宣王时的楚国令尹昭奚恤权倾朝野,楚宣王心忧有尾大不掉之患,遂问群臣:“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慑于昭奚恤的权势,皆不敢回答。最后,有一位叫江一的臣子出来回答了楚宣王的问题。他先说了一个“狐假虎威”的故事,然后收结说:“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江一回答楚宣王的问题,意在游说楚宣王解除昭奚恤的兵权,以消除隐患。但是,他并没有掌握昭奚恤手握兵权而图谋不轨的事证,要游说楚宣王解除昭奚恤的兵权就缺乏说服力。为此,他自己编造了一个故事,以故事代事证,顺势说出自己要说的话(即对故事的评论),从而巧妙地说服了楚宣王。又如《韩非子·五蠹》篇提出一个观点:“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圣人都是与时俱进的,根据现实情势制定法律制度,从而治平天下的”。为了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韩非编造了一个宋人“守株待兔”的故事,然后顺势评论说:“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虽然据以论证观点的是故事,而非事实,但让人读来却显得说服力十足,不得不信服其观点。

不过,时至近现代,中国社会因受西方思想影响很大,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有所改变,在论证问题时也大多倾向于西方式的“事实说话”,而不太认同中国古代以故事代事证的论证模式了。正因为如此,近现代中国人大凡要阐明某种道理或论证自己的某一观点,就不太常用编故事的讽喻手法了。不过,由于“叙而后议”式讽喻法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加上在用以说理时确实有提升说服力的效果,所以还是不时有人建构这类文本。如:

(3)有一西人,身服之衣敝,召裁缝至,问:“汝能制西式衣否?”曰:“有样式,即可以照做。”西人检旧衣付之。越数日,裁缝将新制衣送来,剪裁一切无差,惟衣背后剪去一块,复又补缀一块。西人骇然问故。答曰:“我是照你的样式做耳。”

今中国锐意图新,事事效法西人,不求其所以然,而但行其所当然,与此西人所雇之裁缝又何以异欤?噫!(辜鸿铭《辜鸿铭笔记》)

例(3)辜鸿铭的这段文字,就是一个“叙而后议”式讽喻文本。它所要阐明的观点是:“中国可以学习西方改革图新,但是要有选择地学习,学习其好的东西,而不能不加区别,连其糟粕也学习了”。这层意思,作者在文末自己交待得非常清楚。但是,他没有直接讲道理,而是先编造了一个裁缝做西服的故事,目的就是以故事代事证,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尽管读者都能看出他的故事是编造的,是不能作为论据的事证,却都在心理上予以认同。可见,讽喻修辞法在说理方面确实有不可小觑的独特魅力。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近现代的汉语讽喻修辞文本建构,从汉语修辞发展史的实际来看,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倾向,这就是通过讽喻文本的建构来说理的比较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以讽喻文本的建构来婉约含蓄地展露情意,从而消解接受者的消极抵触情绪,能够坦然或欣然接受表达者所展露的情意。由于要追求婉约含蓄的表达效果,这类讽喻一般都采用“叙而不议”式的形态呈现。如:

(4)獭入水求食,遇一金鱼,即张口啖之,囫囵咽下,殊不足以解馋。复前行,遇一鳖,见鳖裙腻然,喜曰:“此足以供我大嚼矣。”向前噬之,牙触鳖甲,骤不得咽。獭不觉大疑曰:“适间吃的那东西,文采斑斓,仪表不俗,看看像一个读书种子,却是没骨的。倒不如这个臭王八,还像有点骨气。”(吴趼人《俏皮话》)

正在此时,吧主被押而入,众人惊呼:“大哥何事?”吧主哭诉:“昨夜酒后吟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说我是做鸭的,冤枉啊!”(http://tieba.baidu.com/p/4781509943)

例(4)清末作家吴趼人写的小品,例(5)齐如山跟胡适讲的故事,都只有故事而无评论,均属“叙而不议”式讽喻文本。前者意在讽刺中国近代读书人失却传统士大夫的风骨,但作者没有直道本意,而只编造了一个獭吃金鱼的故事,借故事中的水獭之嘴说出自己要说的话。如果他直说:“现在的读书人都是没有骨头的”,那么势必会得罪天下所有读书人,招致众怒。相反,以“叙而不议”式的讽喻文本表达,情意展露得极其婉约含蓄,让人思而得之,这就极大地消解了接受者的抵触情绪,能够坦然接受其观点,并反躬自省。后者是齐如山抱怨胡适恭维自己不到位,不该预言他只活到90岁。但是,说话人齐如山也没有实话实说,而是临时编了一个故事,将自己的不满之情传达出来。由于只讲故事而不点明主旨,情意的展露相当婉约含蓄,所以听在胡适耳中就不那么刺耳,胡适思而得之,欣然接受其批评并主动道歉。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工具,语言(包括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文字)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表情达意。我们也都知道,各民族语言中均有许多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汉语中,甚至还有利用汉字特定条件而产生的“析字”修辞法)。而各民族语言中有修辞手法的运用,究其根本原因是为了提升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交际效能,使我们意欲传达的情或意能最大限度地为接受者接受,产生尽可能好的接受效果。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语言(包括文字)都只是作为人类传情达意的工具,而不会作为人类的游戏工具。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传播媒介的变化,语言的工具性质也会发生某些变化。就汉语来说,就有这种性质的变化。熟悉汉语修辞史者皆知,在汉语修辞中有两种修辞手法是世界其他民族语言中没有或少见的,这就是“回环”与“析字”。“回环”作为汉语中一种特有的修辞手法,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宽式回环”,二是“严式回环”。“宽式回环”,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通过词序的颠倒,阐明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这类“回环”产生的时代很早,如先秦时代的《老子》中就有用例,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五十六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等,即是其类。“严式回环”,又称“回文”,是以字为单位,通过字序的颠倒,既阐明事物间某种关系,又展示文字回环往复之趣。如现代我们常见的标语口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就属于典型的“严式回环”。值得指出的是,“宽式回环”产生时代较早,用例较多,大多具有某种哲理意涵,而没有文字游戏的意味。“严式回环”产生时代较晚,文字游戏的意味非常明显。关于“严式回环”(即古人所说的“回文”)产生的具体时代,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最早论及“回文”诗起源的是南朝梁文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有两句话:“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陈望道先生说:“道原姓什么,什么时代人,都无从查考,大概刘勰说的也不一定对”,“还不及清朱存孝说的确实而简括”[注]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 。朱存孝在《回文类聚序》中说:“诗体不一,而回文尤异。自苏伯玉妻《盘中诗》为肇端,窦滔妻作《璇玑图》而大备。”陈望道先生对此评论说:“原来是几个太太创造出来的文体。创造的原因大体相同,都是因为同男人分离得太久了,思念男人,造这玩意儿寄给男人看的。苏伯玉的太太,我们不知道她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她是汉代人不是。只知《盘中诗》的本事是‘伯玉被使在蜀,久而不归;其妻居长安,思念之,因作此诗’”[注]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 。陈望道先生说不敢肯定作“回文”《盘中诗》的苏伯玉之妻是否汉代人,没有下断语认定“回文”究竟产生于何时。但是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苏伯玉妻,本晋人,故《玉台新咏》列傅玄之后”这样的话,所以,学术界一般都倾向于认为《盘中诗》是晋人的作品,也就是说“回文”的创造是始于晋代的。应该指出的是,包括苏伯玉妻的《盘中诗》与后来窦滔妻的《璇玑图》,虽然都抒发了其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不全是空有其形式,但其炫才示巧的文字游戏意味是非常明显的。“析字”也是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法,是利用汉字偏旁笔画的条件,通过离合字形来表情达意的。这种修辞法尽管有婉约达意、含蓄表情的效果,但很多时候运用者多是出于炫才弄巧的游戏目的,这从中国古代小说、诗话或文人笔记中都能看到。至于它产生于何时,一般认为始于东汉末期的孔融所作的《郡姓名字诗》。这首诗共22句,每句四字,共计88字,实际上只是通过字形的离合,说了6个字:“鲁国孔融文举”。因此,陈望道先生说它是“出名古怪”[注]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页。 的诗。

很多企业在二次创业阶段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个阶段最根本的问题是组织能力与战略发展的缺口,这是必然的发展缺口。因为经营增长拉动管理,管理滞后于经营半步。那么,怎么去解决组织能力和战略发展的缺口呢?要提升组织能力,主要是四个方面: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要引起我们思考了。这就是,为什么具有文字游戏性质的“回文”与“析字”修辞法在东汉末期才开始出现?为什么在此之前汉语中没有或很少有文字游戏性质的文字与修辞法产生?熟知中国历史与科技史的都知道,东汉明帝时代位居九卿的尚方令蔡伦,在总结了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革新了造纸工艺,制成了当时最具前沿科技含量的“蔡侯纸”。永兴元年(公元105年),汉和帝闻奏,下令推广其造纸法。从此,中国人著书立说告别了刀与竹木的时代。由于纸的发明及其广泛使用,纸与早先就已发明出来的毛笔完美配合,中国人以文字传情达意的媒介彻底改变了,写作不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这样,自然就让人们有条件、有兴趣玩起文字游戏。“回文”创作始于晋代,“析字”始于东汉末年,都是在造纸术发明及纸的广泛使用之后,正是借了纸这一传播媒介之便。可以说,纸的发明是传播媒介第一次改变了汉语的工具性质。

传播媒介改变汉语的语言工具性质,使汉语某些修辞手法衍变出新的修辞功能,则是借助于当下互联网与现代电子媒介(电脑、手机)的科技之便。就汉语“讽喻”文本的建构来说,以往的修辞功能都是为了有力地说理游说,或是婉约含蓄地表情达意。而现今在以互联网与电子媒介为依托的情境下,讽喻文本的修辞功能则主要是为了幽默诙谐,娱乐受众。如:

(6)某男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后,非常肯定地说:“你二十一岁处对象,二十五岁结婚,二十九岁有子,三十五岁家产万贯,一生大富大贵。”男子大惊:“可我现在都四十多了,却一无所有!”算命先生定睛思虑:“你从事什么职业?”男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算命先生惋惜道:“知识改变了你的命运啊!”(http://tieba.baidu.com/p/4514192846)

少年急忙点头应诺。惊忙的样子,惹得一旁少女发出“扑哧”一声娇笑。笑声很低,似在克制,却又偏偏让他能够听到。

(7)有群众写信向领导反映,希望能通过电视台给普通百姓一些教育,避免上当受骗。领导批转给电视台,指示办个节目,安排骗子和专家同台PK,让观众可以区分谁是骗子,谁是真正的专家。

第一场辩题是宇宙起源,骗子PK物理学家。骗子讲盘古开天辟地,物理学家讲宇宙大爆炸。结果发现,小学生不能区分骗子和物理学家,仿佛对神话故事更着迷,但是中学生都知道那些神话是骗小孩的。

在新课程改革日渐深入的今天,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地把全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更广阔的渠道来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得他们能够获得对于知识的更多角度理解与体会,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在这种潮流面前,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做一个潮流的引领者或者是跟随者的话,那么我们将占领现代化教学的制高点,必将受到学生的真诚欢迎,在极大程度上改善教与学的落后现状,形成真正适合教学且学生乐学善学的良好局面。

医院设备管理主要是对医院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8-9〕,医院设备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图和整体信息流的流向图见图1。

第三场讲健康和养生,骗子PK医学专家。发现本科学历教育根本无法抵挡骗子的忽悠,大学生很容易相信绿豆茄子可以治百病。只有那些受过研究生教育的观众才不为所动,因为他们知道确定疗效需要做双盲实验。

第四场讲人的性格类型,是骗子PK心理学专家。结果研究生学历者也无法分辨骗子和心理学家,年轻人尤其是女研究生们被骗子们讲的星座血型迷晕了,只有教授级别的观众才能明辨。这可以理解,心理学的逻辑比较特别,正反都可以说得通,需要足够多的人生历练积累才能避免中招。

第五场骗子PK经济学家。整个播出过程,现场观众都不说话了,现场没有人能区分骗子和经济学家。播出期间主持人接到一个越洋电话,竟然是美国总统打来的,他说一直看这个节目。美国总统告诫大家,千万别相信经济学家的那一套,美国先后多次金融危机就是听信他们的理论搞出来的。总统怀疑就是经济学家和华尔街的骗子联手欺骗了全世界。这充分说明,地球人是无法区分骗子和经济学家的。

最后一场是骗子PK政治家。骗子一看到政治家,立即站起身,对主持人说他放弃辩论。主持人很诧异,问是什么原因。骗子说,“在骗人这行当里,我们只是业余的,而他们才是职业骗子,他们很容易让观众相信我们是骗子!”无论主持人怎么劝,骗子也不肯上台。这时,一个老者走到骗子旁边,跟骗子耳语了一番,骗子立刻振作精神回到讲台,侃侃而谈,并毫无惧色地指责对方政治家是骗子。主持人更加惊讶,忙问老者说了什么话。老者说:“我只不过告诉他一个真理:要辩证地看待欺骗,有时候欺骗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在历史上,许多骗子都成功转型,成了伟大的政治家。”原来这位老者是一位哲学家。

最后,电视台向领导汇报如下:看来情况极其复杂,虽然某些领域很容易区分骗子和专家,但是有些领域却难以区分,而且越是重要的领域越难区分。更为复杂的是,现在的骗子们通过勤奋学习已经成为专家,而许多专家经不住诱惑开始行骗,到底谁是骗子谁是专家已经无法区分。(http://www.sohu.com/a/168710849_197296)

(8)上帝问世人:什么叫做成功?甲:受到了重用;乙:积累了财富;丙:赢得了名誉;丁:建立了信仰;戊:得到了爱情;己:培养了出色孩子;庚:成为了总统;辛:实现了梦想……上帝笑了:“你们都想的太多啦!平淡的活着,晚一点见我,就是成功!”(https://tieba.baidu.com/p/4986006600)

例(6)至例(8)三例,都是在网络或手机短信、微信中广泛传播的段子,明显都是“子虚乌有”的故事,是写作者编造出来的,在修辞上属于“讽喻”。例(6)所要表达的主旨是说:“教师是一个清贫的职业,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清贫的命运”。例(7)的意思是说:“现在社会骗子多,骗术高明,已经无法分辨了”。例(8)的寓意是说:“长寿才是最成功的人生”。但是,写作者并未直接这样宣达其主旨,而是只讲故事。因此,此三例皆属“叙而不议”式讽喻。前文我们说过,“叙而不议”式讽喻,其修辞功能都是为了婉约含蓄地表情达意。可是,当我们读了上面三个段子后,丝毫不觉得作者是在婉约含蓄地表达什么情或意,而只是觉得幽默诙谐,不禁为之会心一笑。很明显,新媒介情境下的“讽喻”文本建构已然衍变出了一种全新的修辞功能。

除了衍变出幽默风趣的修辞功能外,新媒介情境下的“讽喻”文本建构还衍变出另一种修辞功能,这就是炫才示雅。如:

(9)周瑜与诸葛亮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总想找借口杀他。在一次宴会上,周瑜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首诗你来对,对出来有赏,对不出杀头问罪,如何?”

诸葛亮从容笑道:“军中无戏言,请都督说。”

周瑜大喜,开口便道:“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奚隹);得志猫儿胜过虎,落魄凤凰不如鸡。”

诸葛亮听罢,心中暗想,自己身为蜀国军师,今日落入周瑜之手,岂不是落魄凤凰吗?便立即吟诗以对:“有木便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2)每个充电站容量以及对负荷的预测。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充电电价的高低,也同样决定了电动汽车接入充电时是否会对电网工作产生压力。当负荷特别高的时候,甚至可能禁止新的电动汽车接入充电。

周瑜闻言大怒,鲁肃早已留意这场龙虎斗,见周都督意欲爆发,急忙劝解道:“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去掉湘边水,加雨便是霜;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风波平息了,周瑜怒气未消,他更换内容,又吟诗一首:“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江南没有更丑妞。”

诸葛亮听了知道这话是在嘲笑自己的夫人黄阿丑长得丑,便立即应道:“有木便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铜雀奸雄锁二娇。”

周瑜知道这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怒发冲冠,几次都想发作。

剑拔弩张之时,鲁肃在一边和了几句:“有木便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斗岂不糟!”

诗罢众人一齐喝彩。周瑜见鲁肃调解,无奈只好收场。

千年弹指已过,故人化为黄土,而鲁肃化干戈为玉帛的做法,却一直流传在中国的历史上。(http://tieba.baidu.com/p/4174236004)

例(9)、例(10)两例,也是在网络或手机短信、微信中广泛传播的段子。虽然说得煞有介事,有名有姓,但都非信史,而是作者(手机短信或微信段子手)挖空心思编造出来的,明显是为了炫才示雅(炫耀其渊博的历史知识与高度的“析字”技巧)。此两例也属于“叙而不议”式讽喻,但却没有寄寓什么微言大义,纯粹是为娱乐大众与炫才示雅的。如果一定要追究它们有什么要真正宣达的主旨,例(9)无非是要说明:“修辞技巧能够彰显一个人的才智学问,也能化解人际矛盾,是一种高度的智慧”,例(10)要说明的是:“侍从好为人师的帝王并非一件易事”。

乾隆又问:“农夫的‘夫’字怎么写?”

张顺口答道:“就是二横一撇一捺,轿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匹夫之夫都是这么写。”

(11)柳宗元被逮了,在狱中遇到了李白,问因何入狱,李说:“造谣罪。‘飞流直下三千尺’,人家量了,没那么长。”柳说:“彼此彼此,我说了句‘千山鸟飞绝’,有人举报树上还有一只。”

不料乾隆听后摇头说:“你这个宰相,连这个夫字的写法也辨别不清。”

关于前者,古今也有很多生动的文本。古典文献中,诸如《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百喻经·三重楼喻》中“富人造屋”的故事,都是“叙而不议”式。这两例,“一个寄寓智而怕难,不如愚而努力的意思,一个寄寓努力就当依照程度,应当从下层基础做起的意思,都是故事本身便已显示得明白周到,无须再加说明”[注]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现代这种形态的讽喻文本建构更加普遍。如:

周海珠等研究者针对国内首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酒店营运阶段碳足迹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论显示绿色酒店较普通酒店碳排放降低了35.63%,客,酒店客人人均碳排放强度为48.76 kgCO2/(p·a),空调碳排放和照明碳排放是降低酒店能耗与碳排放的关键,为酒店的低能耗与低碳运营提供了量化的参考依据[4]。

第二场讲生命起源,骗子PK生物学家。骗子谈灵魂和轮回转世,生物学家讲达尔文进化论。结果发现中学生更倾向于相信灵魂转世故事,纷纷追问自己的前世是什么,只有那些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观众才能明白进化论的道理。

(10)乾隆到江南巡视,见一农夫扛着锄头,就故意跟身边的宰相张玉书开玩笑:“这是什么人?”张回答说:“他是个农夫。”

如果说上两例炫才示雅有余但娱乐大众的效果不足的话,那么下面一例,可谓是二者达到了非常完美的结合,既巧妙地做到了炫才示雅,又不露声色地娱乐了大众。

进入21世纪,全球各国开始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损害,生态的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顺应时代的发展,绿色营销成为主流,人们购买绿色产品的次数开始增多。绿色需求与消费,会使砀山酥梨经营者产生很强的绿色营销动力。

通过ArcCatalog创建的Shapefiles(个人地理数据库要素类)文件,初始为空的面要素图层(Polygon Features)。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Gauss Kruger(高斯-克吕格)投影(即横圆柱正形投影),6度分带不加带号,西安1980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正感叹时,杜牧进来了,大家忙问:“你是怎么进来的?”杜牧说:“唉,涉嫌作风问题。”大伙异口同声地说:“是不是‘停车坐爱枫林晚’?”杜说:“是,说老子涉嫌车震!”

这时,陆游也骂骂咧咧地进来了,大家忙问:“你是为何?”陆游道:“我写了句‘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说俺八十岁还想要包二奶。”

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推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能积极进行对于阅读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应使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较为有趣的文章,利用精彩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将文章所表达的内容、精彩的段落整理下来,从而作为写作素材进行积累,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加以应用。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对阅读时遇到的名人典故以及名言警句进行摘抄,从而进行积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这时,李清照被收监路过,众人惊问:“弱女子怎么了?”答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涉嫌酒驾拘留。”众人皆叹。

苏轼推门而入,大家纳闷:“你又何事?”苏轼叹:“涉黄,我只不过写了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们说我偷看女人,动机不纯。什么世道!”

(5)人到了迟暮,如石火风灯,命在须臾,但是仍不喜欢别人预言他的大限。……胡适之先生素来善于言词,有时也不免说溜了嘴,他六十八岁时来台湾,在一次欢宴中遇到长他十几岁的齐如山先生,没话找话的说:“齐先生,我看你活到九十岁决无问题。”齐先生愣了一下说:“我倒有个故事,有一位矍铄老叟,人家恭维他可以活到一百岁,忿然作色曰:‘我又不吃你的饭,你为什么限制我的寿数?’”胡先生急忙道歉:“我说错了话。”(梁实秋《年龄》)

例(11)的内容一看就是杜撰的,而非历史的真实,是为了娱乐大众而特意编造的故事,属于“叙而不议”式讽喻。因为它讲完了故事就结束了,没有主旨宣达的评论部分。如果一定要追究它有什么要宣达的主旨,无非就是要告诉读者,“文字会惹祸,吟诗也遭殃”。从修辞的角度看,这一文本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段子手)在建构“讽喻”文本时结合了“移时”修辞手法的运用,以众诗人的名句为贯穿线索,让唐朝与宋朝的诗人同时出现于同一历史时空中,以反逻辑“无理而妙”的形式对其诗句的内涵予以曲解,从而契合所编造的故事情节,进而引导接受者对诗句涵义进行无限暧昧地联想想象,由此让接受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感佩作者渊博的学识与高超的语言技巧。

值得指出的是,传统的“讽喻”修辞手法之所以会衍生出上述诸多新的修辞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对于中式点心的传承和发展途径,一方面是传统中式点心的式样、内容、制作方法上,利用现代化的制作工具和手段不断的创新发展,以满足更多人的饮食爱好和风俗习惯;另一方面是中式点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其创新发展要具有文化特色,诱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回忆,实现中式点心的长久发展。

一是在新媒介情境下语言的工具性质发生了变化,当今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以互联网与键盘为媒介进行创作,目的并非为了与人交际沟通,而是为了娱乐。他们创作的许多手机短信或微信段子,从修辞的角度看虽然仍沿用了传统的“讽喻”修辞手法,但文本建构的目的已不是为了宣达某种道理,或寄寓什么教导,或是传达某种情意,而仅仅是为了娱乐大众,博取接受者一笑,同时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华而已。既然“目标导向”如此明确,创造出来的“讽喻”文本自然就会最大限度地彰显出幽默娱乐的修辞功能。

二是新媒介情境下的“讽喻”文本建构,大多结合了其他修辞手法。这一点,恐怕是新媒介情境下的“讽喻”文本能够衍变出新的修辞功能的一个重要原因。熟悉汉语修辞史者皆知,中国古代直到近代的“讽喻”文本建构,一般都不杂合其他修辞手法的。从上文所举的很多例子,我们也能看清楚这一点。然而,新媒介情境下创造出的“讽喻”文本,则颠覆了这个惯例。如例(9)、例(10)就是结合了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手法“析字”完成的。如果没有“析字”法的辅助,这两个“讽喻”文本都不可能实现作者意欲实现的炫才示雅的修辞功能。例(11)如果没有“移时”(一种“把现代的事物用于古代,把古代的事物加以现代化,有意造成事物的时空错位”[注] 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页。 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辅助,是不可能既实现了炫才示雅的修辞功能,又实现了幽默娱乐的修辞功能的。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下面的例子都足以说明这一点。如:

(12)两头驴在一起吃草,黑驴问花驴:“喂!你的草是什么味道?”花驴道:“草莓味!”黑驴靠过来吃了一口,愤怒地喊到:“你个骗子!”花驴轻蔑地看他一眼,回道:“尼玛,我、说、草、没、味。”沟通不到位,一切都白费!(http://tieba.baidu.com/p/4406895852)

CT尿路造影检查患者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进行CT扫描。医护人员可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患者整个泌尿系统的情况。使患者泌尿系统图像更清晰,检查方便,CT造影的图像可以任意方向旋转观察,可以清晰的显示结石的大小和部位,对诊断和治疗手术提供了方便。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是常见的泌尿系结石术,通过尿道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具有对患者身体的损伤较小,术后无不适反应等特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研究发现,采用CT尿路造影与输尿管软镜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3)昨晚一老师回家,一民警迎面巡逻而来。突然对他大喊:“站住!”民警:“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他答:“师爱”。民警:“新课改的理念是什么?”他答:“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民警:“你可以走了”。他答:“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民警:“年底深夜街上走,不是教师就小偷”。1.早起的是教书的和收破烂的;2.晚睡的是教书的和按摩院的;3.不能按时吃饭的是教书的和要饭的;4.担惊受怕的是教书的和犯案的;5.加班不补休的是教书的和摆地摊的;6.说话不能错的是教书的和主持节目的;7.有人出事后半夜也要爬起来的是教书的和开救护车的;8.加入了就很难退出的是教书的和黑社会的;9.放假不能回家的是教初三、高三的和犯罪仍然在逃的。哎……,教书的你到底是干啥的?(http://tieba.baidu.com/p/3466515332)

(14)昨天晚上十点多,从楼上突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咆哮声:“什么关系?啊?什么关系?说!到底什么关系?”我那颗八卦的心顿时疯狂地跳跃起来,趴到窗台上支起耳朵认真地听着下文。只听那女人继续气愤地喊道:“互为相反数啊!”我只好失望地默默地关上了窗户。唉,陪读的妈妈伤不起呀!(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805171 04327676714&wfr=spider&for=pc)

(15)什么是代沟?代沟一:就是你换上新衣服,在老妈面前走了一圈说:“妈,有范吗?”老妈看了一眼说:“有,在锅里,你自己添去吧。”代沟二:女儿:“老爸,您有微信吗?”父:“有屁威信,都是你妈说了算!”代沟三:孙子对奶奶说:“奶奶,你会下载吗?”奶奶火了:“你个兔崽子,我不会下崽,你爹哪里来?”(https://tieba.baidu.com/p/4946947347)

保持其他反应条件不变,母液(补充至第1次加入溶剂的量)循环套用,对产品收率和产品含量的影响如表3所示。

例(12)黑驴与花驴的对话,所要宣达的主旨,作者在文末明确点出:“沟通不到位,一切都白费”,这是一个“叙而后议”式的讽喻文本。之所以读来幽默诙谐,就是因为其中结合了“拟人”修辞法的运用,让驴说话吵架。例(13)警察与教师的对话,所要宣达的主旨,文末也明确点出了:“哎……,教书的你到底是干啥的?”(意谓:你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么辛苦的职业),也是一个“叙而后议”式的讽喻文本。之所以读来令人捧腹而又辛酸,是因为结合了“仿拟”(属“仿调”,模拟警察问案的口吻),巧妙地“吐槽”了教师的辛苦。例(14)末一句“唉,陪读的妈妈伤不起呀!”也将所要宣达的主旨点明了,同样属于“叙而后议”式的讽喻文本。虽然它讲的是一种让人无奈的社会现象,是个严肃的话题,但因为结合了“歧疑”修辞手法,制造了悬疑与笑点,因此读来特别幽默。例(15)的主旨在开篇点明了:“代沟”。这也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作者结合了“例示”“飞白”修辞手法,化严肃为幽默,让人不禁哑然失笑。

语言是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修辞手法是语言现象之一,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不仅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创造出新的修辞手法,而且还会因为传播媒介的变化而使原有的修辞手法衍变出新的修辞功能。上面我们论述的几个方面,就已明确昭示了这一点。不过,这仅仅是开始,我们相信,不仅是“讽喻”,还有其他的传统修辞手法也会随着新媒介的发展而衍变出新的修辞功能。

[中图分类号 ]H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70(2019)01-0027-08

[收稿日期] 2018-12-21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辞格审美史”(项目编号:10BYY06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谢元春,女,湖南冷水江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讲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吴礼权,男,安徽安庆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导,文学博士,日本京都外大客员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中国修辞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 :董晗旭 ]

标签:;  ;  ;  ;  ;  ;  ;  

新媒介情境下“讽喻”修辞功能的衍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