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实生活;评改机制;课外阅读
现代语文写作教学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同时,应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黄金时期,可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呢?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了积极努力的探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来看,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人将简要地谈一谈初中语文写作的教学策略。
一、联系现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很多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常常觉得无话可说,觉得身边没有可以利用的素材,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波澜不兴,平淡无奇,于是开始对写作感到头疼甚至畏惧写作。为了应付写作就会出现套用别人模板甚至是胡编乱造的现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源源不断地给学生提供着写作素材,只是学生缺乏发现的眼睛。学生只有用心感受生活,才能写出内涵丰富,情感饱满的文章。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发现隐藏在平凡生活里温情和美好。
比如,在学校举办运动会时,教师就可以及时地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运动会上印象深刻的口号、比赛中紧张刺激的场面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描写起来自然会生动形象,也有利于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很多学生觉得生活平淡无奇,没有可以记录的事情,那可以引导他们关注平时的新闻,从中挖掘有价值的素材。现在信息通讯很是发达,学生不能局限于象牙塔内,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使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写真情、抒实感,写出鲜活,生动的文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重视评改机制,改变批改方式
评改作文一直是作文教学中的难点,传统的作文评改往往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这种批改方法不但耗费了教师的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教学的效果也不太理想。新课标提出了要重视学生自我修改和评改的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种评改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又能缓解教师的压力,可谓两全其美。
比如,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在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将作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互相评判,以学生的眼光去发现别人写作中的优点或者缺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自己在写作中出现同样的错误。还有自评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检查作文的字迹、标点符号运用、语言运用等方面,确保语言流畅、字迹工整、标点符合使用恰当。修改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写作能力的有效办法,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互评互改的方式,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注重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初中生的生活经历相对有限,人生经验不足,而阅读正是获取人生经验,积累写作素材最好的方式。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书籍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词汇,开阔眼界,鉴赏能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当前市面上的书鱼龙混杂,教师应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鼓励学生及时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积累写作素材。
关于初中语文的改革一直不断,足可见国家和教育部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新课标也一直强调要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推荐学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比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朝花夕拾》,而且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导读环节,并精心选取其中精彩的部分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为了保障学生阅读的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式各样的活动,比如,创建图书角、心得分享会、手抄报等活动,这样既可以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总之,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必须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积极地开展作文教学活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多读书,积累写作素材,注重评改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霍新惠.浅析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J].学周刊,2019(24):138.
[2]陈珍珍.探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97-98.
论文作者:郑清秀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素材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写作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方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