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生文
湟源县水务局 青海湟源 8121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不仅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还给使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认识观念有所转变。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生态设计与其工程规划与相结合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而生态水利工程正好符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一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学科。本文将结合青海水利的情况对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规划设计
前言
青海省的水利具有天然的优势,其境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除此之外,青海具有河床落差大的地理特征,促成了优越的水利条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青海水利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水利灌溉、水能发电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建设成绩。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越来越倾向于生态性。生态水利工程作为人和自然之间关系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表现,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水利工程规划本身来看,任意规划都应是生态水利工程规划。
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环境的同时是不能破坏自然界所具有的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是水利工程规划必须要坚持的理念。本文首先介绍了青海水利工程目前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我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要求以及生态水利工程的需求,最后对青海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以供我国相关部门借鉴、参考。
1、青海水利工程发展现状
1.1 缺乏专业的水利人才
在水利工程规矩设计中,最为制约其工程有效开展的是专业人才的缺乏。然而,刚毕业的专业学生,对留在青海水利基层单位并不热衷,甚至根本不想呆在青海,有些专业学生,其专业知识并不扎实,不能把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有效的运用与工作实践中,导致基层单位的水利人才严重缺乏。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基层从事水利工作的,基本上再知识上都有所欠缺,不懂水利的规划设计,使得水利工程在基层的发展较为差劲。
1.2 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较小
由于青海省地广人稀,境内各个地方的水利资源也不一样,那么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也必然有所差距,但是青海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并不太大,甚至是缺乏。特别是一些自身发展还不快的县(市、区),由于自身配套资金的问题,还不能完全满足建设的需要,一些项目无法完成,导致丰富的水利资源无法更好地转换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另外,在引进大型水利企业来对资源进行开发的方面,还有差距,缺乏有丰富经验的大型水利开发公司参与开发。
1.3 不科学的用水及治水
近几年,水资源被污染、被浪费的现象在青海频发生。水资源是有限的,充分利用水资源是开发的基础。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地下水的治理上,不舍得投入,为了项目的收益而牺牲了环境,导致一些地下水资源被污染。
2、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要求及生态水利工程的需求
2.1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要求
首先,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规划是对河中水流的要求。其次,滨河带要能充分反映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底蕴,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人工景观,供人们休闲、娱乐和活动,另外在规划上还要注意文化氛围的渲染,所形成的景观不仅要有现代的气息,同时还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达到自然环境、山水、人的和谐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是对滨河带的要求。
这些要求充分体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社会的明显进步,这也是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对水利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建设者在满足人们的要求的同时,还要在设计、施工和规划方面进行更好的调整和完善,从而使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更多的人文、艺术和科学气息,使工程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2.2 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的需求
我国的基本水情是水少人多,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所以我国必须要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道路,要走此路,必须使得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在一起,合理配置、统筹规划水资源,实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此过程中,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水利工程设计向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转变的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已越来越多的把视野转向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生态水利的概念应运而生。
3、青海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1 遵从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时,应充分掌握施工流域内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式,尽最大限度地保持并恢复水体的原始状态,确保河流的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不受到外力的破坏,而不能仅仅是在工程结束后,单纯地对河道水文系统进行修复或是只对河岸的植被进行修复。
3.2 遵从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要深入到水利工程的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掌握水质、水流的情况,对于水对建筑物的侵蚀作用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上游的水土流失及泥沙的搬运作用,从而做到对河道的趋势有个全面的了解,这诸多因素都需要在设计时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同时工程的经济性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化的生态效益这是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3.3 遵从河流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原则
与传统水利工程相比,生态水利工程除了要保证传统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外,还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也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而在这一方面,人工建筑物所起的作用则十分有限,只有自然因素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后所形成的生态圈才具备良好的自我修复功能,发挥其作用。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应尽量避免绝对化的人为力量,应充分将人为力量与自然的影响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利用生态系统的自设计功能和自组织功能,从大自然中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良好的合力结构。
3.4 遵从水体内部环境多样性原则
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河流的近期及远期的水文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掌握生物种类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进而对设计草案组建数学模型,对其可行性、可操作性进行论证,从而保证水利设施的兴建能够拥有足够的丰富多样的环境,进而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5 遵从河流生态系统和水利设施之间的反馈机制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保证工程设施内部的各自然要素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环境自发地进行活动,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河流水体的质量。通常这种自发活动的方向不是单向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一种"反馈调整"的设计方法,也就是说,在设计方案执行之后,仍旧需要对水体的环境进行长期的监督和评价,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完善。
4、结束语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具有相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还要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更好的做好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鉴于水利事业在我国社会中的重要性,必须综合考虑水利工程构建中可能遇见的各种问题以及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坚持以科学的理念规划设计,保证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侯莉,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方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15
[2] 林成;徐建明.对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思考[J].吉林水利,2013-06-15
[3] 周滋义,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18
论文作者:关生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生态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青海论文; 水资源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