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西汉中期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王越[2](2021)在《汉代城乡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关系即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以往的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主要侧重于唐宋明清时期的探讨,具体到两汉时期则更加侧重于城市和乡村的分别研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不仅可以补充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体系中相对薄弱的一环,还有助于打通汉代城市研究与乡村研究的关联。同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也有深化“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理解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城乡关系作为研究主体,探究汉代城乡关系的历史实际,梳理两汉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和乡村从宗法血缘共同体中解放出来,城乡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动向。受到多国林立、社会动荡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城乡关系还展现出区域差异性和丰富性的历史特点。短暂的秦王朝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天下一统局面下城乡关系的发展。进入汉代以后,城乡关系得以继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汉代城乡关系中存在较多的同一性要素。这是城乡共同体时代的基因遗存和“大一统”王朝政治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同一性要素主要体现在政治治理和居民生活两方面。城市与乡村统一于地缘行政管理体系,拥有着相同的基层组织和管理人员设置。各种身份人群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广大城乡平民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经济权益和文教机遇。此外,城乡经济和文化方面也具有同一性表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城乡居民在主流思想文化上也有着相当多的一致想法与诉求。其二,汉代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有差异化发展的趋势。这是城乡共同体色彩淡化,城乡分野明晰化的结果。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空间差异和经济结构差异两方面。城市与乡村在空间规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发展趋势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与乡村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市场结构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此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也存在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就汉代城乡关系的结构与发展趋势而言,城乡同一性要素的存在与城乡的差异化发展始终是并存的。其三,汉代城乡差异推动着城乡相互交流。城市和乡村通过政治互动,实现了治理功能的互补,乡村自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乡经济也因为经济结构的差异和区域差异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城乡思想文化呈现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形态。汉代人口在城市和乡村中自由选择居住,造就了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流民在城市和乡村中祈求生存,造就了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其四,汉代城乡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汉代城乡转化规模十分可观,乡村向城市不断地演进,城市也在向乡村不停地回归。影响城乡转化的因素主要有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各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社会单位城乡形态的变化。城乡转化的实现得益于汉代城乡的特定背景,是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城乡共同发展的“马太效应”推动了大都市和小型乡村的涌现,也为城乡转化提供了发展动力。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两汉城乡关系出现了较多变动,其结果是乡村的成长与城市的停滞,但是没有突破城乡关系的原有结构。这是汉代城乡关系有别于其他时期的显着特征。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在于农本,而欧洲古代城乡没有共同的基点,由此造就了中西古代城乡关系的结构差异。同时,官方政府统一主导着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这与西方古代的城乡分治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高荣鑫[3](2021)在《西汉中期“盐铁会议”中的王朝政治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铁会议召开于西汉中期汉宣帝之际,在中国王朝政治的发展和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首先是经济上,一改早期王朝中让利于民、放任工商民营的传统观念,肯定和接受了新的经济思维,由中央垄断盐和铁等重要工商资源,把经济领域完全纳入到权力的支配之下,经济运行规律不再注重市场调节,而是通过政治权力,这种超经济强制的经济体系在盐铁会议后基本成型,并在其后两千年的王朝政治中一脉相承;其次是政治上,困扰中原王朝已久的外患被成功解决,为后世处理边患树立了“羁縻外交”的成功模板,但却在处理内患过程中,施行“以大贾为吏”,吸纳商人为官以顺利推行新政,导致官商勾结、权势阶层迅速膨胀,土地愈益向权势阶层集中,而流民四起,西汉最终亡于“萧墙之内”;最后是思想体系的建构,在盐铁会议儒法争锋的影响下,阳儒阴法的政教合一体系在会后得到贯彻施行,比之于早期王朝,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政治合法性,树立了更加成熟的意识形态体系,为后世历朝历代所沿用。这些整合都为后世王朝奠有垂范之功,促进了中国王朝政治的转型发展。
周小宁[4](2020)在《齐鲁士人与昭宣之治》文中指出西汉是儒家经学形成的时代,齐鲁之邦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汉武帝“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举孝廉”是汉家“王霸”之术在取士制度上的必然选择,士人阐释儒家经典的话语获得了霸权地位,齐鲁由此成为“万方中毂”之地。昭宣短祚,承武末亡国之失,士人阶层在此断裂时期实现了质的平稳的变革。昭宣时期的士人最终转型为承担着儒家正统意识形态的兼具文化活动和行政事务的“士大夫”官僚阶层。齐鲁士人代际承习儒学的传统,使其获得了入阁登坛的地域文化优势。昭宣时期宣扬“王道”的齐鲁士大夫成为政治文化的创造者、政治决策的参与者、政治势力的组织者,发展为朝廷新生的中坚力量,调和着社会的统治危机。昭宣时期的盐铁会议与石渠阁会议是齐鲁士人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参政,是儒家意识成为汉代正统意识进程中的关键插曲。“盐铁会议”是对武帝末期亡国之失的一次拨乱反正,汉廷统治开始表现出“守文”之势。盐铁会议上的郡国士人与“有司”共商国是,开启后世士大夫政治体制的滥觞。“石渠阁会议”中的齐鲁士人,“通经”“致用”于孝宣时政,流化天下,致于洽平。“石渠阁会议”由宣帝亲裁,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制宪会议,在西汉中后期政治“守文”转型的过渡中起到稳定器的作用。两次会议共同推进了帝室与士大夫共天下局势的形成,从而构建出“士人政府”的政权组织形式。齐鲁士人在政治角逐中,不断影响着政治制度和政治形态的发展,反之,随着帝国政治体制的波动变迁,齐鲁士人逐渐转化为汉廷统治中特殊的政治势力。齐鲁士人与“士大夫”政治体制的良性互动,将儒家的“礼治”精神与帝国的“法治”精神牢牢地结合起来,强化了“大一统”的国家政治意识,催生了“昭宣中兴”。
程韵蕾[5](2019)在《西汉奏议引《诗》研究》文中认为奏议是中国古代文学散文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奏议更是屡屡为人称道。而引《诗》入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创作的常见现象,肇始先秦,在西汉几近最盛。西汉帝王诏令、臣子奏议皆频频出现《诗》中章句,奏议尤甚。因此,本文在第一章概述奏议存录和《诗》学发展的基础上,将西汉划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立足于西汉奏议对《诗经》的引用,逐一分析具体的奏议语境之中对于《诗经》的引用情况,并且根据奏议议论主题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整理,能够看出三个阶段引《诗》奏议的主题演变情况,亦分析三个阶段的引《诗》特征。第二章主要研究西汉前期奏议引用《诗经》的情况。从高祖到景帝历时六十六年,是西汉社会政治的上升时期,治理策略上的“饥饿”刺激了奏议文的创作。总结秦朝的亡国经验与为新王朝施政建言献策成为了此期臣子上疏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西汉初年的“布衣将相之局”和黄老思想的流行,奏议引《诗》用《诗》的现象并不广泛,不论是作者身份还是议论内容上,都呈现出“少而集中”的特点。第三章主要研究西汉中期奏议引用《诗经》的情况。“内改制度,朝廷多事”,这样的大环境下,大臣、文士或发表政见,或上书自荐,奏议纷纷涌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前期被冷落的状态里挣脱出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因此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相应地,以《诗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在奏议中发挥其实用性,因为武帝虽将儒学立为官方学说,但“非真知儒术之人”,晚年更是轻信谗言,所以此期引用《诗经》的奏议多从如何当一个明君和知人避谗两个方面讨论。昭宣之交,如何面对昌邑王的荒唐无道成为重要的议题,汉宣帝在位期间引用《诗经》的奏议则多是针对具体的行政事务。相对于西汉前期,西汉中期奏议引用《诗经》的数量有所增加,引《诗》奏议作者的政治身份更加多样化,奏议引用《诗经》时也出现了套语化的趋势。第四章主要研究西汉后期奏议引用《诗经》的情况。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几个方面的原因,西汉后期进入了政治衰退期。元帝爱儒,在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儒学在西汉后期一家独尊。由于官员结构之中的儒生比例大幅度上涨和帝王的喜好影响,这个时期出现了几位大量引用《诗经》的代表性奏议作者:匡衡、刘向和谷永。匡衡引《诗》奏议纡徐舒缓,极少当面直谏讽刺,更多地是层层引导;刘向以引用《诗经》演说阴阳作为攻讦政敌的武器;谷永内容上对政治问题有选择性反映,体现了他的政治立场,形式上则延续了中期套语化的趋势。与此同时,谶纬之风兴起,臣子的奏疏多援引经义,演说灾异,谈论民生,以谏国君。这个时期奏议引用《诗经》的数量剧增,呈现出重灾异而轻祥瑞、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这几个特征。另外,在言说政治的引《诗》奏议里,引《诗》目的不再只是单纯地陈说政治观点,翼奉为代表的《齐诗》门人奏议开始在演说灾异的同时向帝王表述自己学派的学说。第五章研究西汉时期奏议与《诗经》之间的双向互动。一方面奏议文体对于《诗经》的引用是一种政治化的接受,代表《诗经》在西汉时期政治地位和政治作用的变化,政治风向的变化势必潜移默化影响到《诗》学阐释的趋向,奏议引用《诗经》在《诗》学阐释政治化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实践上的推动作用,表现出政治化先验之下的意义多向性特征,也直接影响了《诗经》的谶纬化阐释。另外一方面,随着儒学思想在士人群体占据主流,《诗经》引用数量的增多,以《诗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反过来影响奏议风格的变化,在西汉奏议文风格从疏直激切到厚重醇雅,从直谏到讽谏的变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任凯凯[6](2019)在《西汉士人心态浅析》文中提出士人心态主要研究士人群体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开始以自己的思想学说指导实践,之后对历代王朝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于大一统政权初创的秦汉,更是如此。本文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分析西汉士人心态。历时性的角度分析了西汉在不同时期不同统治思想指导下士人所呈现的不同心态特征,具体分为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指导下的士人心态、武昭宣时期“外儒内法”思想指导下的士人心态、西汉后期“经学神化”思想指导下的士人心态。另外,笔者通过搜集整理西汉士人心态的史料发现,虽然在西汉两百多年的时代变迁中,在不同王朝统治思想的指导下,士人呈现出不同的心态特征,但从总体来说,士人受时代的大环境影响,呈现出一些共性心态,如隐逸心态、敢于直谏心态、功利主义心态,共时性的角度分析了西汉士人呈现的共性心态及其原因。故本文通过两个角度分析西汉士人心态,以使士人群体的精神面貌更加明晰。
徐枫[7](2019)在《汉初政论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汉初年高、惠、文、景六十余年间,产生了大量内容丰富且艺术精湛的政论文。大体可分为高祖惠帝和文帝景帝两个时段,前者是汉初政论的发生期,具有奠定基础之功,后者是汉初政论的繁荣期和深化期,内容更为丰富艺术成就更为高深。目前汉初政论文多研究个体,重要的个体如贾谊、晁错等名家名篇的研究已较透彻,而其他作家常被忽略,整体研究尚有欠缺。汉初政论文的整体性其实很明显,值得从整体上研究,但涉及较少,故而从整体上分析汉初政论文是本文的重点。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绪论。确定汉初时间和政论文的含义,评述汉初政论文的研究现状,介绍文章设计。第一章:梳理汉初政论文的发展历程。分别从高祖惠帝和文帝景帝两个时期进行细述,再分析二者的异同之处。第二章:分析汉初政论文的文学艺术,从文章结构、文风修辞、情感特色、语言特点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章:简析汉初政论文产生的现实作用和后世启发。最后是结语。汉初政论达到了很高的文章成就:巧妙的文章论述结构具有先见性和前瞻性,至今仍然可为圭臬;对比、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促进了文章雄肆文风的形成;文中充斥着作者对国家对人民真挚且澎湃的感情,十分具有感染力;语言以通达简要为主但又不失骈赋华丽的韵味,值得细细品读。汉初政论文以其丰富的内容和高深的艺术成就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汉初的社会发展,“文景之治”便是最好的证明。对后世的启发也是相当可观,部分写作手法成为后世文章的典范,心怀天下的士人心态和文章情感给予后世无数的精神力量,这是汉初政论文的最大价值所在。
陈迪[8](2018)在《文学视野下的《盐铁论》研究》文中认为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召开盐铁会议,会议主要是贤良、文学等儒生和大夫桑弘羊等朝廷官员进行的一场关于取消盐铁酒榷政策的一场辩论。而《盐铁论》则是宣帝时期汝南太守桓宽根据部分会议议文、个别当时参加过会议的文学士人的口述推广增衍而成。因此,《盐铁论》融入了更多桓宽个人的因素在里面,在《盐铁论》中也能表现出来,桓宽并没有作为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出现,而是带着和贤良、文学同样的立场来看待这个会议,比如多次出现的对于公卿大夫窘态的描写、行文结构的特殊安排、总论里对于贤良、文学的夸赞和对公卿大夫的批评。所以,《盐铁论》并不是一个史实的记录,而是一个文学色彩浓厚的西汉政论文。本文立足于这点,从文学的视角来探析《盐铁论》的文本。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是目前对《盐铁论》尤其是文学性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具体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从两方面的背景出发,探求《盐铁论》成书背后的政治文化因素。第一是盐铁会议召开的背景,盐铁会议不仅是对武帝政策的讨论更是暗含着政治斗争。第二是《盐铁论》成书时期的背景,即宣帝时期的文化思想政策。从政治、思想文化背景看《盐铁论》中对于桑弘羊等人的批判并不是只着眼于盐铁政策,也是有推行儒家学说的意图,这对于《盐铁论》的文学特色影响重大。第二章,从文体出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探讨《盐铁论》包含“论”这种文体的特点,主要是从后世对于论说文的特点归纳,以此来看《盐铁论》作为政论文的特点。第二是追溯《盐铁论》作为“论”体对于先秦论说文的继承,以及和先秦论说文的对比。第三是分析《盐铁论》尤其是《散不足》篇蕴含的“连珠体”特点,主要从《散不足》篇的形式入手,虽然开头和连珠体的开头不一样,但外表的形式高度的相似,都符合连珠体“历历成珠”的形式特点,而且具体内容里也具有辩证的逻辑特点。第三章,从《盐铁论》体现的宗经征圣的文学观念入手。《盐铁论》的成书正是汉代儒家思想趋于正统思想的重要时期,而且一方的参加人员本身就具有儒者身份。主要是通过引书用书以及引用儒家人物典故和双方对于儒家人物典故的态度来着手分析。同时通过公卿大夫对于经书和儒家人物相矛盾的态度探析背后存在的汉初“尚质观”,可以看出虽然汉武帝、宣帝期间推崇经学,公卿大夫等文法吏只是将经学用于处理世务的工具,并没有对儒家先贤完全信服,是一种“崇经不崇儒”的表现。同时,通过经学的影响分析汉代政论文的转变,即由汉初的喷薄激昂转为醇厚的本经立义,对于政论文的发展极具意义。第四章,探讨《盐铁论》体现的论辩艺术,《盐铁论》行文模式是对话式的论辩,这也是《盐铁论》的一大特色。《盐铁论》作者明显是偏向于贤良、文学一方的,所以在文中的论辩可以明显感受到贤良、文学占据主动,这也是作者个人因素的体现。因此,对于贤良、文学论辩艺术的分析,可以看做是桓宽的个人论辩艺术以及结构安排的体现。主要是对贤良、文学与公卿大夫不同的论辩形式作对比,来突出贤良、文学高超的论辩技艺。首先是论辩的模式,是一种观点的绝对对立,非黑即白。其次是分析文学独特的论辩技巧,不正面回答公卿大夫的问题,而是引经据典,重新开始论证,将问题又抛给公卿大夫。第五章,在西汉“大一统”环境下对作者桓宽的创作意图进行解析。着眼点在于桓宽“成一家之法”上。大一统包含政治和思想的大一统,政治上则体现为事功精神,不管是书中的文学、贤良以及公卿大夫还是作者桓宽,他们都是为了能够积极参与到汉代的建设中。而思想的大一统则表现为儒家思想趋于一尊,桓宽又是儒家学者,对于文中的贤良、文学也是极力赞同,本书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宣扬儒家的治国理念,也就是为思想的大一统做努力。同时,在形式上也表现为大一统,主要体现在文中规整的格式上。
鞠晨迪[9](2018)在《论西汉人对武帝的评价与西汉儒学统治思想的发展与确立》文中认为西汉武帝统治时期,成就了“汉武盛世”,将西汉统治推向了高峰;同时又“外事四夷,内兴功利”,骄纵奢侈,几乎把汉朝带向了崩溃的边缘;晚年的汉武帝则“轮台罪己”,成功调整了统治政策。也正因此导致后代人对武帝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关于后代历史上对汉武帝的评价,学术界多有论述。但对西汉时期,甚至武帝同时代之人如何评价汉武帝,以及这种评价对西汉政治与统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术界的研究尚不充分。西汉时期对汉武帝的评价与儒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武帝同时期对武帝的评价以赞扬为主,因武帝即位后改黄老而尊儒学,儒生地位得到提高,儒臣为在朝中取得一席之地,得到武帝的认可,将儒学与其他学说相融合,赞扬武帝之声也成为主流。但此时武帝实为“外儒内法”,儒学只停留在礼制方面,并未渗透到政治层面。昭帝时期,面对武帝所遗留的社会问题而召开盐铁会议,会议上“纯儒”,即贤良、文学抨击武帝用人、外事四夷等政策,而推崇武帝外儒内法的御史、大夫则竭力维护武帝时期政策,高度赞扬武帝,导致对武帝的评价出现两极化。自元帝开始,“纯儒”成为朝中主要力量,儒学此时也不再只有文饰作用,而是真正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因此这一时期对武帝正面评价较少,负面评价较多。尤其是在武帝庙乐废立讨论中,更是出现了以赞扬文景二帝来否定武帝的“崇文抑武”的思潮。可以说,西汉时期对武帝的不同评价,既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西汉政局的变化,也体现了儒学在西汉发展的历史进程。
黄亚楠[10](2018)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盐铁论》研究综述》文中指出《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着名的“盐铁会议”整理编撰的政论性着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西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的激烈辩论,是中国倍受重视的一部子部文献。对于《盐铁论》的研究,开始于明代而兴盛于清代,但当时明清学者的研究主要会集在考订、注解与刊刻上,真正形成更为全面的研究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盐铁论》的研究情况,可将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50年代初到5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80年代至20世纪末为第三阶段;21世纪至今为第四阶段。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学科发展为研究背景,将20世纪50年代以来《盐铁论》的研究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以《盐铁论》的文献学、史学、文学、经济学、语言学几方面为主要梳理对象。本文将对整体研究进程进行把握,并对其研究脉络加以全面、细致梳理,以期为今后《盐铁论》的研究提供资料参考和拓展方向。
二、论西汉中期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西汉中期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
一、边郡管理系统 |
二、内郡管理系统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
一、工类 |
二、矿业类 |
三、商业类 |
第二节 军事类 |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
一、农林类 |
二、水利类 |
第四节 畜牧类 |
第五节 仓储类 |
下编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
引用谱录简称 |
参考文献 |
职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汉代城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学术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关系的变化 |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政治关系 |
一、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建立 |
二、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特征 |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经济关系 |
一、城乡赋役关系的变化 |
二、城乡多向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文化关系 |
一、乡村文化的形成 |
二、城乡文化的交流互动 |
第四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居民关系 |
一、城乡居民的流动 |
二、城乡居民关系的开放 |
第二章 汉代城乡的同一性要素 |
第一节 城乡政治治理的同一性要素 |
一、地缘行政体系下的城市与乡村 |
二、城乡基层组织设置的同一性表现 |
第二节 城乡产业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
一、农业的城乡分布 |
二、工商业的城乡分布 |
第三节 城乡居民生活的同一性要素 |
一、城乡居民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
二、城乡居民政治地位的同一性表现 |
三、城乡居民生活状态的同一性表现 |
第四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
一、城乡思想的同一性表现 |
二、城乡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
第三章 汉代城乡的差异化发展 |
第一节 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差异 |
一、城乡空间规模的差异 |
二、城乡空间形态的差异 |
三、城乡空间的不同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 |
一、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 |
二、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 |
三、城乡市场结构的差异 |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差异 |
一、城市文化的繁华与乡村文化的质朴 |
二、城市文化的官方性与乡村文化的民间化色彩 |
三、城市文化的兼容性与乡村文化的封闭性 |
第四章 汉代城乡的交流与交融 |
第一节 城乡治理功能的互补 |
一、乡里体系对郡县功能的补位 |
二、乡村民间自组织的功能补位 |
三、城市治理功能对乡村治理体系的补位 |
第二节 城乡经济的交融 |
一、社会再生产中的城乡经济交融 |
二、区域交流中的城乡物产交换 |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交互影响 |
一、城乡文化的交相互动 |
二、思想文化互动的影响 |
第四节 城乡人口的流动 |
一、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 |
二、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 |
第五章 汉代城乡的转化 |
第一节 汉代乡村向城市的演进 |
一、军事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二、政治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三、文化祭祀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四、经济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第二节 汉代城市向乡村的回归 |
一、“城—乡”回归的复杂性 |
二、上古邑国的衰落 |
三、“城—乡”回归的因素导向 |
第三节 城乡转化的历史逻辑 |
一、城乡关系的特定背景 |
二、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三、“马太效应”下的城乡转化趋势 |
第六章 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 |
第一节 城乡关系的变动趋势 |
一、城乡关系的变动 |
二、变动后的城乡关系 |
三、乡村地位的上升 |
第二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 |
一、农本与汉代城乡关系 |
二、城乡关系发展基点的特色 |
第三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主导力量 |
一、官方对民间力量的引导 |
二、城乡关系的主导力量差异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考古与简牍资料 |
三、今人着作 |
四、学术论文 |
五、海外研究资料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西汉中期“盐铁会议”中的王朝政治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盐铁会议的历史记载 |
2.盐铁会议的经济研究 |
3.盐铁会议的政治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王朝政治的早期形态 |
(一)先秦与秦代的政治转型 |
1.政治结构:分封制到郡县制 |
2.合法性:“神”“礼”与“法” |
3.经济控制:专营的起源 |
(二)汉代初期的王朝架构 |
1.政治结构:郡国并行 |
2.合法性:道家思想 |
3.经济控制:专营的放任 |
(三)早期王朝政治的问题 |
1.盐铁放任的危害 |
2.政治合法性危机 |
二、超经济强制:“盐铁会议”中的经济整合 |
(一)笼天下盐铁 |
1.盐铁官营的中央集中 |
2.盐铁新策的争议 |
(二)以本末并利 |
1.兼顾“本末” |
2.设立“均输平准” |
(三)权力支配经济的定型和影响 |
1.超经济强制的定型 |
2.超经济强制的影响 |
三、大一统:“盐铁会议”中的政治整合 |
(一)平外患:以武德并举 |
1.相视如仇,边患问题的由来 |
2.转变政策,边患问题的解决 |
(二)定内忧:以大贾为吏 |
四、政教合一:“盐铁会议”中的意识形态整合 |
(一)“盐铁会议”中的儒法之锋 |
1.“仁”与“利”之争 |
2.“礼”与“刑”之争 |
(二)阳儒阴法:会后意识形态的融合 |
(三)权力支配文化的完善和影响 |
1.政教合一的完善 |
2.政教合一的影响 |
尾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齐鲁士人与昭宣之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汉代“士人”问题研究 |
1、“士”的概念及分化问题 |
2、“士大夫”政治体制问题 |
3、“儒生”与文吏问题 |
4、“士”与儒生关系 |
(二)“盐铁会议”与齐鲁士人问题研究 |
1、“盐铁会议”历史背景及会议性质问题研究 |
2、“盐铁会议”内容问题研究 |
(三)“石渠阁会议”与齐鲁士人问题研究 |
1、会议召开的时间 |
2、会议召开的原因 |
3、会议的性质和意义 |
4、会议的博士官设置 |
二、齐鲁士人的历史渊源 |
(一)汉代的士人群体 |
1、“士人”的代际演变 |
2、“士人”的地域流变 |
(二)齐鲁士人与齐鲁儒学 |
(三)昭宣时期的齐鲁士人 |
三、齐鲁士人与“盐铁会议” |
(一)“盐铁会议”的召开 |
1、武末昭初的社会危机 |
2、会议召开的导火线 |
(二)参会齐鲁士人生平概述 |
1、丞相田千秋的生平 |
2、贤良魏相的生平 |
(三)齐鲁士人的会议发言及动态 |
1、齐鲁士人的会议发言 |
2、齐鲁士人在会议上的动态 |
(四)齐鲁士人会后的走向 |
四、齐鲁士人与“石渠阁会议” |
(一)会议弁言——士人与嗣统 |
(二)会议序章——宣帝与鲁学 |
(三)会议正论——士人与经学 |
1、梁丘临与《易》学 |
2、欧阳、林、周与《书》学 |
3、萧望之、韦玄成与《礼》学 |
4、严彭祖与《公羊春秋》学 |
(四)会议后记——士人与博士官 |
结束语 |
附:昭宣时期的齐鲁籍士人表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今人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学位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西汉奏议引《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西汉奏议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西汉奏议存录及《诗经》发展概况 |
第一节 西汉奏议的史料保存与后世辑录概况 |
第二节 西汉《诗》学发展概况 |
第二章 西汉前期奏议引《诗》研究 |
第一节 西汉前期奏议引《诗》背景 |
一、布衣将相之局 |
二、黄老思想的盛行 |
第二节 陆贾《新语》引《诗》分析 |
一、宣扬仁义礼 |
二、阐述明君之道 |
三、提倡用贤远谗 |
四、小结 |
第三节 贾山奏议引《诗》分析 |
一、提倡察纳雅言 |
二、提倡尊贤用士 |
三、劝谏沉迷射猎 |
四、小结 |
第四节 西汉前期奏议引《诗》特征 |
第三章 西汉中期奏议引《诗》研究 |
第一节 西汉中期奏议引《诗》背景 |
一、儒学地位的提高 |
二、官员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董仲舒等人奏议引《诗》分析 |
一、劝谏君主避谗 |
二、阐述明君之道 |
第三节 王吉等人奏议引《诗》分析 |
一、劝谏昌邑王 |
二、商讨朝廷政务 |
第四节 西汉中期奏议引《诗》特征 |
一、作者政治身份的多样化 |
二、缘饰政治 |
三、引《诗》的套语化 |
第四章 西汉后期奏议引《诗》研究 |
第一节 西汉后期奏议引《诗》背景 |
一、政局混乱:外戚佞幸擅权 |
二、经济衰退:天灾和人祸 |
三、儒学独尊 |
四、谶纬之风 |
第二节 匡衡奏议引《诗》分析 |
一、提倡修德正身 |
二、讨论祭祀礼制 |
三、小结 |
第三节 刘向奏议引《诗》分析 |
一、推演阴阳灾异 |
二、提倡躬亲节俭 |
三、商讨战争军务 |
四、小结 |
第四节 谷永奏议引《诗》分析 |
一、推演阴阳灾异 |
二、提倡善待贤能 |
三、提倡修德正身 |
四、小结 |
第五节 西汉后期其他奏议引《诗》分析 |
一、讨论祭祀礼制 |
二、提倡修德安民 |
三、推演阴阳灾异 |
四、劝君用贤避佞 |
五、朝政治理 |
六、歌颂王莽 |
第六节 西汉后期奏议引《诗》特征 |
一、引《诗》数量骤增 |
二、重灾异而轻祥瑞 |
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
四、引《诗》目的复杂化 |
第五章 西汉奏议与《诗经》学的双向互动 |
第一节 奏议引《诗》与《诗》学阐释演变 |
第二节 引《诗》与西汉奏议风格的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西汉士人心态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难点 |
第一章 西汉之前士人心态概况 |
第一节 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的士人心态:高傲、积极自由 |
第二节 秦政高压下的士人心态:畏惧、猜防奉承 |
第二章 西汉王朝统治思想下的士人心态 |
第一节 “黄老无为”思想指导下的汉初士人心态 |
一、以自由为特征的士人心态 |
二、以积极建功立业为特征士人心态 |
第二节 “外儒内法”思想指导下的武昭宣时期士人心态 |
一、以积极入仕为特征的士人心态 |
二、以压抑被迫为特征的士人心态 |
三、以畏祸为特征的士人心态 |
第三节 “经学神化”指导思想下的西汉后期士人心态 |
一、以以古喻今为特征的士人心态 |
二、以明哲保身为特征的士人心态 |
第三章 西汉士人的共性心态及其成因 |
第一节 隐逸心态 |
第二节 敢于直谏心态 |
第三节 功利主义心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汉初政论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汉初时间与政论文内涵界定 |
一、汉初时间 |
二、政论文 |
第二节 汉初政论文研究综述 |
一、内容研究 |
二、关系研究 |
三、流变研究 |
四、影响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价及本文设计 |
一、研究优势与不足 |
二、本文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初政论文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高祖惠帝时期 |
一、数量与内容概况 |
二、发生与奠基之功 |
第二节 文帝景帝时期 |
一、数量与内容概况 |
二、繁荣与深化之绩 |
第三节 前后期的继承与变化 |
一、内容更加丰富 |
二、抽象转向具体 |
三、思想兼容诸家 |
第二章 写作手法与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巧妙的结构 |
一、主干清晰且层次分明 |
二、文章题目与内容一致 |
三、对先秦散文的继承与突破 |
第二节 雄肆文风与修辞手法 |
一、强烈的对比 |
二、震撼的夸张 |
三、如潮的排比 |
四、妥帖的比喻 |
第三节 真挚澎湃的情感 |
一、情感真挚澎湃的具体体现 |
二、成因——家国情怀和自身前途 |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语言 |
一、通达简要为主 |
二、骈赋华丽为辅 |
第三章 汉初政论文的作用与影响 |
第一节 对现实社会的促进作用 |
一、仁政举措 |
二、重视人才 |
三、君王示范 |
第二节 对后世的意义与影响 |
一、史鉴与天人理论启蒙 |
二、汉代儒学兴盛的促进 |
三、文章垂范与士人心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文学视野下的《盐铁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盐铁论》成书背景 |
第一节 “盐铁会议”的召开 |
1、举贤良文学的传统 |
2、“盐铁会议”背后的政治斗争 |
第二节 宣帝朝文化政策 |
第二章 《盐铁论》文体及结构 |
第一节 《盐铁论》文体特点 |
第二节 《盐铁论》与先秦诸子论说文的对比 |
1、《盐铁论》对先秦诸子“立论”的继承 |
2、《盐铁论》“问答结构”所体现的“论难”特色 |
第三节 《盐铁论》中蕴含的“连珠体”因素 |
第三章 《盐铁论》体现的文学观念 |
第一节 《盐铁论》体现的“宗经征圣”的文学观念 |
1、“宗经征圣”的概念 |
2、《盐铁论》中“征圣”、“宗经”的具体表现 |
第二节 “宗经征圣”模式的引书与文风转变的关系 |
第三节 引用经书与所引典故的离合 |
1、贤良、文学引用经书与引用典故相符 |
2、公卿大夫引用经书与对儒家态度的矛盾 |
第四章 《盐铁论》的论辩艺术 |
第一节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的论辩模式 |
1、“两刃相割”——观点的绝对对立 |
2、“是非乃见”——论辩的倾向性 |
第二节 “文学”发言“顾左右而言他”的论辩技巧 |
第五章 余论 |
第一节 桓宽成书意图与“大一统”思想的关系 |
1、政治大一统下事功精神的体现 |
2、“成一家之法”所体现的思想大一统 |
第二节 成书形式体现的“大一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西汉人对武帝的评价与西汉儒学统治思想的发展与确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概况 |
一、同时期人对汉武帝的评价与武帝前期统治思想的转变 |
(一)对武帝对内各项政策的评价 |
1.对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可 |
2.对武帝奢侈生活和“巫蛊之祸”的劝谏 |
3.对经济政策和用人政策的评论 |
(二)对武帝对外政策的评价 |
1.对出兵匈奴、西南夷问题的争论 |
2.对武帝穷兵黩武政策的否定 |
(三)不同评价产生的原因与统治思想的转变 |
二、盐铁会议中对汉武帝的评价与统治思想的抉择 |
(一)关于工商政策利弊的讨论 |
(二)对用人政策得失的争议 |
(三)对出兵匈奴问题的功过讨论 |
(四)盐铁会议与统治思想的抉择 |
三、西汉中后期对汉武帝的评价与“纯任德教”的确立 |
(一)对武帝对内政策的否定 |
(二)对武帝对外征伐政策的评价 |
(三)对武帝庙乐废立的争论 |
(四)西汉中后期社会与“纯任德教” |
1.宣帝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过渡阶段 |
2.元帝“纯任德教”思想下的武帝评价 |
3.成哀平三帝时期儒学逐步支配政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盐铁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回顾及展望 |
第一章 《盐铁论》的文献学研究 |
第一节 作者其人 |
第二节 成书时间研究 |
第三节 校勘、注释研究 |
第四节 版本流传研究 |
第二章 《盐铁论》的史学研究 |
第一节 民族关系史 |
第二节 社会生活史 |
第三节 思想史 |
一、西汉时期的儒家思想 |
二、贤良、文学的社会理想 |
三、“孝”的思想主张 |
第三章 《盐铁论》的文学研究 |
第一节 论辩艺术表现特色 |
第二节 引文特色 |
第四章 《盐铁论》的经济学研究 |
第一节 经济思想 |
第二节 经济政策 |
第五章 《盐铁论》的语言学研究 |
第一节 词汇研究 |
一、某一类词研究 |
二、对《汉语大词典》的补证 |
三、某一个词研究 |
第二节 句法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论西汉中期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汉代城乡关系研究[D]. 王越. 山东大学, 2021(11)
- [3]西汉中期“盐铁会议”中的王朝政治建构[D]. 高荣鑫.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2021(08)
- [4]齐鲁士人与昭宣之治[D]. 周小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西汉奏议引《诗》研究[D]. 程韵蕾. 广西大学, 2019(01)
- [6]西汉士人心态浅析[D]. 任凯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汉初政论文研究[D]. 徐枫. 西南大学, 2019(01)
- [8]文学视野下的《盐铁论》研究[D]. 陈迪.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论西汉人对武帝的评价与西汉儒学统治思想的发展与确立[D]. 鞠晨迪.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盐铁论》研究综述[D]. 黄亚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