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湾供电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0300)
摘要:对于现代电网企业来说,通过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衡量,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尽可能降低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获得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的经济保障。这就要求电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各种风险发生后对资源及生产经营造成的消极影响,使生产能够持续进行。可见,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是电网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电网建设;安全;风险;体系;文化
1、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自古人类就有了对危机的恐慌和对安全的渴求。电力行业是一个高危险性行业,据有关资料统计,电力工程安全危险程度在高危行业中列第八位。安全与风险是两个对立面,风险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能控”。
目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存在如下问题:
1.1安全管理没有细化
在每一个工作现场,管理人员都要关注施工人员安全帽戴的是否正确、绝缘鞋是否派上用场,工器具用前是否检查、工作票是否完备、工作监护是否到位、工作人员的情绪是否稳定等等;在每一个操作细节上,我们要关注每一颗螺丝是否拧紧,每一个接头是否焊牢,每一个危险点是否交代清楚,每一次登杆是否冲击试验等等。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对于以上内容没有做到细致管理。只有通过细化的安全管理,我们才能彻底扫除“习惯性违章”,才能实现“任何违章都是可以制止的,任何风险都是可以控制的,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1.2没有脱离“运动式”、“救火式”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人数有限,不能对企业的方方面面都检查到位,这种检查也只是有侧重的、有目的,代替不了企业自身主动的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缺乏毫无推动作用、触动作用。旧的管理模式中,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事情,业务部门不能正确树立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对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有一种依赖思想。安全生产工作多是停留在会议上。即便是业务部门自己发现了事故隐患也是心存侥幸,不愿投入精力去整改落实。这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一点,业务部门不一定就能整改一点;发现不了,业务部门就不会主动改正。这样,安全生产管理就成了“运动式”、“救火式”的管理模式。
1.3安全规章制度可执行性不强
电力系统看似很多安全规章制度,具体执行起来又没有可操作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要考虑到可执行性。很多安全管理制度只是规定了操作不当会有什么后果,或者只规定了员工准备及离开现场时的注意事项,没有针对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指导,因此可执行性不强,安全指导意义不大。安全管理制度需要有人去执行,因此安全制定规章制度之前要充分考虑“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只有明确了管理范围、管理内容、管理流程节点及管理要求,推行的安全规章制度才会有实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重视结果管理,忽视过程管理
安全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有待提高,安全风险意识不强,对风险管理的流程和规范知识知之甚少,“只要现场不出事,安全工作就做到了位”的被动安全管理思想根深蒂固。只重视结果,却忽略了过程管理。众多事故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才发生的。
根据以上现状分析可以得出,现行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改进迫在眉睫。
2、搞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方法
2.1推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坚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向,深入开展电网安全性评价,积极推行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机制。总结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经验,编制印发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加强基层工区和班组人员教育培训。
2.2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推进风险管理:坚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向,总结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经验,编制完成《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风险辨识防范手册》和《安全风险库》,开展静态风险评估和动态风险评估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广风险管理,确保地区局开展作业安全风险管理覆盖率达50%以上。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向;理清工作思路,贯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原则;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责任;坚持安全发展,深入开展电网安全性评价;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行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加强督促指导,扎实做好全年各阶段推进工作。
2.3建立分层次的风险防范机制
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进行分层控制。供电企业将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作为首要任务,对大面积停电风险进行重点防控;基建施工单位、发电企业、供电企业应该不断地对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提高,对供电中断事故、设备损坏、人身安全等事故风险进行重点的防控,并且对施工作业中的人身伤害、失误操作以及违章等作业安全风险进行重点控制。
2.4建立分专业的风险防控机制
对安全监督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的合作作用进行发挥,并且将各自管理的工作特点和管理职责相结合,形成专业配合并各负其责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各级安监部门牵头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宣贯培训和风险评估,监督落实风险防控措施;调度、生产、营销、农电、基建等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负责管理范围内的电网、供电、人身、设备等各类安全风险的辨识、分析和防控工作,落实各自职责和义务。
2.5加强风险管理教育培训
对实际编制的培训方案和计划进行结合,将培训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方面进行明确,使得各级人员可以不断增强对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内容、作用以及意义的了解,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进行明确,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建立良好基础。
3、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在电建企业的实践应用根据我国电力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电力企业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为原则,并在其指导下,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比如,以行政正职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三级安全网、建立、健全了安措与反措计划、两票管理、个人防护用品规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紧急救灾预案等一系列安全保证制度。同时,为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建立了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事故调查、定期安全活动、隐患整改、事故演练、监察违章作业等落实、检查、监督和评价体系。
4、结束语
采用现代风险管理后,将会进一步对固有的体系进行有效整合,传统管理系统中的合理成分不仅不会被丢弃,而且会在系统化的风险管理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使安全管理更加科学、系统。体系建设要做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推进,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与实际工作紧密融合,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慧杰等.输电网络运行风险的在线评估[J].电网技术,2005(06):32-33.
[2]张钰丹,魏晓平,宋学锋.煤矿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8
(10):12-14.
[3]陈维民.基于风险评估的安全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2004(04):23-25.
[4]李建国.论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1(18):21-22.
[5]程辉阳.浅论电力工程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1):43-44.
论文作者:张志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风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电网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体系建设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