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网新疆吐鲁番供电公司 新疆吐鲁番 838000
摘要:电力系统是保障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对电力生产、电力供应和电力结算进行量化管理是保证电力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前提。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计量是进行电力供需结算和电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计算手段,但是由于电力系统尚缺乏有效的系统标准,其标准化管理的真正实现还有待提高,本文从分析电力计量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入手,重点阐述了电力结算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发展趋势
1 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电力供应供不应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力能源,也就是说,电力供应紧张,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也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传统的电力计量管理跟不上电力技术的发展,供电系统也很难满足用户需求。不过我国电力计量技术在最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电力设备越来越体现智能化和自动化,在技术上重点考虑安全生产和提高用电效率,并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完善。技术层面的提高,伴随着电力计量人员工作量的减少,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一定的保障。也就是说,电力计量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和设备方面要与时俱进。
电力企业得到发展,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全面实行科学化、自动化等现代化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目前的电力计量方式通过数据资源的整合,将变电站与电力客户端相结合,然后进行统计分析。这也促进了电力计量往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经营方式方面,我国供电企业不断完善,逐步向生产经营和服务方面发展。这种转变给企业和用户者带来了双赢。而在生产模式方面,电力产品得到很好地推广,在国内和国外广泛地被使用。当然在人事管理方面实现了科学化和透明化,加大了管理力度。这也说明了电力计量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模式,为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2 在人员队伍建设与服务方面实施的标准化管理
计量工作在整个电力企业的工作中是一种基础的存在,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销售电量的高低直接评判着整个电力企业的收益,因此,电力企业对计量工作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而人作为计量工作中的主体性因素,从人员与具体的服务方面开展必要的标准化管理尤为必要。本文下面就着重分析一下这方面的标准化管理:
首先,电力企业必须通过必要的竞选上岗以及考核淘汰制度等,来净化整个计量队伍的人员组成,并且从专业、年龄以及性别选择方面推动队伍结构设置的合理性的实现,还要将整个队伍的长期及系统建设作为企业的一项关键性的工作来实施,推动全体人员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企业还应该通过定期组织交流会,或者是组织队伍开展对外学习及考察等,着力加强对于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从而使人员的素质不断地得以提升。而且,企业还要积极地对各项计量工作进行考察分析,及时地推动工作中出现的硬性技术问题或者是人员思想问题等的有效解决。还有,企业应该定期聘请一些具有较高的职业经验以及技术能力的人员开展培训或者讲座,以此来对计量人员进行业务能力的培训,使计量人员从各个方面实现对于自身的优化。
其次,电力企业还应该着力开展对于服务标准的重新设立,以及对于新的服务项目的开发,推动服务工作全方位的标准化实施。一方面,就服务标准的重新设定来讲,企业要通过对现代电力市场以及人们的需求和信息反馈等进行调查,再根据调查的结果对服务制度、营业制度、业务流程、服务监督等方面工作进行标准规范,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标准的细化以及具体化,推动每一个人员工作、每一份费用使用、每一秒时间计量的具体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企业还应该在现代积极地展开对于用电咨询服务的主动提供,向电力用户宣传必要的计量知识,并且为电力用户解决电力困难提供24小时的不间断迅速高质服务,使企业与用户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而保证企业在开展计量工作时能得到用户的支持与配合。
3 在具体的管理方面实施的标准化管理
电力计量工作的群居开展要依赖系统有效的管理方案,这包括了管理团队的构建、管理章程的拟定、电力计量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以及电力计量的监督考核。电力计量的管理标准化首要解决的就是管理体制的标准化建设,在电网合一进程陆续开展之后,各个电网系统和各个电力单元之间的配合日益密切,必须有一套适应于整个电网系统的管理机制,才能对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和约束,以《电力法》和《计量法》为基础,明确电力管理团队在电力计量工作中的责任分工,施行周期明确和弹性管理的定期检查工作和轮岗制度,对电力计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抽查、阶段性审查和第三机构的全面核查,杜绝消极误工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要加大电力计量部门与电力系统其他模块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在数据分享、资源整合和经验交流上对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进行补充,保证电力计量工作能够在设备的购买、配置、检测、维护、检查、报废、建档等各个环节实现流程化的标准管理,确保计量工作在各个部门职责的明确划分及有效落实。
电力仪表是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核心,电力计量管理的重点要放在电力仪表的故障检测、日常维护和调校工作上,严格按照电力系统关于电能表的检测流程标准,采用专业的检测仪器进行抽检和定期检查,同时要定时向专业鉴定机构进行检测仪器和电能表的送检,确保检测精度。对于电能表的日常监测情况和维护情况进行技术档案管理,根据其损耗、失真情况,要及时的进行维修、更换和升级处理。并且通过信息共享在整个电网系统内进行高校的信息交流,确保电力计量在各个环节内的精确运行。
4 在技术应用方面实施的标准化管理
4.1提高计量工作的精准度
首先,电力企业应定期检查各种电能计量装置,更换陈旧的电能计量仪表,利用现代计量装置的高稳定性和精度,确保这些设备的使用完全符合计量工作规程的要求。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对互感器进行调整实施误差的互补,或直接使用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误差补偿设备对误差进行补偿,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此外,企业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监督检查和检测、调整等,以确保工作的实施有效实施。其次,企业还要通过对计量选型定表进行强化,即正确接线、合理定位计量点,开展各方面计量工作的综合分析等,来实现对于计量准度的全面提升。
4.2推动技术的更新换代
首先,电力计量人员必须具有进步眼光,认真观察每项技术在具体测量工作过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不断促进测量技术在新时代和高技术相关技术的有效结合,使电能计量工作始终能够满足测量需求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的测量要求。其次,负责测量的员工还应善于与相关上级领导沟通,以强有力的证据以及合乎情理的说法来打动上级的领导部门,使领导能够加强对计量工作、计量设备和技术投资的更换,使企业的计量工作得到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
5 结语
电力计量工作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企业必须在新时期不断地推动对于计量工作的标准化管理,通过提升计量的标准程度,为企业开展其他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胡嘉.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
[2] 蒋金,孙中伟.浅析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J].标准管理,2013,(10).
[3] 周忠孝.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及应用探析[J].硅谷,2015,(4).
论文作者:田娇娟1,王斌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