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杰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与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HD治疗,观察组给予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即采取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的患者治疗后的KT/V、URR、ALB、FER、PTH、TCO2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即单纯采取HD的患者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能够很好的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从而对肾性贫血起到有效的纠正。
【关键词】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肾性贫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032-01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并发肾性贫血就会对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产生不良影响。临床上对于该病症的治疗主要以补充造血原料、给与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但是期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肾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与HD对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的清除能力有密切关系,我院才该立足点出发考虑,采取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的方式对肾性贫血进行纠正和改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1]。为了更好的说明该方式的临床效果,我院对血液透析与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2例,男17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30~6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3.2±13.5)岁。32例患者中,有18例为肾小球肾炎患者,6例为糖尿病肾病患者,5例为肾小动脉硬化患者,3例为其他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32例患者均处在慢性肾衰竭的晚期,患者的透析时间均在1年以上,患者在研究期间均给与同一种类的EPO济脉欣进行皮下注射,同时口服叶酸片,静脉使用铁剂。在此期间根据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FER),给予不同剂量的蔗糖铁,使患者的FER水平维持在300~500ng/ml,并且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碳酸钙、维生素B12、活性维生素D3以及降压药等进行辅助治疗。将3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例患者,对照组15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方法
两组患者在HD治疗中所使用的仪器和方式均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HD治疗,每周进行3次,每次持续4小时的时间。观察组给予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HD治疗每周进行2次,每次持续4小时时间;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每周1次,每持续时间4小时。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的时间,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血清铁蛋白(FER)水平、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血红蛋白(Hb)水平和透析充分性指标KT/V和URR[2]。
1.3 统计学方法
观察得到的数据用SPSS 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即采取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的患者治疗后的KT/V、URR、ALB、FER、PTH、TCO2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即单纯采取HD的患者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3.讨论
肾性贫血的致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肾脏EPO的生成不足或者是尿毒症血浆中的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从而导致发生贫血。因此,对于肾性贫血的治疗关键在于将干扰红细胞生成和代谢的毒性物质进行彻底清除。虽然HD对于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是对于大分子毒素物质的清除力不足,而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能够弥补HD清除大分子毒素不足的缺点,两种治疗方式联合能够很好的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从而对肾性贫血起到有效的纠正[3]。
【参考文献】
[1]平勇,张庆红,张建鄂等.高通量透析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1,9(1):43-44.
[2]徐群红,费晓,王鸣等.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1):41-42.
[3]贾萌,孙蔚明.在线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对肾性贫血的治疗作用[J].山东医药,2011,51(13):91-92.
论文作者:张世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性贫血论文; 滤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水平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