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中国论文,事业发展论文,公共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25
近年来,对《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极大关注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其发展战略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高潮。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分别集中于具体业务,如吴慰慈关注公共图书馆馆藏发展的特点与策略[1];李国新探讨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黄俊贵总结珠江三角洲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历程[3]。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总结综述,从事业发展历程到存在问题分析[4],再到未来趋势预测均有论及[5]。二是发展环境,既涉及少儿图书馆[6],也关注到乡镇图书馆[7],既有信息政治经济学的视角[8],又有战略分析的眼光[9]。三是发展条件,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动因被归纳为社会需求、政府态度和馆员的付出[10],事业发展的三个决定因素包括机制创新、馆员现代化和信息技术[11],而当前“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瓶颈”则是制度的创新[12]。四是发展趋势,有效地利用开放存取(OA)信息资源,在开放存取环境下探索未来发展路径成为近年学者关注的热点[13],知识信息产业的自由市场力量作用下的图书馆将成为信息产业和文化、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4]。
为了能够更加量化地审视研究对象与其他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以及自身在时间维度上的演进规律,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拟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图书馆年鉴》、《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等文献中尽可能地选取统计数据,对我国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从面向外部环境的相关机构比较到面向事业内部的自身要素剖析等多个角度,在定量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回顾与梳理。试图从不同层面剖析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脉络,并深入探讨由此呈现出的若干问题与相应的策略构想。
1 面向相关文化机构的外部比较
档案馆与图书馆均属文化事业单位,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鉴于我国多年延续的机构设置原则,二者一直归属不同的行政体系,在各自的领域中承载着特定的社会职责。近似的功能与服务方式决定了档案馆与图书馆在一些层面上的可比性,本文选取机构、馆藏和从业人员的数量、馆藏利用率和馆舍建筑面积等总量指标,从二者均可收齐数据的1992-2009年《中国图书馆年鉴》中抽取相关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力图揭示在档案事业的对照下,公共图书馆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的问题和特性。
统计中的有关概念与指标的界定:①档案馆仅指国家综合档案馆,图书馆则为公共图书馆。②图书馆的“建筑面积”仅指书库的面积。③档案馆馆藏专指档案案卷。④馆藏利用率指档案或图书的流通量(单位:卷次或册次)。由于档案与图书并非同一事物,档案馆与图书馆的工作也有诸多不同特点,加上基础与规模的不尽相同,仅使用总量指标的绝对数值进行比较是有缺陷的,很难反映不同规模的比较对象之间的真实差距。因此,本文采用发展速度这一相对指标,以此反映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
根据统计的各项基本数据,对全国档案馆与图书馆的环比发展速度进行动态历程的考察,进而绘制平均发展速度柱状图来全面直观地进行全国公共图书馆与档案馆的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如图1所示)。
图1 全国图书馆与档案馆平均发展速度比较
五个比较指标中图书馆机构数、从业人数、建筑面积和馆藏利用率等四项的平均发展速度略高于档案馆的水平,而在馆藏数量方面则表现出较大的劣势。图书馆在总体发展呈正增长的情况下,速度最快的分别是馆舍的建设,档案馆的该项指标仅位居第三,二者相差1.7个百分点。在二者的机构数增长差距不大的同时,相对于档案馆呈负增长(0.99)的从业人员数量,图书馆保持着超出前者1.3%的发展水平。最值得关注的是,图书馆的馆藏发展速度尽管明显落后于档案馆,达到二者差距最大的2个百分点,但其馆藏的利用率却拥有领先后者1.4个百分点的平均速度。直观的数据体现出图书馆事业多年来的发展成就和相对于其他机构的走势水平:一方面,馆舍和文献建设,以及以书刊流通量为标志的馆藏利用率发展平稳,速度均衡,与增长较缓的从业人员数量相比,反映出逐渐提升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在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图书馆数量的缓慢增长(平均环比增速仅为1.0059)是否能适应快速递增的馆舍和馆藏?是否能在宏观的东西部地区和微观的服务网点层面取得最合理的资源配置?这些都值得业内学者与实践工作者广泛而深入的思考。
2 面向相关类型图书馆的内部横向比较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实施主体承担着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相对有限,但文献信息资源却极为丰富,是推动整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公共馆职能发挥、业务拓展及资源共建共享的战略联盟对象。图2对比了从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提取的高校图书馆和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相应时间的公共图书馆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无论在运行经费的支持,还是馆舍建筑的规模以及在岗职工的数量等方面都占据绝对的优势,具有公共图书馆很难比拟的事业发展保障条件。
图2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若干指标比重比较(%)
从经费保障来看,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有关规定,综合、师范、民族、语文、财经、政法等类院校生均图书必须达到100册的指标。2008年的在校生已接近每校万人,即每所普通高校的图书馆按要求应该具备平均100万册的馆藏,这与同时期的公共图书馆平均19.5万册的藏书量相比,购书经费保障力度的优势极为明显。如果高校图书馆在各类评估中都能重视文献资源的建设,并确保馆藏数量的达标,那么高等教育规模已达到普通高校2263所,成人高校400所,高职学院1036所,民办普通高校638所[15]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总藏书量必然数倍于公共图书馆。
从藏书质量来看,公共图书馆陈旧过时的藏书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市级以下图书馆的藏书侧重于普及性。而高校图书馆经过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新增、兼并、扩建,新书增量较大,入藏的重点偏重于学术性和研究性,无论在藏书数量还是在藏书质量上都优于公共图书馆。
从人力资源来看,一方面,高校图书馆面对的读者学历层次较高,学科馆员制度必须率先实施;另一方面,较好的硬件设备也对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据全国高校图工委的统计,拥有具备博士学位正式职工的高校图书馆达到166所,拥有具备硕士学位正式职工的更多达393所,平均每个图书馆超过6名硕士。
3 面向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内部纵向比较
3.1 历史进程比较
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公共图书馆事业由若干可独立考察的子系统构成,不同级别的图书馆同样能够横向对比,从而揭示层级之间的发展差异和现实问题及其根源所在。本文以能够收齐数据的1986-2007年为起止时段(2009年版《中国统计年鉴》未做行政级别的统计,故缺乏2008年的相关数据),从经费支出、馆藏数量、建筑面积和流通人次等方面对省、市、县级图书馆的环比发展速度进行分析比对(见图3),以便更直观地对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演进历程进行判别和认识。
图3 省市县级图书馆平均发展速度比较
省级图书馆平均发展速度最高的指标是经费支出,超过基期16个百分点,而最低的建筑面积和馆藏数量仅保持2—3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高低值之间的差距较大。县级图书馆同样以经费支出的发展速度为最快,其余三项指标均以3—5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值得注意的是县级图书馆在经费支出和流通人次均低于省级图书馆的情况下,建筑面积得到大幅提升,表现出政府对其馆舍硬件的投入力度明显大于省级图书馆;从另一角度来看,与省级图书馆相比,县级图书馆在经费支出和馆藏数量方面的增长速度不慢,甚至稍快,尤其在馆舍规模的发展速度上远超省级图书馆,但其读者服务数量却明显落后(近3个百分点),表现出县级图书馆在硬件投入与服务产出之间的失衡发展态势。市级图书馆在经费支出和馆藏数量方面位于三类公共图书馆的最低发展水平,反映出政府对其相对较低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市级图书馆的馆舍建设速度不如县级图书馆,流通人次递增速度不如省级图书馆,同样折射出在硬件投入和服务产出两端均处于缺乏优势的尴尬境地。
3.2 事业现状比较
由于我国县级图书馆已成为事实上的最低一级图书馆建制,乡镇和农村图书馆(室)不仅历来缺乏统计资料,现实中的境况也极其不容乐观,人们更多的是将目光集中在省市级图书馆与县级图书馆的差距之上。下表选择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从总藏书量、建筑面积、阅览坐席、购书经费、参加活动的人次、办证数量、流量人次、册次等方面对三类图书馆进行比重比较,试图从基于行政级别的视角考察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态势。
以县级图书馆为代表的农村公共图书馆依次在阅览坐席、外借册次、流通人次和发放借书证等项指标上超过50%的比重,清晰地表明其在为最广大的基层民众提供文化服务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相比之下,省级图书馆尽管拥有近30%的总藏书量,但真正体现服务功能发挥状况的流通人次、外借册次和阅览坐席等方面的平均值不足10%,显示出目前的省级图书馆资源与定位之间存在着的误区和偏差。市级图书馆的馆藏比重虽然仅略高于省级图书馆,但办证数量、流通人次、册次、阅览坐席等指标却领先后者2—4倍之多,在购书经费方面也明显优于县级图书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市级图书馆将面对越来越大的公共文化需求,现有的优势无疑能够提供职能充分发挥的基础,各项指标的上升空间同样也表现出提供更加广泛服务的巨大潜力。
从县级图书馆的现状来看,在本世纪初,全国不仅仍有620个县(含县级市)没有图书馆[16],而且在2000多个县区图书馆中未达到国家最低标准的也高达55%以上[17]。就乡镇一级而言,根据文化部的调研统计,我国现有的27000个左右的乡镇没有或者事实上没有综合文化设施[18],自然也就没有直接面向农民的图书馆(室),即使少数拥有综合文化设施的乡镇也不一定都设立图书馆(室)。由此可见,农村图书馆在县级图书馆的带动和辐射下,未来将呈现出广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政府的大力扶持与事业的创新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保障。[19]
4 基于比较研究的问题分析与发展构想
来源于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能够带来更加理性的思考,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演进与现状,更加客观地剖析事业发展的优势与问题的根源。
4.1 外部环境层面:优化合作竞争机制
从历年的统计数据能够看出,公共图书馆馆藏利用率出现了发展速度的负增长。多年的流通册次下滑现象与档案馆等相关机构形成鲜明的对比,代表着公共图书馆基础服务的书刊借阅正受到来自文献数字化、网络在线阅读和相关文化产业分流读者的严重冲击,深层次地开发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具附加值的知识信息服务应该成为今后公共图书馆的一项工作重点。
从横向的业务相关机构来看,以生态思维分析,作为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应者,档案、图书、资料、文物有着同一的渊源、共同的特征、相同的属性,同属文献信息范畴,无论载体形式还是内容特征,都有共同之处。这些文化组织都是储藏信息资源的中心机构,是国家的文化服务事业单位。作为信息源,都强调管理的统一性,强调为文化消费者服务,有共同的服务属性和为消费者服务的社会职能。它们在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的职能上具有重合性,这体现了机构之间的原始合作关系和现实中协同发展的基础。
从纵向的知识信息链来看,公共图书馆与出版、影视等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对出版产业而言,公共图书馆既是出版产业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又是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支持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公共图书馆而言,出版产业生产了开展服务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产业的出版动向和发展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收集文献资料的工作,还会对读者提供的服务产生很大的影响。[20]基于生态学的视角,相关机构之间彼此存在着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
公共图书馆定位的实现,要依靠技术、政策和资金投入三个方面,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落中的各种群加以整合来实现。从生态的整合效应原理可知,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应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系统内组分的有序排列,建立健全结构和功能的反馈关系,并防止和抑制组分间功能相互抵消的现象发生,从而达到公关文化服务体系的生态平衡,为其向与社会环境相匹配的,更高层次的系统演化创造条件,促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实现。从竞合理念的发展定位视角来理解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职能,可将其概括为基于信息资源保存与管理的公益性知识(增值)服务。这一核心职能是公共图书馆最基本的服务定位,其他的社会职能或者以此为基础,或者作为它的补充。[21]
4.2 系统结构层面:科学建构均衡体系
从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比较中能够看出,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至今,其组织结构仍未合理完善,从规模到数量,从经费投入到职能发挥,仍然存在着若干结构性的问题。
机构数量方面,公共图书馆的机构设置缺乏较为合理、均衡的增长态势。不同省份之间、不同时期之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和发展速度的起伏。在少数异常值的影响下,全国图书馆事业的平均状况和指标读数在个别地区的适用性有待加强,历史进程对未来走势的推导效果也有待提升。
建设规模方面,缺乏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导致城市图书馆(尤其是省级馆)馆舍规模的发展速度经常处于正负交替的状态。过大的基建投入与落后的硬件设施一样不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按照行政级别确定建馆规模的做法同样不利于社会文化需求的满足,科学合理的建设规模需要制定相应的指导标准并切实有效地贯彻实施,2008年6月和11月分别开始实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为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经费投入方面,藏书建设与其他硬件设施投入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经费总支出与馆藏数量的增长速度之间差距过大,如何保持各项开支之间的合理比例并动态地适应环境变化、寻求更高的投入产出性价比和更低的系统运行成本,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探讨。
职能发挥方面,基层图书馆的建设亟待加强,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责。根据最新的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截止2007年底,全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5.06%,达72750万人,而2391个县级图书馆即使全部都能履行服务职能,也意味着平均下来,每个馆要以自己8万册的图书面对30万以上的读者;另一方面,全国300个左右的城市图书馆要为59379万城镇人口提供服务,即每个城市图书馆的读者将近200万人。明显匮乏的社会资源必将导致知识鸿沟和弱势群体的出现,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也应注意服务网点的布局问题,社区图书馆和农村图书馆将成为今后事业发展的工作要点。
4.3 系统功能层面:创新规划职能结构
公共图书馆这一社会系统在社会转型期过程中应对原有的系统功能模式提出创新规划的要求。
首先,就地域规划而言,西部图书馆的基础薄弱已在业界达成共识,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增长,进而造成的人均图书馆数量的日益不足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打造新型的服务布局网点,构建合理的服务职能分区将成为整个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其次,当前各级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存在着诸多含混与交叉的地方,尤其是省级图书馆与同城的市级图书馆之间在资源调配和读者定位等方面存在很多重复或冲突的现象。为了实现组织机构的合理分工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应使省级图书馆保留决策参考职能,与国家图书馆一起组建政府图书馆体系,而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则剥离到市级图书馆中,经费、人员和设施随各自职能的重新划分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市级图书馆利用更加充足的资源,辐射社区图书馆,同时联合辐射县级图书馆,共同构建遍布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再次,县级图书馆的基础服务亟待加强。极低的流通人次表明,在经费支持的增长相对加速情况下,接待读者的数量和服务内容、形式的创新成为目前县级图书馆的发展瓶颈,也是未来图书馆事业面向基层为更广大公众服务的发展重心。
另外,少儿图书馆的建制不尽合理。根据《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07》的统计数据,截止2006年底,全国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2777个,其中拥有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仅86个,占3%。而同时期的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9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27.28%,两个比重之间的差距达9倍之多。数据表明现行的少儿图书馆体制已远远不能满足适龄读者的需求。在这方面,加强社区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的少儿阅读服务职能应是解决问题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4.4 资源保障层面:开辟多元运作模式
物质与能量的传递流动是系统运行的基本保障和特征,各类资源的创造与再生同样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我国2006年的人均购书经费仅为0.5028元,人均图书拥有量为0.3367册[22],这与《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通常正规的馆藏应以平均每人1.5—2.5册为标准”的指标相差至少4倍,与国际图联20世纪70年代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每5万人(另一说法为2万人)应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藏书量最少3册的要求相比有着更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拨款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仅北京、上海和广东三省市就占全国总额的近四分之一,而西藏的事业拨款则仅为上海的近百分之一。
尽管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传统的经费来源已不足以推动馆藏数量的快速增长,而且运行经费的持续保证情况并不乐观。来自各方面的原因导致馆藏数量递增趋缓,更多的事业保障渠道的开辟迫在眉睫,从管理体制到机构建制的重大变革势在必行:
(1)引入金融界的融资方案。对图书、设备等需要巨额投入的硬件实行融资租赁,减轻初期经费的压力,利用政府信誉,参与经济链构建,促进社会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2)建立长效的捐赠机制。从减免税收、投资政策倾斜等方面鼓励社会文化基金的创设。
(3)完善经费来源渠道。从事业运行和机构管理体制方面考虑民间资本的注入。
(4)中央政府应建立图书馆资助与发展基金。可由文化部争取财政部支持并从文化事业发展费中启用部分资金,作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创新实践、教育科研的额外补贴。
(5)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常规的事业发展经费可依照生产总值或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由地方税收拨给。同时,国家对事业欠发达地区也应予以政策上的倾斜,确保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均衡发展。
(6)通过市场细分来确定公共图书馆事业经费的各类赞助与支持者。通过营销手段有针对性地宣传图书馆知识自由、平等获取、社区价值等理念,以此促进民众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认同和财政经费投入的舆论支持。
除了经费的投入,读者用户同样是公共图书馆长足发展的重要资源,社会需求才能催生发展的动力。在各类营利和非营利性文化服务机构的竞争中,图书馆的用户正被分流,创造知识信息需求成为图书馆行业走向高端的必然选择。从统计数据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就读者借阅人次而言,城市图书馆波动极大。面对经常下滑的流通人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稳固读者,推进阅读,是业内学者,也是实践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