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砖墙中心卫生院,江苏南京211305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液检测四项指标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本院在(2012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慢性肝病患者及5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54例慢性肝病患者分为实验组,54例体检健康者分为对照组,将两组检测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ALT、AST、Glo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T、AST、Glo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lb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进行四项指标(ALT、AST、Alb、Glo)检测的结果出现了显著变化,能够将慢性肝病诊断的准确率得以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肝病患者 血液检测 四项指标 临床价值
人体的新陈代谢及成长均是由肝脏作为主导,不管是小孩、青年、中年、老年人均该定期去医院进行肝脏功能检测,如若发现病变也好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1]。慢性肝病的原因有病毒感染、酗酒、药物或化学毒物等多种因素,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四项指标(ALT、AST、Alb、Glo)检查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进行判断[2]。本次研究为了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液检测四项指标变化的临床价值,抽选了本院本院在(2012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慢性肝病患者及5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结果报道如下。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选本院在(2012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慢性肝病患者及5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54例慢性肝病患者分为实验组,54例体检健康者分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性研究对象31例,女性研究对象23例,年龄26~65岁,其中位年龄45.5岁;实验组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4~63岁,其中位年龄43.5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纳入标准
对照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无任何影响性疾病者;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此项研究者。
实验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相关诊断确诊为慢性肝病者;无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者;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此项研究者。
1.3.检测器材及方法
检测器材及试剂:采用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液样本进行分析,血清ALT、AST采用速率法进行检测,白蛋白采用溴甲酚绿法进行检测,球蛋白则通过对总蛋白、白蛋白的检测计算得出。
检测方法:对照组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的状态下进行血液样本采集,抽取其肘静脉处的血液,其抽取量为2~4mL左右,然后将抽取出的血液样本放入到干燥、干净的试管中,再利用离心机对血液样本进行3000r/min离心常规处理,该离心处理需进行10min,将分离出来的血清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备用。实验组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样本的方法和血清分离方法均和对照组一样。
1.4.判定指标
将两组四项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其中包括ALT(丙氨酸转氨基酶)、AST(天门冬氨酸转氨基酶)、Alb(白蛋白)、Glo(球蛋白)。
1.5.统计学处理方法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取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ALT、AST、Glo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T、AST、Glo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lb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我国患肝病的人群越来越多,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发病的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3]。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慢性肝病,临床医师一般都会对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其中最常用的评估肝细胞受损情况指标就是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它们能够将肝细胞的受损程度以及是否受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来[4]。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可称之为人体内物质能量代谢的中心站。慢性肝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例如,寄生虫、细菌、原虫等微生物。一般的慢性肝病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少部分的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①容易疲劳,排毒不畅;②面色偏黄,眼白且浑浊;③身体乏力,无精打采;④发烧、呕吐恶心、体虚、头痛头晕、肌肉痛、腹痛等。这些症状都与感冒类似,所以看其表面症状就极易误诊,为了避免误诊率,提高诊断准确率就要对慢性肝病患者采取血液四项肝功能指标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后果发生。
黄连贵[5]等人为了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和Ⅳ型胶原(IV-C)检测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对103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 HA、LN、PⅢNP和IV-C四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慢性迁延性肝炎(CPH)组、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组和肝硬化(LC)组的血清 HA、LN、PⅢNP、IV-C检测结果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四项指标在CPH组、CAH组、LC组的浓度呈上升趋势。在30例LC患者中,血清HA的阳性率达(90.0%),远高于清蛋白(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A、LN、PⅢNP、IV-C四项指标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转变过程中反映肝纤维化进展的良好指标,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为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ALT、AST、Glo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T、AST、Glo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lb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了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液四项指标检测的有效性,这四项肝功能指标变化对慢性肝病的诊断有着重要作用,对慢性肝病患者来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慢性肝病患者进行四项指标(ALT、AST、Alb、Glo)检测的结果出现了显著变化,能够将慢性肝病诊断的准确率得以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宿俊彪,白瑞霞,高玉明等.乙型肝炎病人肝纤维化四项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35(4):311-312,315.
[2] 许庆,徐元宏.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与血清IgG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6,56(37):96-98.
[3] 邵军良,李世波,黎运呈等.血小板相关指标和凝血功能检测对慢性肝病治疗意义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6):73-75.
[4] 黄书明,张建忠,包海燕等.慢性肝病患者血清MMP-13,TIMP-1和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1):34-37.
[5] 黄连贵,任重,任力等.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67-168.
论文作者:周玉英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肝病论文; 指标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血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