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绿色建筑便因此而出现,绿色生态建筑主要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国内外专家的不断研究,生态建筑已经具有着比较高的发展方向。所以在本文中,主要对绿色生态评价标准的建筑设计措施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引言:针对于生态建筑而言,主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综合应用建筑技术科学以及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化的建筑技术等,从而合理的调节建筑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建筑以及生态环境的相互融合,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机的整体,让建筑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生态以及舒适性方面的要求。
1.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的内容
1.1设计要求分析
对于绿色建筑而言,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逐渐体现出建筑师的地位,由于建筑师自身设计责任比较大,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兼顾生态环境以及社会道德等。与此同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建筑功能性以及经济性,分析其外观等,深入的从建筑生态性以及生命周期等方面进行探究,对建筑自身能源、水电等相关一系列因素实施综合性分析。在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严格遵守的状况下,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健康有效的发展。
1.2设计要点分析
绿色建筑应该综合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控制要点进行重点控制,例如:材料以及运输、维护等,在对传统技术与功能进行控制的基础上,还要重视节能、生态环境等绿色建筑。充分的把绿色建筑作为整体,在对设计目标给予明确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决策信息,对相关一系列绿色要素实施统筹控制,这样做的目的能够有效避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补充的现象。绿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几乎都由建筑团队完成的,利于多专业以及多学科之间的合作,对建筑师设计起到良好的优化作用,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科学合理措施。在对其进行创设设计时,应该将所有的建筑设计环节合理的划分为:分析-综合-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优化设计成果,利于设计师善于发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避免在日后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不断提高设计过程中的整体质量。
2.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设计对策分析
2.1生态建筑的总体布局分析
对于绿色生态建筑而言,在总体布局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分别为光照以及通风和遮阳等,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建筑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温度和光照等,住宅建筑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地面主导,根据夏季风向,在建筑上适当的开口通风或者在建筑物上形成放洞,让建筑群有可以流动的空气,也就是所谓的穿堂风。绿色建筑对于绿色要求比较高,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绿色植物,植物种类在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病虫害少以及少维护的植物,此外也要合理的安排垂直绿化以及屋顶绿化等,最大程度上保留地表土以及原来的植物和水系,减少土方运输,对成本进行节约。
2.2建筑方案的设计分析
一是建筑体的体形设计,建筑体系会对建筑节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散热面积比较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筑节能带来影响,所以绿色建筑造型需要简约,在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前提下避免资源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对建筑体系进行优化,让住宅建筑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综合考虑建筑朝向以及窗户位置等。二是要合理的调整室内的采光,新型采光系统主要利用光的折射以及反射等方法将自然光引到照明位置,其应用形式主要是有采光隔板以及导光管等。三是其他建筑元素设计,包括屋面以及墙体和门窗等,根据其平面布局和总体设计一直到建筑能源系统,从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绿色建筑,打造健康和节能的生态建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建筑材料的选择
对于建筑工程中,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绿色环保材料为主,绿色建筑材料自身没有任何的污染,加工和工艺对于生态环境影响比较小,绿色建筑材料选择的过程中要遵守以下原则:对于生产耗能比较低,绿色建筑材料技术成本比较高,多数都采用集约化生产的规模,保证其材料不会出现任何污染,建筑材料以及产品都可以循环进行利用。根据实际的建筑要求选择可再生材料,选择可以重复利用的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必须要无毒无害,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也是有益无害的。
2.4能源节能的设计分析
对于建筑的节能设计而言,会增加建筑成本,但从长远的经济和环保效果来分析,建筑节能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节能建筑设计需要提高外墙围护过程中的热工性能,充分的利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减少常规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2.4.1给排水的设计
在节能建筑中,给排水设计需要充分利用天然雨水资源,提高天然水在建筑中的循环使用,通过合理规划地表和屋顶雨水流经的途径,降低地表雨水聚集,提高建筑雨水渗透量和使用效率。住宅内部的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等需要利用非传统水源,充分利用雨水以及再生水等,节能建筑利用雨水的方式包括以下方面:减少小区内部硬质地面,对于硬质地表面的建筑可以选择透水性比较好的建筑材料,通过提高地面雨水渗透量提高地下水的补充。
2.4.2中水资源的使用
在建筑中,产生的废水通常情况下都是生活废水,对于水资源的消耗量相对来说比较大,生活污水水在处理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所以必须要提高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对于节约水资源的意义,可以降低水费的成本,发挥节能的效果。中水系统在建筑中具有着重要的节约效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也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是需要设置独立的集水管网,水管的材料需要经过防腐设计和处理,或者选择使用新型的钢塑材料。其次中水系统需要根据用户使用要求安装在相应的计量装置,将中水系统和建筑污水系统以及景观水系统等进行综合设计,保证其相互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合理配置。
2.5物业管理
对于物业的合理设置而言,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其日常运营和维护成本,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在建筑施工的时候选择高质量材料,进一步保证建筑质量,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提高维护和管理,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进行延长,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物健康稳定的发展。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绿色建筑需要充分的体现出人和建筑以及自然之间的和谐,在相关标准要求下,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工作会变得有据可依,绿色建筑通过对总体布局以及建筑方案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以及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合理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绿色建筑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建筑行业在实际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节能设计,进一步对建筑自身的生态价值进行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宫玮,张川,李宏军,宋凌,刘凌,马林聪.我国绿色生态城区中的绿色建筑推动实践[J].建设科技,2018。99(06):7-9.
[2]杨晓凡,姜纬驰,贺启滨,姚旸.无锡太湖新城国家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7.99(05):77-80.
[3]林宇,韦国玲,许健光,梁思斯,张霖.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空间分布与南宁实证[J].规划师,2016,32(11):66-70.
[4]周炫.绿色生态烧结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与绿色建材评价[J].砖瓦世界,2016,99(09):29-37.
[5]王清勤,叶凌.我国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标准规范概况[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99(07):94-97.
论文作者:张洁君,傅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绿色生态论文; 在一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