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之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基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实证论文,中国论文,之于论文,东部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07(2011)08-0012-09
近几年,“用工荒”的出现让农民工持续成为焦点。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区域成为“用工荒”的重灾区。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掘,沿海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陆续向内陆转移,使得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用工荒”的范围向全国扩散。
“用工荒”现象不仅仅是就业问题,还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产业结构优化将会带动就业结构的合理演进,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如何保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经典研究
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克拉克(M.A.Colin Clark,1960)提出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该定理说明了产业结构变动和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暗含了劳动力的转移对产业结构转换具有推动作用。库兹涅茨(1966)进一步发展了克拉克的理论,其研究表明,当工业化到达一定阶段以后,第二产业就不可能大量吸收更多劳动力,只有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弹性。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展示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拉尼斯—费模型则把两个部门的发展联系起来考察,详细地叙述了在经济结构转换中,就业结构转换的条件和阶段,提出了工业和农业两部门间平衡发展的思想。这两个模型便是说明要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于1969年提出了农村人口流动模型,这类关于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理论认为劳动力的转移将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同步上升。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关系不可能完全符合西方学者得出的一般理论。此外,我国不同区域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矛盾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国内研究现状
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关系的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从范围上分析,可以分为对整个中国的研究、对中国经济区域的研究、对地方行政区域的研究。
1.关于整个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研究
夏杰长(2000)指出,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基本上与配第—克拉克定理一致,就业结构的产业演变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宋晓丽(2004)在对各次产业就业增长潜力进行计量分析后认为,中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力正在不断减弱,第三产业所面临的“与城镇化不相关”问题,是阻碍其增加就业的主要原因。詹浩勇(2010)认为我国实施的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直接降低了吸纳就业的能力,同时,由于相对忽视积累人力资本,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没有构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
2.关于中国区域经济板块和某个地方行政区域的研究
樊宝平(2004)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在逐步降低,就业压力沉重,应努力协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俞晓晶(2010)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长三角地区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在逐渐缩小,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等结论。胡敏(2010)从我国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演替的偏离度分析发现,西部地区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均比东部的偏差要大,显示了较强的不平衡性。谭宇雄(2007)立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理论基础,从产业的就业弹性、偏离度等角度分析上海市就业结构的产业特征,并且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未来上海市就业结构的产业特征进行预测。战炤磊(2008)认为目前江苏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之间的协调程度较差,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问题比较显著,其中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一问题尤其突出。此外,还有学者对广州、北京、辽宁、新疆等地做了类似的研究。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到,国内对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以整个中国、部分区域为对象,对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综合比较的研究较少涉及。本文拟从这方面作为切入点,分析中国经济“四大板块”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与趋同状况,并从整体上分析经济板块产业结构的变动对我国农民工就业情况的影响。
二、1996-2009年东部与其他经济板块产业结构趋同状况比较分析
(一)东部产业结构现状
本文的区域划分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提出的方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①。
东部地区经济的率先发展是带动中国各大区域经济协调互动、促进发展的齿轮。就东部2009年的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看,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型,类型偏低。就东部三次产业增加值看,第一产业的比重最低,第三产业迅速增长,其增加值比重最大,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与房地产业占GDP比重均超过15%,成为第三产业中比重最大的两大行业(见表1)。
从以上的比较与分析结果可知,东部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较为顺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将进行更为具体的实证分析。
(二)“四大板块”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情况及相似系数
纵观1996-2009年“四大板块”产业结构,其变动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在东部和东北部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中部和西部上升幅度相对较大,第二产业在各区域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四大板块”均有相对较大的提升,得到快速发展。可见,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地调整升级,向高度化的方向演进。
但是三次产业各自的内部结构、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方面的问题却随着全国产业发展日益突出,特别是东部作为经济“四大板块”的领先者,出现了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用工荒”现象。这与“四大板块”产业结构趋同进而产生竞争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引入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测度中国经济“四大板块”的产业结构相似度,从而阐明“四大板块”产业结构趋同的状况。
1996-2009年中国东部与其他经济板块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东北地区与东部的产业结构相似度非常高,中部和西部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开始时与东部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低,但随着年份的增长,与东部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愈加明显。2009年,东部与其他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达0.9以上,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加快发展,中国经济“四大板块”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存在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说明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使东北地区、中西部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对劳动力需求量猛增。
以上是在一个非常宽泛的三次产业层面上进行的相似系数的测算,为了更具体地分析产业结构与“用工荒”之间的关系,还必须考虑产业的分工细化因素。
(三)“四大板块”中农民工就业行业微观层面的结构具相似性
本文以下采用2002-2008年的数据,以农民工就业行业总产值为指标②,计算其相似系数(见表2)。
表2 2002-2008年中国东部与其他经济板块的农民工就业行业结构相似系数
上述结果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1)东部与其他经济板块的农民工就业行业相似程度在中等偏上水平,按照0.7作为产业同构划分标准,在2002年以及2006年之后,四大经济板块均趋同。(2)农民工就业行业相似系数呈小幅的波动状况,但2004年之后呈上升趋势,说明东部与东北、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就业行业趋同程度在逐步上升,四大经济板块均对农民工存在较大需求量。
三、东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分析
(一)产业结构效益——就业吸纳弹性及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并不意味着就业增长时刻都与经济增长完全同步。就业弹性的变化决定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如果用e表示就业吸纳弹性,用Y表示生产总值,用L表示就业人数,则就业吸纳弹性可以表示为: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历年数据整理计算并利用STATA软件对1nL与lnY进行线性回归,所得结果见表3。
进一步计算产业结构偏离度,它反映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值GDP比重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程度,如表4所示。
由表3及表4可见,1996-2009年我国东部三次产业内部各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均衡状况具有较大的差异。大量的劳动力仍然滞留在第一产业,且劳动力素质偏低。第一产业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一方面不利于传统农业的改变,另一方面也说明可能存在阻碍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壁垒(如户籍制度等)。
第二产业持续发展,仍具有吸纳劳动力的潜能,但由于成本费用高、内部结构不合理、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其产业偏离度最大,结构均衡情况较差。
第三产业在过去是吸纳就业能力不断上升的部门,但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限制了其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尤其是其中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并不强。
2003-2009年期间,东部三次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均比1996-2009年期间的值大。2003-2009年第一产业向机械化、集约化发展,大量劳动力涌向其他产业,说明近年随着农业情形的改善,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状况有所缓解;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成效较好,在产值增长率相同的条件下发展第三产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
(二)东部的优势产业分析
本文利用区位商研究东部产业分工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
通过计算东部农林牧渔业、38个主要工业行业(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以及服务业的区位商,如表5、表6所示。东部工业中制造业的优势远远大于采矿业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其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纺织业等11个行业的区位商超过1.5,在东部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在东部工业行业区位商最高的前11个部门中,无一例外都是多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行业。在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区位商最高,但其值小于1.5,可见虽然服务业在东部发展较早,却不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同时,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等都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人数较多的行业。可以说,目前中国东部所需劳动力主体是农民工。
另一方面,中国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通过区位商得出的中国东部优势产业很大一部分属于“外资主导型”,即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外商对东部的投资总额中一半以上都使用于制造业,2009年外贸依存度高达67.59%。
东部大多数地区发展制造业主要通过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的方式,采取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出口导向战略,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围绕国际市场需求进行,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国内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使劳动力需求波动较大。
(三)东部三次产业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与技术水平分析
为了确定我国东部三次产业所对应的劳动力群体,本文将三次产业的科技水平对该水平上所需劳动力群体影响的分析作为切入口。产业的不同技术水平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同,进而对应的劳动力群体不同。
三次产业的技术水平以R&D水平来衡量,用T表示。劳动力的素质主要体现在其受教育年限,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得到中国东部就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用LE表示,见表7。
以上可见,1996-2009年,中国东部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由“小学-初中”水平提高到“初中-高中”水平,该演变过程与中国第一代农民工到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的过程基本相符。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完善及高中阶段——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招生人数的上升,使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也大大上升。图2显示,在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中,小学程度以下的劳动力比重大幅下降,初中毕业的劳动力至2008年已占农村居民劳动力的半壁江山,高中毕业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这亦印证了尽管近年来劳动力群体的受教育程度都有所提高,目前中国东部所需劳动力主体仍是农民工。随着新生劳动力在职业技能与教育程度上都不断提高,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加剧了“用工荒”的紧张程度,不仅为产业升级带来压力,也为产业升级创造了条件。
图2 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历年数据计算而得。
为了考察R&D变动百分比对其所对应的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影响程度,将模型设为水平值—对数模型,构建回归方程:
利用STATA11软件对LE和lnT进行线性回归得到。
由上述结果可知,回归方程为LE=1.06+0.467lnT,其拟合优度很好,且系数的t检验值均很高,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lnT通过t检验。
当R&D投入每增加10%,则预计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会增加0.046 7年,2009年中国东部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总和为28 646.02万人,若要求每位就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增加0.046 7年,则2009年增加的受教育年限总和为1 337.77万年(28 646.02*0.046 7);若目前每位就业人员都是初中毕业,增加7年的教育即是大学毕业生,那么每年增加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目=该年增加的受教育年限总和/7,由计算结果可知,仅2009年,中国东部的R&D投入增加10%,可以增加大学生就业人数为191.11万人,从而解决了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缓解了“用工荒”的问题。
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缺工情况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国企业的技术更新和升级力度,滞后于职业教育和大学生供给的增速;中国城市化速度严重滞后于工业化速度,在人口转型与经济转轨过程中,整个社会提供的“升级岗位”出现了短缺,由此阻碍了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因此增加R&D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使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协调适应。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了1996-2009年东部与其他经济板块产业结构趋同状况,阐明了产业结构与“用工荒”蔓延问题的内在联系;而后,以东部为主线,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用工荒”现象与中国经济“四大板块”产业结构的趋同密不可分。
1996年以来,中国经济“四大板块”产业结构的变动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目前各区域的第二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幅度较大且地位日益重要。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等战略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四大板块”之间的差距缩小,经济板块之间存在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同时,东部与其他经济板块的农民工就业行业相似程度在中等偏上水平,四大经济板块均对农民工存在较大需求量。
其次,东部三次产业的均衡状况具有较大的差异。
第一产业存在着很大比例的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仍需要大量劳动力,结构均衡情况较差;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保持在较高水平,是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产业,整体均衡状况较好,但发展水平稍显滞后。
复次,东部工业中制造业的优势最大,且以外资主导型为发展战略。
在区位商大于1的19个部门中,无一例外都是多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行业。由于中国东部优势产业外贸依存度高,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使农民工的就业处于不稳定状态。
最后,目前我国东部产业的技术水平所需劳动力主体是农民工。
中国企业的技术更新和升级力度滞后于职业教育和大学生供给的增速,社会提供的“升级岗位”出现了短缺,由此阻延了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三次产业的R&D投入增加能够提高对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要求,从而为更多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也缓解了“用工荒”的问题。
结合以上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分析,鉴于“用工荒”之于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其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具体政策措施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小规模经营农户的专业化程度,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为农业吸纳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创造良好条件;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产加销、农工贸的一体化经营,同时可借助合同契约、按股分红等制度,使农民获得更多收益。
其二,改造提升制造业。重点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增加R&D投入,创新品牌,加快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减少对劳动力成本的依赖;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另外,鉴于高外贸依存度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的阻碍作用,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如坚持扩大内需,实现加工贸易朝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等,走出高外贸依存陷阱,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
其三,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一是推进服务领域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推进服务业规模化经营,支持服务业企业品牌和网络建设。二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化专业化分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重点,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科技支撑服务;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鼓励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引导住宿和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其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当务之急是完善投资机制,鼓励扩大民间投资,优先放宽民企对外投资渠道。合理加大对外投资;加大对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重视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合理使用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
其五,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此,应改革户籍、人事等制度,重视由户籍制度带来的深层身份问题、就业问题和公平的公民待遇问题,减少政策性歧视;建立普遍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对农民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村的医疗、教育和保险水平。
此外,促进“四大板块”协调互动发展。我国经济“四大板块”应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深入西部大开发,推进新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提升中西部经济实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收稿日期:2011-05-28
注释:
① 东部地区包含的省市: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山东、海南、河北、天津、北京;东北地区包含的省市:黑龙江、辽宁、吉林;中部地区包含的省市: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地区包含的省市:陕西、宁夏、甘肃、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
② 桑子青(2008)在《农民工的就业态度及其社会影响研究》中统计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主要分布于建筑施工业、电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住宿餐饮业等20个行业。
标签:用工荒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