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现代建筑不论在外形和功能上,还是在安全性与舒适性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加大了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然而,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深入研究,探讨合理的解决措施,促进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有效提升,确保建筑结构各方面的性能。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问题;策略
一、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意义及原则
1、意义。土木工程的建设范围广、涉及内容多,在结构设计中钢筋混凝土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在设计中相关人员需要结合足够的理论基础,确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提高结构质量条件。其中,梁柱作为关键部位,对土木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梁柱自身截面小,框架需要有足够的结构稳定性。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可以说是项目建设的基础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不断出现,人们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强建筑结构设计质量能够促进工程价值得以实现,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节约材料,为人们营造更加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施工前的结构设计越完美,施工中的细节就得到了保障,从而提高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
2、原则
2.1 合理性。在建筑设计的初始时期,应对结构有一定的要求,设计应符合整个工程的安全性能,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由于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设计人员应结合工程特点,深入施工现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研究,并按照具体情况对工程结构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2 高效性。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首先应了解建筑施工中的重点与难点,并进行全面的分析,再开展建筑方案的设计工作,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设计,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高效性[1]。
2.3 完整性。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为了体现设计的价值,需要设计人员对各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以免设计方案出现漏洞与不足。完成设计方案后,设计人员还要进行整体的分析与调整,要特别注重设计中较薄弱的环节,并严格根据国家的标准进行审查与复核,以保障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二、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1、图纸设计方面的问题。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图对施工计划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确保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付完成。然而,目前部分建筑的设计图仍存在很多问题,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设计图绘制工作不够重视,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对设计内容了解得不够全面,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具体需求;第二,设计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限,没有深入了解和分析建筑的使用功能,使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并且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第三,设计时,没有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对图纸设计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建筑选址方面的问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确保建筑选址的合理性,以便为建筑物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然而,目前部分建筑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在选址方面缺少综合性的考虑,导致建筑物的安全系数无法满足行业技术规范的需求,从而对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为工程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3、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不够。目前,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还存在稳定性不够的问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在对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如果设计人员对地质情况考虑不足,设计方案不科学,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的情况,导致结构衔接部位的质量有待提高,从而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4、土木工程施工问题。第,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不合理,施工企业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率,缺乏对结构设计和质量的控制,不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一些细节部位不够重视,导致结构设计与施工不符,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第二,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缺乏责任感和质量意识,在施工中对于建筑材料的应用不够了解,在使用过程中盲目的进行施工,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另外,现场施工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建筑施工中对于不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操作的现象视而不见,很多工序达不到标准条件,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及建筑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对策探究
1、重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在进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设计,结合勘测数据及施工现场环境,综合分析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对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变措施,确保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结构承载力及安全问题,不管是任何结构形式的建筑,安全性都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否则即便在美观、漂亮、智能化的建筑也没人敢用。设计人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建筑结构的稳定条件,进行反复推敲和优化,确保设计的完整。
2、严格控制构件的截面尺寸。构件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构件截面尺寸是否合理对结构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在对构件截面尺寸控制的过程中,要有涉及柱、梁、板等几个方面:其一,柱尺寸,设计人员对柱界面尺寸进行估算,了解结构活荷载、恒荷载的相关要求。其二,梁尺寸,以柱构件为基础,严格按照柱与柱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其三,板尺寸,主要分析挠度对板内管线铺设及板裂缝宽度的影响。
3、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设计人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勘察资料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另外,还应加强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以便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探讨合理的措施予以纠正,为工程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为了提高设计的合理性,不但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设计标准,还要积极采用先进的设计技术。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些先进的设计软件已经在工程结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熟练地使用这些设计软件,并更新设计理念,有效地提高工程结构设计工作的效率,保障工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
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第一,做好施工图审查及技术交底工作,全面落实设计图中的具体要求,明确施工技术方法及工艺流程,把握各个细节,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避免由于理解错误造成的质量问题。第二,提高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及技术能力,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加强过程中材料设备的采购与使用。另外,落实责任制度,对于施工中出现的一些小细节问题及时纠正,避免小问题积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将责任目标细化落实到个人,充分发挥出每个工作人员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为土木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
结束语
总体来说,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是工程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应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提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岚.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5):196-198.
[2]白钊.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152-153.
[3]张皓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江西建材,2018(11):433-434.
论文作者:林利娟,王怡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合理性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