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能量和电压转换的枢纽。在变电站运行期间,继电保护相关设备和相关装置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基础。随着智能电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智能变电站的数量越来越多,继电保护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了降低继电保护装置发生安全事故,有必要加强相关的控制工作,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视化技术
1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现状
目前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装置一直在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潮流,向着智能化转变,装置超负荷工作,为了适应时代的特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做出了巨大创新,不断地趋向于智能监控防护,来达到把变电站的每样装置展开监管,将变电站的供电时产生的问题与供电网络里面容易出现破损的地方实施的有效的预警与观察。选择科学化继电保护装置可以使得维修工作人员更加方便的处理变电站的一些临时状况,也能让维修人员迅速掌握变电站的全面实时现状,并且能够快速寻找到变电站即将要发生的一些隐患还能立刻解决掉。可视化和预警帮助修护人员设立相比较完善的修理方案,让维护工作不断的智能化,实现供电的科学化、合理化。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非常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建设速度与规模在日益的不断增加,它安全稳定的工作使得全部电网的关键作用不言而喻。继电保护装置作为保障电力设备安全和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的最基本、有效的技术方法,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直以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高新技术被广泛的运用。智能化变电站包含着非常科学化的继电保护装置,智能化的层次感不断延伸,联系着大量装置,管理和控制供电变得非常的安全化与合理化。现在选择的智能化变电站包含三个组成部分,第一,是太多的智能装置。第二,是间隔层的设置。最后,是站控层的管控设置。变电站的智能化程度与合理工作就需要此三个部分一起发挥有效作用。智能装置的功能即达成电能的多样输送,而且还有转换的作用。间隔层里面就存在着继电保护装置,它有着保护和预防的巨大功能,站控层的设置即把变电站的全部工作情况展开具体的监控,帮助变电站的合理工作。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分析
2.1报警装置智能化
分析功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特点,首先要在了解整个系统工作结构后,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数据库,并管理收集到的信息,以帮助管理人员做出适当的决策并有效区分系统中的警报数据。这样可以使变电系统中的报警设备实现事故处理功能,提高电力系统保护效率,降低重大事故发生的概率。这也是智能变电站系统智能报警装置的一个优点。
2.2负荷控制
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由于其中的电力电子设备数量较多,所以在日常运行中,继电保护装置可能会出现满负荷的情况。通过可视化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时,可实现负荷控制智能化,当可视化系统采集到设备高负荷运行的信息后,系统会自行完成相关方案的制定,并对该问题进行快速处理,通过优化调整,降低负荷,避免故障问题的发生,变电站的运行稳定得到了保障。当问题处理完毕后,可视化系统会自动对相关信息进行存储,为日后查询提供依据。
2.3信息维护
智能变电站能否保持稳定、可靠的运行状态,除了与设备的运行情况及配合有关之外,还与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有着密切的关联。利用可视化系统,能够对站内设备的运行信息进行收集,并对不同的信息进行分类存储,由此使得设备信息得到了有效地维护,信息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2.4实现集中控制
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处理可集中控制变电站内所有设备,并详细了解所有设备操作的顺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具体的工作流程,还可以及时检查工作步骤。一旦出现问题,智能系统会给予员工反馈意见,减少对下一个工作设备的影响。智能变电站还可以采用一键控制原则,可以用来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降低现场操作人员的使用率,实现单人控制和一键控制的模式。控制部门只需根据指示灯的指示系统进行操作。在此过程中必须确保指令的准确性,保证有关部门能够合理有序地开展工作。
3可视化系统在继电保护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智能、科学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相关问题的可视化,能够达到变电站在工作产生问题时,智能装置能够自动分析问题产生的准确地方、零件还有发生问题的轻重化,之后把数据展开智能整理和分类传递给服务器。智能装置能够将图像波动或者信息通过写入的方式来写下出现的问题,帮助继电保护维修人员进行研究。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了变电站的合理科学化高效工作。可视化功能的发挥,能够实现继电保护设备合理工作,能够把工作情况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增加数据视觉效果,可以让继电保护维修工作人员的更容易进行下去,增强继电安全保护方案的智能化与安全、科学化。
4改进措施
4.1一体化保护信息流
根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提供的数据信息,终端设备将产生综合信息流,可以清晰地反映继电保护设备各个工作部件的工作状况。对于复杂的数据流,也可以生成图形和图表,集成服务器将收集这些有用的信息,并通过整流平台向工作人员进行及时反馈,以便工作人员将保护设备逻辑图与监控点数据的内部级别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4.2实现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可视化
在保证对每个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一体化管理的前提下,利用G语言解析工具对继电保护装置服务器进行解析,使用可视化故障分析插件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参数进行匹配与处理,得到故障波形,进而利用G语言解析工具全面分析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波形图。分析故障波形图时,将各个故障节点的逻辑关系在不同组件模板中进行排列,同时将G语言解析工具引用模板组件,对波形图的运行方式进行解析,解析完成后,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节点进行可视化回放处理,通过对每个组件的相对属性进行可视化回放,并与其初始值进行对比,将差别图像在序列表中进行排序,实现对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可视化处理效果,进而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效率,确保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4.3构建高精度同步系统
尽管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非常成熟,但仍存在信息同步和时间差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高精度的同步系统。高精度同步系统应该建立信息资源共享通道,实现特定信息的共享和同步。构建无线电同步系统时,不能对链路状态造成影响,要充分发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高精度。高精度同步系统要求工作系统使用高速网络传输来实现工作数据的监控和同步。
结论
综上所述,故障可视化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使故障处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当继电保护装置启动后,系统便会对各种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将信息上传给主机,在完成分析后,进行可视化呈现。本文开发的可视化系统已在智能变电站中进行试运行,自该系统投入后,站内设备的故障处理效率较之以往进一步提升。可见,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寅.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07):248-248.
[2]胡詝峰.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200-200.
[3]胡詝峰.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200-200.
[4]李晓丹.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措施[J].科技展望,2017,27(32).
论文作者: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系统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继电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