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思考探析论文_代圣豹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思考探析论文_代圣豹

身份证号码:37142719831018XXXX 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在建筑行业发展中要应用各类水泥建筑材料,此类材料长期应用中受到较多要素影响将会导致建筑体上出现不同程度裂缝问题。针对裂缝问题产生当前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在各类填补技术应用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至关重要,此项技术应用范围较广。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现阶段广大群众对建筑物整体施工质量提出了较多较高的要求,建筑工程长远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在新时期房屋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是重点施工内容,施工质量对建筑项目整体质量影响较大。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技术应用广泛,对温差以及沉降问题能有效控制,也能提升施工部门整体建设质量。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基本概述

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状来看,混凝土浇灌中常见的问题就是混凝土凝固之后会出现裂缝问题,主要是由于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时间不合理或是混凝土材料混合比例不规范导致收缩不均匀,混凝土结构在养护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影响导致混凝土开裂问题发生。在施工中为了能有效控制裂缝问题,可以在结构连接位置预留相应分析,避免构件支架能相互挤压变形,预留的缝隙就是后浇带。在每层建筑结构施工结束之后,对后浇带应用混凝土进行浇灌,使得不同构件能连为一个整体。在混凝土搅拌与浇灌过程中要对施工操作进行控制,依照规范化设计要求进行配比。通过后浇带技术合理应用能避免建筑项目楼层和地基产生沉降问题,防止结构发生开裂问题[1]。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

(一)降低温度收缩产生的影响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是重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受到温湿度变化影响对混凝土结构会产生相应影响。混凝土施工活动完成之后,要对结构采取养护措施,受到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将会导致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如果混凝土充分凝固之后受到不同程度拉伸力与挤压力都会致使结构出现裂缝。在各个建筑构件中设置后浇带,能对温度产生的影响进行控制,对裂缝问题进行控制。项目结构定型之后可以通过混凝土进行填补,提供较多空间进行施工[2]。

(二)使得降沉高度有效减少

部分建筑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沉降作用力影响将会导致裂缝问题出现,主要是因为项目建设中属于完整的结构,通过后浇带技术应用能对沉降问题进行合理控制。借助后浇带技术能将建筑项目划分不同组成部分,主体结构施工结束之后可以应用混凝土对沉降发生部位进行处理,然后再连接不同部分。相关施工部门在合理选取后浇带施工技术时,都要对建筑结构整体受力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精确化计算相应作用力和附加内力,其中附加内力产生就是由于工程项目沉降问题所导致,施工人员在调节附加内力时,能保障项目施工有序进行[3]。

三、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析

(一)合理控制施工间距与施工宽度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中结构性能有效提升,需要在施工中对施工宽度与施工间距进行控制。随着建筑楼层不断升高,在施工中钢筋存在相应的受力效应,不能将其阻断,对提升项目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施工中如果要应用大跨度的后浇带,可以应用切割方式对手里钢筋进行处理,之后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采取焊接处理措施,这样能对力变形问题进行控制。此时要对后浇带基本宽度值进行适度调整,可以设为7m。在具体间距设计中,要结合施工图纸要求以及实际施工现状进行适度调整。后浇带浇筑位置选取过程中要结合断面层原理等对后浇带间距进行控制,例如振捣器与模板距离不能低于40cm[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拟定浇筑时间与设计断面形式

在设计后浇带断面时,要和混凝土断面有效对应,这样能避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层结构受到较大应力导致变形问题发生,能对后浇带浇筑过程中常见的直缝问题进行控制。后浇带施工时间控制过程中,主体结构与其他部分施工沉降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正常情况下,当高层建筑主体施工部分完成沉降之后,要对其他位置进行后浇带施工。此外,施工时间与施工材料差异性对后浇带施工时间会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后浇带施工时间延长,此部分施工内容需要在施工图纸上做出相应标注[5]。

(三)选取后浇带施工材料与模板

与诸多施工技术相比,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对施工模板与施工材料具有较高的应用标准。后浇带施工中应用的施工材料需要是没有收缩性的混凝土,依照规范化要求配置混凝土,避免施工中混凝土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缝,对项目建设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在后浇带混凝土施工中对强度要求较高,当前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具体施工情况添加适量减水剂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清理卫生,提高后浇带表面湿润性。有部分高层建筑群设有裙楼,后浇带设计施工中要依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中铺设相应钢丝网格,对网格大小规格与钢丝材料粗细度都要进行控制。在施工中,技术人员要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检测,比如模板强度与刚度要满足标准化施工要求[6]。

(四)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

在混凝土后浇筑施工操作中,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在65d时能闭合浇带,混凝土结构收缩变化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目前较多楼层建筑高度较高,大多都是应用后浇沉降带,在施工操作活动开展之前,要对裙楼与主楼进行划分,等到楼层地基沉降之后,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时,再采取浇筑措施。对浇筑时间进行控制,分析施工成本要素、施工时间、施工难易度。在浇筑过程中要对温度等诸多影响要素进行的分析,对自然条件进行探查,避免恶劣天气对混凝土浇筑强度产生负面影响。完成浇筑施工操作之后,要结合环境温度变化情况拟定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对养护时间进行控制[7]。

(五)后浇带施工缝后期处理与保养

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凝结情况进行观察,混凝土初凝之后,要对后浇带混凝土采取二次振捣措施,促使浆体材料与骨料能相互结合,混合型材料能相互融合。从施工现状来看,在施工中合理应用二次开发振捣措施能对后浇带结构裂缝发生问题进行控制,提升后浇带施工质量。对于后浇带施工位置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要合理选取养护措施,此类施工区域与其他施工部位不同,为了提升施工稳定性,要对后浇带施工位置合理保养。完成相应的浇筑施工之后,要及时做好连接位置拆除工作,对后浇带施工位置杂物进行清理。可以在后浇带周边布设相应的挡水砖,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可以应用各类布料等覆盖物在施工区域进行铺设,对养护时间合理控制。如果是在混凝土结构两侧位置布设后浇带,需要将养护时间有效延长,比如可以延长到四周时间。

结语

综合上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要合理应用不同施工技术提升项目稳定性,强化结构稳定性,扩大建筑企业施工质量。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范围,能对项目工程起到有效稳固作用。能对混凝土受到的应力合理调控,提升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质量。从当前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现状来看,对施工技术整体要求较高。所以要深入分析,逐步完善后浇带施工技术,为建筑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建筑项目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付良.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52):12-13.

[2]徐贤进,朗德常,张水强等.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7):1368-1368,1363.

[3]张军锋.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52-54.

[4]王会乾.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1400-1401.

[5]郭书亮.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33):300-300.

论文作者:代圣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思考探析论文_代圣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