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期必须抓好党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的建设论文,关键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跨入21世纪、努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好基础,取得主动权的重要时期。能否顺利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国共产党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因此,抓好党的建设,切实研究和解决党的自身建设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是关键时期首先要抓好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关键时期抓党建是我们党重要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
党的历史实践证明:党的建设是与党的路线密切的联系着,当我们党的路线正确时,党的建设就前进一步,反过来说,党的建设前进了,党就能、党也才能更正确地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更正确地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因此,抓好党的建设是我们顺利完成各个时期历史任务的根本保证。
在大革命失败后,党面临着被消灭被分裂的危险。中国共产党坚持自身的建设,纠正和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没有放弃革命的旗帜,坚持武装斗争,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并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肩负起领导人民进行抗日的重任,首先抓了党的建设,克服了党内曾经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实现了对抗战的正确领导,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面临夺取全国政权的重要关头,党又在政治上、思想上为工作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作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在组织上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党的统一领导的措施和步骤,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纠正各种削弱党的统一领导的无纪律无政府行为,保证了新中国政权的诞生与巩固。
17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再次证明,我们党能较为迅速地结束“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首先是因为抓了党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文革”中“左”的错误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同时还恢复了中央到地方纪律检查机构,加强党的作风、制度建设。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上,逐步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纵观党的历史雄辩的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每个时期党的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革命和建设的进展。我们之所以能战胜种种困难,转败为胜,首先是抓了党的建设,而革命和建设遭受挫折,主要是因为忽视了党的建设。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党的建设是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关键。尤其在面临新的阶段,新的任务的关键时期,或者是困难的时期,首先应抓好党的建设。一个政治上稳定而成熟的中央领导核心,一个有正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党,一个为党所确定的正确目标而一致行动、努力奋斗的党,是我们各项工作取得顺利进展的最重要的保证。
二、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把党建设好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明确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战略重点和战略部署,描绘了我国迈向新世纪的宏伟蓝图。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今后15年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体现,是我们现阶段的中心任务。然而,这一中心任务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它需要其他方面、其他工作来保证,如政治、思想、文化、社会保证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保证。政治保证的根本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党的领导。这就对党的建设提出了迫切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首先,新任务的顺利实现关键在于我们党。众所周知,党的基本路线能否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否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关键在于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一切变化和成就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都是因为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并坚定地贯彻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在这条路线指引下的一系列政策,过去是,将来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完成的关键。而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状况,即党的建设水平如何?又是关系党的基本路线及其一系列现行政策是否能够落实的关键。
其次,这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各级党组织要继续聚精会神地抓好党的建设。
这个时期经济体制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的情况较为复杂,经济生活中难题、新问题不少,国际上也有许多复杂的情况,这都需要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来解决。同时也给我们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党的各级组织更加坚强有力,需要党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有新的提高,一句话,就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当前,我们党自身建设的状况是好的,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都有了全面的进步。但正如十四届四中全会指出的那样,一些地方和单位党不管党、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严重侵蚀着党员和干部队伍。显然,只有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尽快改变这些状况,我们才能顺利地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再次,这个时期需要按照辩证法的要求,切实研究和解决党的自身建设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1994年11月,薄一波在一次答记者问说到,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实现我们的目标和任务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可能实现得很顺利很好,另一种是可能实现得不顺利不好。作为领导者,必须考虑到这两种可能性,想到这两种可能性,目的是为了全力去争取和确保好的可能性的实现。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经常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1〕。 这段话对我们完成新时期的任务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两个转变”,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机遇,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和前景。同时也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应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在继承中创新,使党的自身建设在研究探索、解决新矛盾中不断加强。
三、当前党建的关键是造就一支优秀的领导干部队伍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根据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要求和处理王宝森的经济犯罪、陈希同严重错误的教训,强调了加强新时期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实现未来目标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素质,努力造就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的要求。1995年11月28日,江泽民在同国防大学学员座谈时也强调,现在大政方针已定,奋斗目标明确,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优秀干部就成为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2〕。 这都是我党在关键时期抓好落实的重要问题。列宁指出:没有优秀的干部,“一切命令和决议只不过是些肮脏的废纸而已〔3〕”。要把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好,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使干部素质与党所面临的新形势相适应,与党的政治路线和党在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相适应。当前,要突出地抓以下几个重大问题。
第一、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每当革命和建设发展到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全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时候,更是特别强调加强学习。“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4〕。 现在我们面临未来15年的新时期新任务,不熟悉不懂得的东西很多,出路就在于学习。实现未来15年的宏伟纲领既是新的实践过程,也是新的学习过程。首先要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其次要学习科学技术,学习历史、经济和其他科学文化,保证在实践中正确地判断分析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实施正确的领导。同时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一个人有所作为,必须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而精神境界的高低又往往是与学识深浅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人们对于主观世界的改造,是通过主观努力、刻苦学习来完成的。因此,要担当领导完成新时期新任务的重任,一定要讲学习。
第二、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
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和光荣传统。
当前领导干部讲政治,首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要矢志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的根本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其次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中央的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自觉地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作为实现党的总路线、总任务的必要步骤和环节做好,反对和防止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庸俗市侩习气,反对为了局部利益而牺牲全局、损害全局的行为。再次要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考虑和处理问题。要明辩是非,见微知著,善于识别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思想和行为,并与之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不善于从政治上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的领导干部,不会是合格的干部;一个政治上不坚定的共产党员,不会是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这样的党员、干部是难当大任,难受重托的。
第三、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党性锻炼
党性锻炼的实质就是党员本身根据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要求进行自我改造。首先要自觉改造世界观,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好“当官为什么”、“用权干什么”、“工作图什么”的问题,坚持党的利益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再次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精神支柱,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进步作为自己人生最崇高的追求和最大价值。绝不在各种错误、腐朽的思想和不良风气面前随波逐流。
有了坚强的党性,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管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或低潮、顺利或曲折的时候,都能做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经受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正确地履行党的领导干部的职责,兢兢业业地带领群众为党的目标而奋斗。
第四、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廉洁自律,拒腐防变
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是反腐倡廉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关系到“改革成败”、“国家兴衰”和“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带头廉洁自律,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不任人唯亲,不拉帮结派,坚决反对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在生活中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不贪图享受,坚决抵制铺张浪费、奢侈享乐之风;在工作中不徇私情,不拿党的原则做交易,不趋炎附势,严守法纪,秉公尽职,廉洁从政,自觉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主动纠正不廉洁的行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真正顶住外界的各种诱惑,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人情关,永保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本色。同时,各级党组织也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把反腐倡廉同维护党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起来,把惩治腐败寓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之中,促进和保证跨世纪宏伟蓝图的顺利实现。
总之,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尤其是政治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抓党建这个问题是关键。如果我们有一大批不但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而且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那么,“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现就大有希望,我们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也就大有希望。
注释:
〔1〕《薄一波同志就加强党的建设问题答记者问》、 《光明日报》,1994年11月11日第3版。
〔2〕《江泽民同国防大学学员座谈》、《光明日报》,1995 年11月29日第1版。
〔3〕《列宁全集》,第35卷,第404页。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991年第2版,第5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