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历史试题“红黑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历史试题论文,红黑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红榜
1.考查时序观念
●广东湛江卷第9题
1933年,上海的一位管家给在外地的男主人打电话。下列通话内容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先生,少爷参加会试中举人了!”
B.“先生,大小姐想从账房支钱买哥伦布发现美洲1000周年纪念金币。”
C.“先生,西藏和平解放了,少爷说要跟张记者进藏采访。”
D.“先生,照相馆和商务印书馆的老板都找过您。”
点评:一切历史事物都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产生、发展与衰亡的,只有按照时间的序列才能理清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事件之间的关系。所以,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时间的序列,时序观念是理解历史、形成历史思维的基础,也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但是,记住具体的年代并不等于有了时序观念,重要的是在时间的背景下把握历史的变迁与发展。该题虚拟了“管家给主人打电话”的情境,以此来检测学生能否在时间的坐标中认识这四个重大事件:废除科举制度、哥伦布到达美洲、西藏和平解放、商务印书馆创立,并借此传达如下信息:培养思维能力不能忽视时序观念。
2.渗透多元史观
●江苏苏州卷第14题
在2007年10月纪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的活动中,有人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正确史实应包括()
①早期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
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③新航路架起沟通欧美的桥梁
④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由此交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点评: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并把他到达美洲的10月12日称为“哥伦布日”。该提法是站在欧洲立场说的,在这个语境下,欧洲是主动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拉美国家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这一天称为“种族日”、“土著人民抵抗日”、“美洲文化多样日”。1992年准备举行“哥伦布抵达美洲”纪念活动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不同的提法并无对错之分,只有立场的差异。此题除了一般的知识考查外,还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历史,有助于较全面地认识历史。
3.呈现方式生动
●河北卷第19题
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侧漫画反映的史实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绥靖政策的推行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冷战”政策的结束
点评:“漫画作为一种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其中必然要表达一定时空下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观念。从这种意义上讲,漫画图像本身虽然缺乏‘真实’,但我们仍能从其图像中发掘出当时世事变迁的信息。”[1]漫画往往通过一个事物来指代另外的事物,如本题所选的漫画以瘦弱的骆驼指代欧洲,以头戴星条高帽、蓄着山羊胡子、身着条纹长裤的老人指代美国,以箱子和带美元符号的诱饵指代美国对欧洲的援助,以老人骑骆驼指代美国控制欧洲。作为历史的一种呈现方式,漫画不仅为学生所喜爱,还能提高做题的兴趣,考查与培养观察、思维能力。
4.方法引领得当
●山东荷泽卷第19题
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盖棺尚未定论。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鸿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80字)。
材料一 (材料略)
材料二 凤凰网专栏作者王龙说:李鸿章的脚跨进了新时代,而脑袋却还留在旧时代。
材料三 (材料略)
点评: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是很困难的。为了更好地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在评价之前需要理清史实,回答好“是什么”,再思考“为什么”,最后分析“怎么样”;第二,要尽可能设身处地,把历史人物及其言行置于特定的背景下进行评判,不要苛求前人;第三,充分考虑历史人物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之间,以及与相关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避免简单地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或党派利益、阶级属性等价值标准来衡量历史人物。为了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该题提供了对于李鸿章的不同看法,然后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考查历史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与所作所为后,写出自己“眼中的李鸿章”。此题注重考查、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有助于引领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深化。
5.能力要求适中
●福建福州卷第28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抖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 (材料略)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对这两国的共同作用。
点评: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历史学科的鲜明特色。近来来,几乎每一份中考卷都有材料解析题,但很多试题的设问不能紧密依靠材料,甚至仅凭“所学知识”即可作答,从而使材料成了摆设。该题就“这种制度”、“社会改革”、“变革”、“首要目标”等提出问题,回答时须认真阅读材料;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也完全可以从材料中找出相关信息。本题针对材料进行提问,材料为问题的解答提供了相应的信息或支撑,且难度适中,对中学历史教学以及中考命题也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黑榜
1.概念运用较偏
●河南卷第7题
“进口值自1914年即开始下降。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1916年则降到95.3,1917年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洋纱进口迅速下降,中国出口值保持增长的良好势头
B.中国进、出口值变化与中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C.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
D.五四运动中抵制日货影响到1919年中国进、出口数值的变化
点评:初中学生所学的“指数”为数学概念,代表着次方,也叫“幂”。而该题中的“指数”为经济学概念,它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对于后一层意思,考生则很难理解。由于使用了较偏的概念,即便学生知道“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有较大的发展”这一史实,也很难读懂题中的材料。这对解题的干扰是显而易见的。
2.语言不够规范
●江苏南京卷第13题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点评:该题虚拟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旨在让学生更轻松地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但要读懂题意,却不那么轻松。“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这句话包含多层意思,学生得出的“结论”未必就是命题者所预设的“正确”答案,而且原因也不止一个方面。当时粮食增产固然与土地改革有关,但也不能表述为“土地改革的完成”,因为到1952年底,新疆的土地改革并未完成,西藏还没有开始土改,只能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3.情境创设失实
●广东卷第21题
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被苹果“砸醒”后,牛顿发现了()
A.地圆说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
点评:牛顿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与天体的运动概括在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但“三个苹果”之说出自何处?为何人所说?不得而知,疑是网友调侃之语。学术界普遍认为,牛顿被苹果砸中的事只是一种无稽可考的传奇故事。即使牛顿受到苹果下落的启发而认为重力也支配着月球的运行,也不能因此就说牛顿因被苹果砸中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科学传奇诱发了儿童对神奇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但对于学习理科课程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倒是相反,某些传奇故事对于深入理解科学理论还是有害的。此外,传奇故事往往强调科学发现的偶然性、机遇性,这使人们忽略了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极端艰苦性。”[2]以并无实据的传说作为命题的材料,是不严谨的。另外,把重大科学发现归因于偶然事件,也与科学探索精神相悖。
4.图文缺少联系
●山东济宁卷第18题
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标志性建筑。下列法国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②攻占巴士底狱
③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
④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⑤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A.②③④⑤①
B.①②④⑤③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④③⑤
点评:1889年,即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之际,巴黎举办了国际博览会。埃菲尔铁塔系本次博览会的重要展品之一,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象征。该题并未考查工业革命,而是考查了法国大革命。试题要求考生排列五个“法国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但未告知考生埃菲尔铁塔与法国大革命之间的联系,仅指出它是“法国巴黎标志性建筑”。显然,这样的文字对于非常难以排列的五个事件来说是多余的,而埃菲尔铁塔的照片也只能分散学生做题的注意力。此类与设问、做题没有正面关系的材料,看似有用,实则无用,甚至有害。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还可能因此渗透到中学课堂上,使教师的教学中心发生游离。
5.选材意图不明
●湖北恩施卷第28题
材料解析
材料一 文化是指人类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体育、教育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改造自然、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材料二 观看下图
材料三 新华社印度科钦2012年5月13日电,执行“和谐使命——郑和舰环球行”任务的中国海军远洋航海训练舰“郑和”舰,13日结束对印度的友好访问,踏上环球航行出访及远洋实习训练的新航程。请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朝、明朝都修筑了长城,同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他们修筑长城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隋朝时建造了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是哪座?为什么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罪在当代(时),功在千秋”?
(3)商朝时出现了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这是哪种文字?
(4)请完成下列表格。(表略)
(5)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后,你有何感想?
【第5问参考答案】我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当今十分重视科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很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该题以“中国古代文化”为考查重点,设问既涉及到了长城、大运河、赵州桥等广义文化中的“物质财富”,也涉及到了甲骨文、农学、数学、史学、医学等广义文化中的“精神财富”。为统领全题而给出的“文化”定义,则是狭义的解释,而且从设问看,试题却未考查到思想、艺术、体育、教育等方面的成就;第4问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科技,而材料二中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于2012年2月14日;设问并未涉及外交方面,因此关于“郑和舰环球行”的材料三,其用意不得而知。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但材料并未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信息,考生只能结合所学知识来做题;从第5问参考答案来看,“世界领先”、“水平很高”、“努力学习”,也并非来自“三则材料”。
三、目标:我们的几点期待
日常教学中,命制诊断性评价试题是教师工作中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很高的综合素养;而命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试题,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中考试题对于广大师生都具有高利害性。在2012年的中考历史卷中,发现了一些让我们中意的“好”题,也遇到了一些让我们失望的“差”题。尽管我们对“好”题的优点没有穷尽,对“差”题的不足分析得也未必得当,但这反映了我们的期待。我们希望未来的中考试题都能达到如下几个基本要求:
第一,观察视角尽量多元。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日常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由浅入深地尝试着解决问题。在这方面,中考试题应充分发挥其引领教学的作用,通过提供反映不同观察视角的材料,让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与角度来看历史问题。如红榜中的江苏苏州卷第14题,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入手,从不同视角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第二,材料形式尽量多样。让未成年的学生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中于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份重要的试卷,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为了充分考查出学生的水平,试题的材料形式应当做到多变而多样,既有文字也有图表,既有照片也有漫画,以减少学生的视觉疲劳,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做完历史试卷。这在河北卷、山东济宁卷等试卷中均有所体现。
第三,能力水平尽量适中。注重能力的考查,已成为各级各类考试的共识,无需赘言。中考试题不仅用以选拔,往往还兼有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加之,高中教育的发展,招生人数的增加,也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考试题的难度。因此,中考试题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要把握好“度”,能力要求应充分考虑本地区初三(九年级)学生的水平,切不可为追求能力考查而一味地加大难度。如福建福州卷第28题,就很好地依托主干知识,借助所给材料,恰到好处地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拿捏得当;而河南卷第7题,就有因概念较偏导致难度过大的嫌疑,考查时,超过了应有的“度”,好题也会变糟糕。
第四,设问层次尽量分明。非选择题一般会围绕某个特定的中心,设计出若干问题。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各问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出现简单的并列关系,力争使其呈现明显的递进关系。这样,可以使一般学力水平的学生也有问可答、有话可写,使学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逐渐深入、步步提升。
第五,方法引领尽量得当。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学生要“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搜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问题的方法等。”[3]中考时最好能从这些方法的运用上设计试题。如山东荷泽卷第19题,通过学者翁飞论李鸿章、网络专栏作者的评价、旅日学者对李鸿章的看法等材料,从不同角度展现后人对李鸿章的看法,要求考生分析这些文献资料,结合李鸿章本人的所作所为,写自己眼中的李鸿章,引领得非常好,既考查了考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历史知识储备情况,也考查了考生在特定情况下对观点的整合、再表达能力。这样的出题方式与考查思路,是新课程改革所迫切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