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之争--家庭互联网:真正的竞争在入口处_家庭互联网论文

大屏之争——家庭互联网:真正的竞争在入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之争论文,入口论文,竞争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有关互联网电视和客厅大屏的讨论,陷入了一个误区,即这是一个以视音频消费为核心价值的细分市场。所以,当总局在2014年频频出手监管之后,唱衰之声不绝于耳。

      事实上,如果仅仅将家庭互联网等同于“互联网电视服务”,那这个视角也太过狭隘;反之,试图从政策壁垒森严的视听传媒领域切入并打开家庭互联网的大门,无疑太过幼稚。

      站在这个维度上,审视今天颇有些陷入僵局的智能电视终端和互联网电视服务,“谁能抢占客厅大屏”的课题,其实质是“客厅大屏的实质是什么?”、“客厅大屏服务的承载、提供与应用如何实现?”

      客厅大屏:家庭互联网的可视化入口

      在互联网的发展语境中,关于“入口”的争夺一直没有停息。从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均在“云、管、端”的层面展开。

      桌面互联网时代早期,可联网的PC也曾经成为短暂的预装战场;后来,随着PC的普遍联网,浏览器首先成为竞争焦点,代表产品是各类工具条;其后,软件客户端的竞争成为主战场,亦曾被戏称为“右下角的战争”,即常驻操作系统内存的各类软件客户端。典型代表如即时通信(QQ)、杀毒与安全防护(360),甚至如电子词典等小工具,也曾经喧嚣过一阵;与此同时,以搜索引擎(Google、百度)、社交网络(腾讯、Facebook)、电子商务(阿里巴巴、Amazon)为代表的核心服务亦成为当之无愧的应用服务入口。

      管道方面,基于铜线(xDSL)乃至光缆的线缆接入是近乎唯一的选择,于是又延伸出家庭布线端口位置的竞争,直到WLAN(Wi-Fi)技术普及之后才显得不再重要。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入口大战首先爆发在智能手机领域,独树一帜的苹果和独霸天下的iPhone是超然存在,而安卓系统的开放性使各类次OS级的“ROM”大战此起彼伏。大家都宣称自己做的是“互联网手机”,并以搭载特色服务的ROM包作为硬件终端入口的差异化竞争武器,以占据更多活跃用户资源和培养其入口黏性作为竞争目的——其中的佼佼者,如小米。应用软件方面,APP封装形态,使PC时代的浏览器、客户端都不再重要,各类超级大型应用(微信)的崛起,重新定义了入口的内涵。

      管道方面,虽然基站、光纤等物理网络基础设施依然被电信运营商所把控,但随着WiFi运营的商业化和运营商资质的虚拟化,越来越多的中间层丰富了管道的内涵,也为用户带来更多入口的选择。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云端,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设施,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无线带宽的升级,“一切应用都在云上”、“一切数据都在云间”的趋势非常清晰,可以说,云是最大的“入口”,也是最大的“出口”。

      

      而无论什么网络“入口”,其基本特性和功能都是一致的:用户信息消费的必经界面、统一帐户的鉴权授权、繁杂服务的个性适配、交易信用的数据积累。

      之所以在讨论家庭互联网之前,快速回顾从桌面到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之争,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在“家庭互联网”时代智能大屏的入口作用。

      早在2005年,国际电联(ITU)就公布了《下一代互联网白皮书》,其中并没有局限于终端和网络的发展,而是在泛在网环境下(即无处不在的网络)描述了下一代互联网包含的四个存在——服务网(IoS,Internet of Service)、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媒体网(IoM,Internet of Media)、企业网(IoE,Internet of Enterprise)。

      纵观全球ICT行业发展,物联网无疑是今年的一个爆发点。从年初Google以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企业Nest,到下半年苹果标志性的可穿戴计算产品Apple Watch,分别标志着物联网在家庭互联网和个人互联网领域的突破。

      物联网产品的一个最大特征,就在于需要有一个本地计算和显示能力更佳的“伴侣”,才能更好的打通与用户之间的入口。比如,Apple Watch需要与iPhone手机相匹配,环境监测与恒温恒湿控制器Nest也需要与各类智能手机相匹配。

      显然,可穿戴计算产品的天生伴侣是手机。但是,将要迅速增多的智能家居设备的天生伴侣则是智能电视,因为各类以检测、传感、遥控为主要功能的物联网设备,将在家庭智能化的阶段呈几何级数增加,虽然智能手机依然是重要的“连接-匹配-控制”终端,但在家庭环境中,40英寸以上电视大屏的综合显示能力,是4-7英寸手机屏幕所不能比拟的。

      尤其是对于中老年用户来说,甚至是很多年轻的“小白用户”来说,通过智能电视的客厅大屏,为之提供家庭互联网的可视化入口,是一个远比现在逐个设备进行手机连接适配更加人性化的解决方案,也蕴含着更大商机。

      但是,越是简单的可视化入口,背后越是有复杂的标准。接口统一、人机界面操控适配和应用逻辑建立,这些并不容易。

      

      举例而言,当用户在使用智能电视的基础服务,即观看视音频时,为确保在线节目的流畅度,势必需要进行家庭内部无线带宽的动态分配,尤其是对公共互联网接入带宽的动态分配,以不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正常网络使用、以及其他智能家居设备的网络通讯保障,这些工作应不需要用户主动介入而自动在后台完成,同时又能及时在屏幕上调出予以提示——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盒子、智能电视一体机,笔者还未见到。

      再如,当智能冰箱与客厅大屏相连接,除了对冰箱库存各类食品的新鲜程度一览无余,应该建立怎样的逻辑,调出相匹配的电子商务生鲜服务?并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在云端记录每一次交易记录,以追踪用户的采购频率和偏好,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具及时性的预测性建议?

      林林总总,伴随着智能家居时代大幕的开启,作为家庭互联网可视化入口的客厅大屏,其想象力远非音视频服务,而真正带来视像化生存的未来。

      现实路径:客厅大屏的入口服务

      作为家庭互联网的可视化入口,客厅大屏未来能够承载的服务很多。但在智能家居尚未普及的今天,哪些入口服务可以较快地展开,是一个迫切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将互联网电视服务提升到新层面、摆脱视音频领域政策窘境的现实需要。

      在笔者看来,下面几种服务,可能将会成为客厅大屏的入口级服务,并具有良好的衍生性。

      首先,基于O2O服务的电视电商。

      基于电视的商务,目前有两种形态。其一是电视购物,虽然古老但依然有生命力,尤其在人口基数众多的国内市场,人口红利依然有效;其二是互联网电子商务与电视购物相嫁接的业务,比如淘宝分别与浙江华数传媒、湖南卫视成立的合资公司,但几年的运营实践并不成功。

      简单分析,电视购物之所以历久坚挺,除了人口红利,更重要的是发挥了电视媒体的强渲染力,实现观众的冲动消费。而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电视端的呈现,受人机界面操控限制,并不能很好发挥其“比价”特性,又缺乏冲动消费的动能。

      深入剖析,规模已达万亿级别的互联网电子商务,无论是平台型企业(如淘宝)还是自营型企业(如京东),标准化品类均为主力,这也是全站/全网进行比价的逻辑基础。显然,在人机界面没有下一次突破之前,电视终端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终端的。

      但是,电视终端的家庭属性,使之具备两个根本特性——其一,确定的地点;其二,服务采购的半径有限——这对于提供“线上-线下”(O2O)服务来说,无疑是天然优势。

      事实上,今天互联网电商的发展,O2O和服务下沉已经成为主题词,比如万达与百度、腾讯的牵手,就是针对核心商圈综合商业娱乐体的集中式O2O。而针对于社区电商的互联网创业,也正如火如荼。

      如果,能够提供一个开放式的集中平台,能够对接社区电商领域的众多创业团队和产品服务,将客厅大屏真正改造为O2O服务的可视化入口,或许能真正创造出另一个全新的电商服务形态。

      

      并且,基于O2O服务的电视电商,具有极强的本地化属性,这对于地方电视台和广电机构来说,无疑是一个利用电视终端、开拓蓝海业务的新机会。

      其次,基于可穿戴计算的远程医疗。

      

      2014年,发生在国内互联网业的规模并购中,BAT等网络巨头对在线医疗及健康服务商的收购,折射出趋势所在;从苹果Apple Watch到小米手环,互联网终端企业亦在快速普及可穿戴计算终端。二者共振,一个基于可穿戴计算感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医疗和健康咨询的新市场正在被快速勾勒出来。

      健康咨询与远程医疗,覆盖的用户层面很广,年轻用户群体更倾向于用智能手机作为可穿戴计算的“连接-适配”终端,中老年用户则可能更适用于智能电视的大屏终端。尤其是退休老年用户,通过智能电视的大屏终端,接受远程健康顾问与医疗诊断,已经是触手可及的现实应用场景。

      在这一细分市场,除了医疗资源这个先决性的非技术条件,终端操作的简便性,将是市场普及的最大障碍,也是创新者的突破口所在。

      第三,基于照片和视频流分享的亲情服务。

      苹果的iCloud云服务,是家庭照片和视频流分享的典型案例。通过统一的iOS操作系统和账号体系,只要开启iCloud分享功能,子女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流就可以轻松的进行远距离分享,这一切都在云端完成,也是“云、管、端”应用范式的标准诠释。

      在国内市场,早在2003年有线电视数字化启动时,相关的服务理念就曾被多次提及。但在专网体系下,其应用顺畅性和开放性始终存在难解问题。只有在今天公共互联网的云服务成为标配以后,才能尽情释放云端分享的威力。

      在这一细分市场,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是重大课题。就在不久前爆出明星隐私照片的视频重大泄密事件,是为鉴。

标签:;  ;  ;  

大屏幕之争--家庭互联网:真正的竞争在入口处_家庭互联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