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水电施工与管理技术研究论文_武会强

关于水利水电施工与管理技术研究论文_武会强

摘要: 现如今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数量越来越多,为了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必须提前制定更具合理性和高效性的管理方案,同时还要在技术层面进行研究。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基本内容,接下来详细阐述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最后对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的措施做具体论述,希望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技术;施工;研究

引言

我国江河众多,流量充沛,落差巨大,水能资源潜力巨大。在过去四十年,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水电行业。1978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接近1900万千瓦;2012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接近2.4亿千瓦;2017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超过3.4亿千瓦左右。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水电第一大国。与此同时,我国水利工程也获得了很大发展。2017年,我国已建成9.8万余座水库大坝,数量高居世界第一。我国拥有20座200米以上的高坝,数量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由于水电属于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在十三五期间,水利水电工程还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内容

1.1创设组织

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往往聘用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进行管理。因此,项目经理必须对每一名员工自身的职责和权利进行明确,并为其安排相关责任。不仅如此,对于项目合同同样需要做到合理把握,从而可以根据当前需求明确施工流程和工期。

1.2制定计划

在进行计划制定的时候,项目工程应当针对施工对象和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并对其合理调整,从而可以转化为执行细目。之后再以此为基础进行管理制度确定,并完成流程和目标的确定。如此一来,整个项目便能够正常开展。

1.3控制目标

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目标的确定必须基于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身,因此对目标的控制便变得非常重要。总体来说,项目控制不仅需要保证能够按照预期进度完成,同时还要确保其质量能够满足预期要求。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2.1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施设备的推动下也在不断地完善。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就是管理理念应该进行及时地更新并实现健全高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我国目前绝大地区的水利工程仍然在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下,而管理理念和实际工程的不相适应不仅会对管理造成重大阻碍,同时也会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政府部门的严格制约下,商业用水的价格发生波动也会进一步加剧落后管理理念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

2.2管理体制仍然不完善

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和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健全合理的管理体制才能对施工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而就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而言,在长期的工作中盲目依赖过往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并不注重理论知识的提升和健全管理体制,导致水利工程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施工人员素质低下、设施设备和技术与实际环境不相适应,甚至是施工作业中出现违规违纪和对环境造成伤害等现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如果放任下去,会对工程质量和组建高质量施工团队造成不利影响。

3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技术的措施

3.1引进先进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当引进先进的土方机械,控制爆破技术、深基坑及高边坡加固技术,同时,还应当淘汰掉老旧的设备,以保证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还应引进遥感技术、GIS技术、云计算,建立庞大的数据库,打造全国信息平台,推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数字化。此外,还应继续推广大面积混凝土的碾压技术,这种技术先对混凝土进行大面积碾压,再进行浇筑,施工速度快,不影响混凝土强度,而投入资金较少,利润性较高。

3.2做好材料、机械设备的管理

在采购环节上要加强的质量检测,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所需的材料、构配件、机构设备质量达标;要根据每段工期的实际情况,科学组织安排大型施工机具进场,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在施工中应逐步淘汰落后的劳动力密集型模式,转而采用机械密集型模式。只有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材料质量符合水利工程需要,才能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的把控水利工程的施工材料采购程序,注重建立完善的施工材料的检验体系,在设置驻厂检验机制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施工材料的入场检查,并且在施工使用前做好工程材料的施工实验。其次,对材料的质量与来源进行严格审查和复查,施工技术人员应当监督材料处理的全过程,保证施工材料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使用。保证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等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第三,优化新型材料的使用方式,注重运用适合的技术手段对新材料进行处置,施工技术人员应当掌握新型施工材料的存储与使用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新型材料的价值,提高新型材料的使用效率。

3.3强化施工技术工作的质量管理

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时,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强化监管落实责任,划分好企业领导者、不同施工部门管理人员与施工前线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及工作,从个体人员到整体团队从而提高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监管水平。通常不同阶层起主要的技术工作包括:施工日记、技术责任制、材料检验、技术复核、技术交底、工程验收等几个方面。施工日记便是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的方法以及最后的结果,详细记录下来并保存完好。技术责任制就是指落实责任,工程技术人员各司其职,明确自己权限和职责,做好分内的技术工作。技术交底指的是在水利水电共层施工中,要求参与施工任务的全体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工人,必须全面地了解明白其所承担的工程任务的技术要求、特点以及施工工艺等。技术复核是指必须对施工中的每项技术工作进行专人复查审核,方便及时的纠正错误,以防止工程施工出现偏差照成损失,尽量的避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工程施工的质量事故。同时,竣工验收要提供一套完整的技术资料。完善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最大程度的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3.4加强管理和监督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本身来说,其施工维修通常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作为主要支持。基于这一情况,在开展工程项目的时候,必须提高对于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视集成度,尽可能选用最具科学性以及先进行特点的技术形式。如此一来,基础环境便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促使工程项目能够合理运行,进而提升项目开展的具体效果。

3.5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现实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促进水利工程施工人员掌握具体工程的特点,基于施工的现实技术设备与工程技术手段进行技术培训工作。首先,根据水利工程的技术交底需要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施工技术人员掌握工程要求,掌握现有施工设备的操作方法,明确施工的重难点,对现有的施工环境与施工条件有清理的理解。其次,还要加强施工安全警示教育工作,促进水利工程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掌握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促进施工人员提高警惕意识,促进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围绕着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第三,加强施工管理的责任意识培养,通过必要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因此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必须针对施工和管理进行改进,进而确保其质量能够满足预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唐伟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J].门窗,2017(1):196.

[2]陈红艳,赵莹莹.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所处环境状态预测算法研究[J].科技通报,2017(2).

论文作者:武会强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关于水利水电施工与管理技术研究论文_武会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