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学校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针对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德育的层次性,本文就小学低年级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唤醒学生的养成意识,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由自发走向自觉,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培养 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5-135-01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精力而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低起点,循序渐进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在家里长辈宠爱有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动手能力差。教师教育时首先要有耐心,设定低起点的教学目标;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新生刚入学时,还不懂得怎样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我布置较少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只提两个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做小动作,只要按时完成,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这样低年级学生很容易就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学生也很快很容易做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然后再逐步提出把字写工整,认真读题目等新要求。这样循序渐进的为学生设置台阶,使学生不断进步。
二、细要求,精益求精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词语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我们对学生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如:上课铃响了,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仍在操场上玩耍,不知道进教室。刚开始,我苦口婆心的说道理,甚至批评,但收效甚微。我想到孩子喜欢儿歌,于是将上课铃响后的要求编成了一首童谣:铃声响,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整齐,静等老师来上课。结果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为养成学生的文明习惯,我又编了几首儿歌:“不推别班的门,不趴别班的窗,室内不喊叫,走廊不打闹。”“同学之间要友好,不踢、不挖不乱咬。”让这些充满童趣的儿歌来激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常评价,你追我赶
一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在班级中设立了“你争我赶园地”。如:少先队员,三好学生等都与小星星挂钩(每十个点赞卡换一朵花,每十朵花给一颗星放在成长档案袋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照顾孩子的差异性,不让每个孩子掉队,甚至挫伤自尊心。对于学困生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会抓住闪光点发小红花,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在班级里,经常看到孩子们数自己的星星,看看自己和别人相比还差多少。还有的孩子说“老师,我还差一颗就追上谁谁谁啦”。在我的评价下,我班孩子的自制力特别强,学习劲头高,在学校里的争星活动中名列前茅。
四、勤引导,明辨是非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因此,老师要用引导和关爱来帮助他,用直观的事物来启发他,让学生感受到对与错。比如:开学初的第一个星期,我们班级地上的纸总也捡不完。后来我就琢磨着,这纸都是哪里来的?结果我发现,原来都是孩子们从本子上撕下来做小折纸。可能孩子刚从幼儿园来的折纸习惯一时还改不过来。我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张纸,问:“哪里来的?”“从本子上撕下来的”。“对”,我马上从桌子上拿起一张纸片,我问你们这张纸可以干什么?学生说可以画画,做手工,做数学,写字等等。这时我顺手一撕,然后将碎纸扔到地上。这时我又问这张纸现在可以干什么?学生说什么也不能做啦!我说:“能,可以当垃圾。你们看看,我们装点漂亮的教室,满地都是垃圾好看吧!”这时学生都直摇头说不好看。“对呀!这些纸片使我们的教室变的不美了,那地上的废纸怎么办呢?”这时前面的小朋友急忙跑过来,把地上的纸捡起来。其他的小朋友也都赶紧看看自己周围有没有纸。从那以后地面上很少有废纸,经常能看见学生主动捡纸。学生知道了保护卫生,自然而然的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严言行,树立榜样
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教师和家长的影子,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
低年级儿童的模仿性很强,教师良好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上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下课后,教师俯身捡纸,就是最好的榜样。对学生好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六、重配合,家校共育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一年级有相当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过于溺爱的倾向。为此,我精心准备了开家长会的内容,精心 布置了教室,营造了与家长和谐交流的氛围,在会上我从“一切为了孩子”的角度去改观一些家长的态度,对家长进行教育观念和辅导孩子的培训,认真疏导,细致说理,耐心的同家长分析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书目:
1 孙云晓,张梅玲主编《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2 孙云晓〈〈 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做起〉〉。
论文作者:林秋晓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学生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习惯论文; 就会论文; 孩子论文; 教师论文; 家长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