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测度及其演进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收入分配论文,格局论文,居民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随着学术界和政策部门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问题的关注①,中产阶层的概念在经济学的理论和实际研究中被广泛地使用。那么,在经济学领域中,“中产阶层”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界定?上产阶层、中产阶层和下产阶层的格局及其演进的路径和规律是怎样的?应通过怎样的政策举措来扩大中产阶层?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成为政府、社会阶层和学术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一尝试性的探索。
本文研究思路:通过综合比较国内外研究文献,在明确界定上产、中产、下产三个阶层划分标准的基础上,本文尝试采用一种整合统计年鉴基础数据的新方法,经过系统性的整理与计算,测度出中国在人均GDP介于1000-10000美元之间的上产、中产、下产三个阶层人口比重结构,同时还测度出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三个阶层人口结构,并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讨论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对中产阶层人口比重的影响系数。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演变趋势,本文进而以3000元人民币(约合400美元,2007年汇率1美元=7.5元人民币)为组距,按照人均GDP递增的顺序,刻画出中国(2002~2007年)、江苏(2005~2007年)和上海(2001~2008年)收入分配格局,归纳出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演进的趋势。
二、关于中产阶层的文献回顾
最早提到和认识到中产阶层②(middle class)的社会功能的人是卡尔·马克思。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中产阶层的瓦解、中产阶层的大多数落入到无产者队伍中来,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化,这是导致资本主义的重大社会冲突、社会动荡和社会革命的前提条件之一。③学术上全面论证了中产阶层观点的应该说是德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莱德勒(Emil Radler),他将社会上新产生的包括职员、技术人员、办公室人员等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称之为“新中产阶层”④,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有着特殊的阶级利益,与产业工人是不一样的。后来,莱德勒还与他人合作发表了《中产阶层》一书,全面研究了中产阶层的起源、发展,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然而对中产阶层理论做出重大贡献,也是对当代中产阶层研究最具影响性的伟大学者当属马克思·韦伯的“理想型”观念,他认为不同的阶级(阶层)主要应根据财富、权力和声望来区别,为中产阶层的界定提出了可供衡量的维度。
现阶段,现国内外学术界并来形成统一的中产阶层概念,大家约定俗成:中产阶层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按一定分层模式划分的、处于中产阶层状态的社会群体。该定义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研究阶级分层学者们的操作化定义,实际上是一个模糊定义。综观一些重要的学术文献,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中产阶层的涵义常常为学者自身所建立的理论框架来进行诠释,各自从不同的理解来界定操作化定义。
由于中产阶层的界定受到诸如收入(财产)、职业、消费、教育、主观认同、权利和声望、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于中产阶层的划分标准也不尽相同。
对既有研究进行综合整理,归纳概括国内外主要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收入划分。美国国情普查局于1982年起,在收入层面对美国经济社会中产阶层家庭作出明确界定⑤。实际上在不同的国家(地区),研究者根据其国情对本国中产阶层收入划分的标准也有不同。国内外官方机构根据经济收入对中产阶层的具体定量划分如表1⑥所示:
二是消费分层,主要是以恩格尔系数作为居民消费水平的标准对其进行划分。相关研究主要有李培林、张翼(2000)⑦,刘毅⑧等和钟茂初、宋树仁⑨、许海平等。
三是职业决定。爱德华(A.B.Edwards,1943)是这一方法研究的代表⑩,其后,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s,1951)还列出了一个美国中产阶层职业构成。(11)此后以职业为标准,就成为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界定中产阶层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是社会经济地位量表。该地位量表由美国统计学家和社会学家邓肯(Duncan,1961)最先提出。(12)最常采用的指标是教育地位、收入地位和职业地位三类。
五是主观认同,即采取由被访者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判断自己或某人是否属于中产阶层。具体又有几种不同的测量方法,第一种是自我评价法,桑德士(Centers,1949)是这一研究方法的代表(13);第二种是公众声誉界定,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华纳(Warner,1947)等研究者在美国一个叫扬基城(Yankee City)的小镇,运用公众声誉法探测社会阶层结构(14);第三种是职业声望测量,诺斯和哈特(North & Hatt,1946)首先对职业声望进行实证研究。(15)
六是综合判定,即采用主观和客观的多个指标构成一个指标体系,从多个方面对中产阶层进行衡量界定。华纳的阶层特性指标是较早的一种尝试(Warner W.L.1949)。(16)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社科院课题中衡量中产阶层的操作指标(陆学艺,2002)(17),以及李春玲(2003)(18)提出的职业、收入、消费及生活方式和主观认同四个标准。
七是贫困线和净财富综合确定。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艾森豪威尔(19)(Joseph Eisenhower 2007)将下产阶层定义为那些家庭年均收入小于贫困线的人群;将上产阶层定义为在资产不减少的情况下,能够既不被雇佣还能过上中产阶层生活的人群(即净资产超过贫困线/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长期无风险税后利息率);介于下产阶层和上产阶层之间的人群即为中产阶层。最后确定贫困线20000美元,家庭净资产100000为中产阶层的下限和上限。
纵观以上七类划分方法,各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难以适用于中国的现实状况和统计数据。职业决定过于粗泛,缺乏有效的数据持续跟踪研究。主观认同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程度较大,不同的时空和情景很可能产生不同的判定。约瑟夫·艾森豪威尔的方法不能与中国统计数据挂钩,不可操作。依据消费进行的划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差距较大,一方面,恩格尔系数与生活水平的对应关系必须以较为完善的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等社会机制为前提,而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消费理念,中国的恩格尔系数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故此,依据恩格尔系数从消费角度划分中产阶层值得商榷。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可以统一到综合判定,这种思路汇集以上几种具体的划分方法,形式上看起来更加综合、全面,实质上则使得划分结果更加杂乱、繁琐。
观察以上诸种方法,提到最多的,影响最大的,涉及最为广泛的也是最为根本的还是收入划分法。尽管众多的研究者都意识到这一点,但到目前为止,真正能够从此角度进行界定并测度出中国各阶层的人口比重的尚无一人,更不用谈刻画出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鉴于收入划分在该领域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可持续性,本文将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一番系统的探索与创新。
三、中产阶层的界定
2002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中产阶层的人均GDP下限为3470美元,上限为8000美元,中国统计局经过三重换算(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之间的换算,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换算,购买力评价标准换算)后,认为中国中产阶层家庭年人均收入下限为14500元,上限为35000元。(20)上述数据经过物价调整(2002~2007年)和家庭平均人口(2002年)折算后,2002年中产阶层家庭年人均收入的下限和上限对应2007年家庭年均收入上、下限分别为61152元和147608元,约等于60000元和150000元。在农村,家庭年收入达30000元就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而在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达到60000元也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综合城市和农村,中产阶层家庭年收入在60000元和150000元之间与现实比较吻合。
由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是按照家庭年人均收入统计的,故此,本文将按照中国统计局换算结果,界定中产阶层为家庭年人均收入介于14500于35000元(人民币)之间的人群,低于14500元的人群为下产阶层,高于35000元的人群为上产阶层。
四、数据整合方法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给定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两种不同形式,本文提出了两种数据处理方法。
第一种情形是:统计年鉴给出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口比重,如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按纯收入分组的户数占调查户比重的原始数据。针对此种情况,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通过合并的方法将其原始数据统合成为以500元为组距的序列数据,再采用双指数平滑法对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口比重的进行预测,进而通过调整双指数平滑法中的两个参数给出备选后续分布,最后通过比较偏差的大小确定最终后续分布。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就可以得到不同收入水平对应的人口比重数据。(21)
另一种情形是:统计年鉴给出的五等分或七等分数据,如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分数据。与农村数据相比,该数据的构成方式,必须改造为各个收入层级对应人口比重的形式。基于这一目标,本文将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做一技术处理,具体方法是:即通过均值求出原始数据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所对应的可支配收入上限和下限,以此划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层级。下面以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分数据为例(见第7页表2):
已知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13785.81元,将该点视为中产组的上限和中等偏上组下限,按照均值内涵,便可计算出中产组的下限和中等偏上组上限,再将中产组的下限和中等偏上组上限作为中等偏下组的上限和高收入组的下限,逐步由中间向两级扩展,最终可求出各组的上下限,也就确定出了各层级的收入水平范围,即不同收入水平区间的人口比重数据。
有了以上两种不同数据结构的处理方法,基本上可以对中国及各省市的基础数据进行整合。所不同的是,有的省份给出的农村数据的结构符合第一种情形,而城镇的结构和第二种情形相同;而有的省份给出的农村数据和城镇数据结构都是第二种情形,那么就将他们全部应用后一种方法处理即可。
以上方法得出的结果仅仅是不同收入水平下的人口比重,且收入水平的上下限不一定恰巧重合。为了测度出特定收入水平下的人口比重,必须经过进一步的计算。仍以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分数据为例,假设要测度6000~9000元收入区间人口比重数据,由于该区间分布在两个相邻的等分数据(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内,故此必须将其从两个相邻的等分数据内部解构出来。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低收入户中包含6000-9000元收入的人口比重=10%*(6000-5506.37)/(7502.83-5506.37)
中等偏下户包含6000-9000元收入的人口比重=10%*(9000-7502.83)/(10298.19-7502.83)
最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加起来便是6000~9000元收入区间人口比重数据。
五、中国中产阶层格局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基于以上方法,本文将针对测度结果从纵向和横向角度分别进行分析。所谓纵向是指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从低级(即人均GDP处于较低水平)到高级的演进,而横向格局是中国各分省、市、自治区和东、中、西部2007年的现实格局。
(一)时间序列数据反映的中产阶层格局
依据中国和各分省市统计年鉴,按照上文计算方法,可直接测度中国2002~2007年上、中、下三层人口结构。为更好地观测其发展趋势,本文根据人均GDP递增的原则,选择江苏2005~2007年,和上海2002~2008年数据为后续样本,即可综合测度出中国居民从人均GDP等于9000元(约合1000美元(22))到75000元(约合10000美元)16组上、中、下三层人口结构比重,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人均GDP约为1000美元(中国2002)时,中国居民上、中、下三个阶层的人口比重分别为95.42%、3.80%、0.79%,下产阶层占绝大多数,中、上产阶层人口比重非常之少,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而且高度扁平。
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中国居民上、中、下三个阶层的人口比重分别为86.50%、11.64%、1.87%,下产阶层相对减少,上产阶层略有增加,尽管依然是金字塔结构,但较1000美元水平时,金字塔结构不再高度扁平,中、上产阶层明显隆起。
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中国居民上、中、下三个阶层的人口比重分别为83.17%、14.15%、2.68%,下产阶层继续减少,中产阶层和上产阶层持续增加,该阶段同样是金字塔结构,中、上产阶层人口比重进一步隆起,但已经可以看到这种既定的变化趋势。
在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之前,中国居民下产阶层人口比重持续减少,中、上产阶层人口继续增加,尽管总体上都是金字塔格局,但格局处于量变的积累过程中,量变是质变的前提,也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阶段。剖析这一历程可以总结出两个特征:一是通过观察三个阶层人口比重变化的斜率,可知,下产阶层的斜率大于中产阶层大于上产阶层,由此判断,下产阶层减少的速度大于中产阶层扩大的速度,大于上产阶层扩大的速度;二是通过对比相同人均GDP变化幅度下的中产阶层人口比重增长率,发现,在人均GDP较低时,中产阶层人口比重增长较慢,量变积累缓慢,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中产阶层人口比重增长提速,加速了量变的积累。
时间的脚步不会停止,发展的脉搏持久永恒。当人均GDP增加7500美元时,中国居民上、中、下三个阶层的人口比重质变为42.29%、44.75%、12.96%,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中产阶层人口比重超过下产阶层,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说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已由金字塔结构转变为初步的橄榄型结构,尽管这一情形已经让人兴奋、激动,但我们还是会发现:此刻的格局明显左偏,即下产阶层的人口要比上产阶层的人口多,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探索的最高收入水平就是人均GDP达到9622美元,在这种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中国居民上、中、下三个阶层的人口比重推进为24.69%、58.72%、16.59%,格局更加接近完美的橄榄形结构。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预测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左右时,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将发展为理想的橄榄型结构,社会高度稳定,人民更加安居乐业。
结果由过程构成,过程演绎了发展的轨迹。下面将中国居民三个阶层变化的整体趋势图陈列如下(见图1):
图1 下、中、上三个阶层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
由图1可总结出两个结论:一方面关于格局收敛速度,当国家经济发展较慢时,格局收敛速度较慢,当国家经济发展到人均GDP到达45000美元时,格局收敛速度明显加快,所以,人均GDP到达45000美元可能是一个门槛,之前格局变化慢,之后变化快;另一方面是关于模型结构质变点,上图中,下产阶层与中产阶层交点产生在人均GDP75000美元处,由此推断,人均GDP75000美元可能是格局转型的门槛,之前为金字塔型结构,之后为橄榄型结构。
(二)横截面数据反映的中产阶层格局
从横截面数据来看中国的中产阶层的格局。中国2007年各分省、市、自治区三个阶层的人口比重结构。
由表4可知,北京、天津和上海三个直辖市,中产阶层人口比重均超过50%,处于格局演进的高级阶段;浙江、广东、重庆、江苏、辽宁和福建等六省市,中产阶层人口比重介于20%与50%之间,处于格局演进的中后期阶段;湖北、吉林、山东、内蒙古、海南、湖南、陕西、河南与河北等九省区,中产阶层人口比重为10%~20%之间,处于格局演进的中期阶段;其他省区中产阶层人口比重小于10%,处于格局演进的前期阶段。
2007年,全国中产阶层人口比重为14.14%,由此可见,中国要想从现在的金字塔格局发展为理想的橄榄型格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中国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发展水平提高的演进规律
为进一步彻底揭示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演变的规律,本文以3000元(人民币)为组距,测度出中国2002~2007年各个分层人口比重变化图样。为了保证发展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同样按照人均GDP递增的原则,选择江苏2005~2007年和上海2002~2008年数据为后续替代样本,绘制出它们各个分层人口比重变化的格局图,进而构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连续变动的影像。由于版面的限制,本文忽略结构近似的图形,选择性排列出一些具有本质变化和重要启示的格局图,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人均GDP在1000~10000美元各发展阶段的收入分配格局演进示意图
由图2可以发现,当人均GDP为1000美元的时候,模型为传统的金字塔结构,由低到高人各层口比重依次递减。当人均GDP为2000美元的时候,在以3000元为组距的分层格局中,变成倒钻石结构(23),演进的规律是:最低收入层级的人口比重减少,次低收入层级的人口比重增加并成长为占据人口比重最多的一层,人口由最低收入层级涌向次低收入层级;次低收入层级之上的层级均向上层涌动,且各个层级的人口比重都在逐步减小,但未出现一层独大的情形。(24)
当人均GDP为4000美元的时候,依然是倒钻石结构,最低收入层级和次低收入层级的人口比重继续减少,第三层的人口比重增加并成长为占据人口比重最多的一层,最低收入层级和次低收入层级的人口向之上的层级涌动,之上的层级人口比重在递减的趋势下基本同步增加,同样未出现另一个突出层级。当人均GDP为5000美元的时候,也是最突出层级进一步向上推进,推进至第四层。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二、三层的人口比重呈现递增趋势,即第四、三、二、一层人口比重呈现递减形式,倒钻石的结构逐步瓦解,演变为中等偏下位置的菱形结构。
当人均GDP为7000美元的时候,突出层继续向上推进,各分层发展为以第五层为最大层,向上、下层递减的形式。从该图可以看出,中等偏下位置的菱形结构逐步瓦解,为进入橄榄型结构做铺垫准备。
当人均GDP为9000美元的时候,基本上延续了以往的规律,演进为以第六层为突出层,向上、下层递减的形式。如果将中产阶层界定在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4500~35000元之间的话,此种情形下的最大突出层已经介于18000~21000元,与此层相邻的上下两层基本上可归纳为中产阶层范畴,而且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4500~35000元之间的人口比重已经增加到58.72%,此区间之外的上产阶层逐步增多,达到16.59%,下产阶层显著减少,减少到24.69%,上产阶层和下产阶层人口比重相差不多,故此,可判定当人均GDP为9000美元的时候,已经由中等偏下位置的菱形结构演化为理想的橄榄型结构。
综上所述,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即以3000元为组距的多层格局)从金字塔结构,经历“倒钻石结构”、“菱形结构”,进而将演化为“橄榄型结构”。其演变的规律是:占据人口比重的最大层由下到上逐层推进,该层之下各层的人口比重逐步减少,呈现递减形式,该层之上各层人口比重也逐步缩小,呈现递减形式,当最突出层推进到第六层的时候,最终演化为“橄榄型结构”。(25)
七、研究结论与政策主张
本文的研究结论:(1)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上、中、下三层格局)下产阶层、中产阶层和上产阶层的人口比重为83.26%、14.14%和2.60%,要想从现在的金字塔格局发展为理想的橄榄型格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进路径为:从金字塔结构,经历倒钻石结构和菱形结构,最终将演化为橄榄型结构。
本文提出的一个政策建议是: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是扩大中产阶层人口比重的重要方式。本文以中国2007年31个省市界面数据为基础,将中产阶层人口比重视为被解释变量,将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口比重为解释变量,得出如下回归模型(26):
该模型的结论支持了上述政策主张。该模型实证表明,中产阶层人口比重,作为区域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与该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快农村城镇化是实现扩大中产阶层的有效手段。
注释:
①宋树仁,李玲,梅立群.中国居民基尼系数的测度与计量[J].统计与管理.2010(2)
②本文将中产阶层、中产阶级、中间阶层和中间阶级视为相同概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972.p259-263
④埃米尔·莱德勒.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私人基础.中央编译局.1912
⑤布·罗贝.美国人民——从人口学角度看美国社会.董天民,韩宝成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M].1988.
⑥表中数据引自蔡静诚.对中国中产阶层的初步研究[M].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⑦李培林,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⑧刘毅.中产阶层的界定方法及实证测度[J].开放时代.2006(4)
⑨钟茂初,宋树仁,许海平.中产阶层的定量界定及其中国收入分配格局演进趋势[J].未来与发展.2010(2)
⑩Edwards A.M.Comparative occupational statistics for the U.S.16th census[M].Washington,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3
(11)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M].1987.p85
(12)Duncan O.D.A socioeconomic index for all occupations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tatus[M].U.S.:Free Press 1961.p109-161
(13)Centers R.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es:A study of class consciousnes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49.
(14)Warner W.L.Yankee City Abridged New Haven[M].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M].1963
(15)North C.C.,Hat P.K.Jobs and occupations:a popular evaluation[J].Public Opinion News.1947
(16)Warner W.L.Social Class in America:A Manual of Procedur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Status[J].Chicago: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 1949
(17)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p252-253
(18)李春玲.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的构成及比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3(6)
(19)Joseph G.E.An Economic Definition of the Middle Class[J].Association for Social Economics.2007(5)
(20)蔡静诚.对中国中产阶层的初步研究[M].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21)钟茂初,宋树仁,许海平.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刻画及其“倒钻石型”现状[J].经济体制改革.2010(1)
(22)2007年,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约为1美元=7.5元人民币。
(23)钟茂初,宋树仁,许海平.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刻画及其“倒钻石型”现状[J].经济体制改革.2010(1)
(24)钟茂初,宋树仁,许海平.中产阶层的定量界定与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趋势[J].未来与发展.2010(2)
(25)有一个演进现象应当加以说明:占据人口比重最大层级的向上推进,是一般趋势,但并不是完全按部就班地演进,而可能包含其他过渡环节。在突出层由第一层向第二层推进过程中,第一层之上各层人口比重均增加,增加的结果不一定是由第二层向上递减,很可能第二层增加的比重不及第三层增加的比重,出现与第二层相邻的上一层人口比重高于第二层的情况。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由第二层向第三层推进过程中和后续的演变过程中。由此可见,占据人口比重最大层级的向上推进是主导趋势,但在推进的每一个步骤内,都可能会经历最大层级之上层级的人口比重低于再向上一级的过渡环节,这是因为最大层级的向上推进的过程中,第三层是以下两层共同涌进的,而第二层仅由第一层涌进,还有向第三层流出的,故此,会出现这一中间环节。
(26)式中:Y代表中产阶层人口比重,X[,1]代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2]代表城市人口比重。调整后可决系数达到0.906,DW值为2.142,不存在自相关。
标签:中国人均gdp论文; 中国的人口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中产阶级论文; 江苏gdp论文; 居民收入论文; 人口金字塔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