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通外科 广东 广州 510515)
【摘要】 目的:探究乳腺癌保乳术后使用TA方案与TC方案实施辅助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2年4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选择采用TA方案实施辅助化疗的50例患者作为TA组,将使用TC方案实施辅助化疗的50例患者作为TC组,对所有入选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同侧乳房肿瘤远处转移率、复发率以及两年内生存率。结果:TC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TA组、TC组的同侧乳房肿瘤远处转移率、复发率低于TA组,TC组的两年内无病生存率低于TA组,但两组各指标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口腔溃疡发生率均低于TA组,化疗后的白细胞数量高于TA组,各指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A方案与TC方案作为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TC方案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可将TC方案作为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化疗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TA方案;TC方案;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032-02
Comparison of TA regimen and TC regimen in adjuvant chemotherapy after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
Zhou Lin,Li Zhou.
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Zhujiang?Hospital,?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51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breast cancer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Methods From April 2012 to April 201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breast-conserving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with stratified randomization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the stratification, 5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TA regimen were selected as the TA group, and 5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the TC regimen were used as the TC group. All the selected subjects were followed up for two year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chemotherapy, the distant metastasis rate of ipsilateral breast tumors, the recurrence rate, and the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within two year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TC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A group. The distant metastasis rate of the 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in the TC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TA group. The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in the TC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TA group within two years, but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fference of indexes (P>0.05). The inc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incidence of oral ulcers in the TC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TA group. The number of white blood cells after chemotherapy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A group.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TA regimen and TC regimen can be used as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and the clinical outcome can be achieved. However,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TC regimen is relatively low. The preferred option for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Key words】Breast cancer;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TA regimen; TC regimen; Effect
保乳手术是目前用于乳腺癌治疗的常用方案,术后生存率高,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术后复发和转移风险较高,通常需要辅助合理的化疗治疗,目前最为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TA),效果优良,但有着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的治疗耐受度受到影响;而有相关报道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TC)可有效降低化疗不良反应,为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本研究主要对乳腺癌保乳术后使用TA方案与TC方案开展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作如下探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100例2012年4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依据术后辅助化疗方案进行分层,选择采用TA方案实施辅助化疗的50例患者作为TA组,将使用TC方案实施辅助化疗的50例患者作为TC组。TA组年龄37~66岁,平均年龄(51.54±4.7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48±1.02)年,TC组年龄39~65岁,平均年龄(51.82±4.37)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54±1.21)年。化疗方案的确定均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确定,并且化疗治疗方案经过患者知情同意。
入选标准:经病理学以及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为乳腺癌,并接受保乳手术治疗:化疗前经肝肾功能检查、心脏彩超、腹部B超、血常规以及乳腺钼靶等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且愿意接受随访调查的患者。
排除标准:预计生存期不足六个月的患者;存在化疗禁忌症以及对化疗药物过敏患者;研究前接受化疗治疗患者;化疗依从性差,无法良好配合治疗、拒绝接受随访调查的患者。
1.2 方法
TA组: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mg/m2、吡柔比星50mg/m2,静脉滴注时间为3h。
TC组: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多西他赛的用法与用量与TA组保持一致,同时联合使用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滴注。
两组治疗3周为一个周期,共持续化疗6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同侧乳房肿瘤远处转移率、复发率以及两年内无病生存率。化疗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白细胞数目变化)、口腔溃疡以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同侧乳房肿瘤远处转移判断标准:同侧乳腺以及同侧腋窝、内乳淋巴结以及锁骨等局部区域淋巴结以外的转移病灶。同侧乳房肿瘤复发判断标准:同侧乳房内再出出现癌细胞,且局部位置为首次出现。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肿瘤完全消失且时间维持超过4周为完全缓解;肿瘤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超过50%,且时间维持在4周,未产生新病灶为部分缓解;两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增加低于25%或减少不足50%为疾病稳定;两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增加超过25%,或者发现新病灶为疾病进展[1]。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统计学处理,研究内涉及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同侧乳房肿瘤远处转移率、复发率以及两年内无病生存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白细胞计数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化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TC组高于T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情况[n(%)]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高发恶性肿瘤,多发于乳腺上皮组织。乳腺并不是对人体生命活动起到维持作用的重要器官,但是因为乳腺癌细胞并不具备正常细胞特性,极易出现脱落,而一旦癌细胞出现脱落,游离癌细胞会随着血液扩散,造成癌细胞转移,使患者生命安全遭受极大威胁[2]。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保乳手术治疗成为目前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案,虽然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此种治疗方案的术后复发、转移几率较高,因此选择合理的术后化疗方案就尤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TA与TC化疗方案的治疗结果发现,两组的临床疗效、患者的生存率以及肿瘤复发、转移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由此说明两种化疗方案均可取得较为良好近期与远期疗效。对此结果产生的原因实施分析是多西他赛能够对微管蛋白二聚体与微管蛋白之间的平衡性产生破坏作用,使癌细胞分裂停滞在G2/M期,直至细胞死亡[3]。环磷酰胺属于常见的烷化剂类药物,也是一种典型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当药物进入人体后,通过与DNA交叉连结的方式,对DNA合成发挥抑制作用,进而对肿瘤细胞生长发挥控制作用[4]。环磷酰胺同时还可以抑制转移灶增殖活性,有效使残存肿瘤的生长受到控制。吡柔比星通过嵌入DNA核算碱基对间,进而对转录过程产生干扰,mRNA合成静止,抑制DNA聚合酶,在细胞分裂G2抑制肿瘤生长、阻断细胞周期,发挥诱导癌细胞凋亡作用[5]。
通过比较两组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TC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口腔溃疡发生率低于TA组,化疗后的白细胞计数高于TA组,由此说明TC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骨髓抑制程度比TA化疗方案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吡柔比星在对肿瘤细胞进行抑制、杀灭的过程中,会同时产生较为明显的毒性作用,导致口腔黏膜出现病变;在阻断DNA的合成的同时,对上皮细胞的修复作用以及细胞增殖会产生抑制作用,导致胃黏膜出现继发损伤,造成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吡柔比星可对骨髓内细胞的生长、增殖以及释放造成影响,甚至可损伤正常骨髓细胞,进而引发骨髓抑制[6]。
综上所述,TC与TA方案用于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化疗治疗,均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TC方案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海滨,张冠男,赵爱国,等.TAC与T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6):133-134.
[2]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疗效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10):1635-1637.
[3]胡月,马满玲.FEC及T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经济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2):1752-1753.
[4]赵月,李金凤,初桂伟.TE与T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的对比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14,29(6):576-579.
[5]张新军,李薛鑫,赵林,等.老年乳腺癌术后不同化疗方案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11):1134-1138.
[6]杨瑞玲,张迎舟,耿翠芝,等.TA方案与TC方案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化疗中的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3):226-229.
论文作者:周琳,厉周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方案论文; 乳腺癌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肿瘤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