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湖南 417000
【摘 要】目的:探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60例为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分别行DHS内固定术治疗、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治疗上,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发症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社会加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好发于老年群体,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生活能力恢复,因此手术是常规的治疗方式[1]。在临床治疗上,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DHS内固定术均为手术方式。本研究选取60例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比较探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为(74.3±4.6)岁,病程2~5d,平均病程为(3.2±1.0)d;根据E-vans分型标准,III型36例、IV组24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患者行全面检查,严格控制患者血压,并将血糖水平控制在10mmol/L以下。给予对照组DHS内固定术治疗,切口于大转子外侧,于其下3cm处放置定位交仪,把定位器紧贴骨距上方钻入1枚导针,拔出导针然后将套筒套入,并用加压器加压,关闭切口,并放置负压引流[2]。
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麻,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柄长度150~170mm;患者取侧卧位,患侧采取髋关节后外切口至股骨小粗隆下,并充分暴露股骨大粗隆、小粗隆与骨折端。解剖位近股骨大小粗隆,于大、小粗隆上钻孔,用钢丝捆扎固定;剂量保留股骨矩,并截取小粗隆上1.5cm,取出骨头、小碎骨片及骨颈,合理确定前倾角,以10°~15°为宜。操作结束后缝合切口,放置负压引流[3]。
1.3 疗效评价 本研究治疗分为三级,显效:患者体征恢复正常,术后无并发症;有效:治疗后体征基本恢复,无明显的并发症;无效:治疗后患者体征无明显改善[4]。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用卡方检验;计量数据用均数(±)表示,用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60.0%,明显低于观察组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切口浅表感染1例、右下肢深静脉栓塞1例,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13.33%;对照组肺部感染3例、切口浅表感染2力、由下肢深静脉栓塞3例、股骨头下沉疼痛3例,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髋部骨折中,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发生率较高,占比约为31.0%~51.0%,并且好发于高龄老年群体,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或内科疾病,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在手术治疗上,应以降低手术创伤、缩短负重时间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原则,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3]。在治疗上,目前普遍采用DHS内固定术,但是由于高龄患者大都不同程度存在骨质疏松,所以降低了内固定物的把持力,使得股骨颈内下方的稳定性不足。根据相关的报道,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率约为30.0%,经分析,原因主要是高龄患者伴随有骨质疏松。而近年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在临床上有了应用,手术简便易行,治疗效果也优于内固定术,可作为临床理想的治疗手术[6]。
本研究结果显示:(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60.0%,明显低于观察组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牵引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13.33%;对照组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给予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理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更加,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继源,邹庆峰.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15例效果评价[J].大理学院学报,2012,12(04):47-49.
[2]唐鑫.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40例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21(03):28-29.
[3]杨伟光,杨炳潮,聂运修,朱栋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J].吉林医学,2009,23912):2978-2979.
[4]谭成波,柳椰,马旭等.加长柄人工股头置换与InterTAN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6,14(04):48-51.
[5]朱敏,尹宏,杨开锦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23(05):28-30.
[6]汪俊平.加长柄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11(01):76-79.
论文作者:李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股骨论文; 并发症论文; 高龄论文; 股骨头论文; 患者论文; 不稳定论文; 发生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