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承包部BIM中心 上海 200080
摘要:在现代城市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功能的多样性、建筑造型的多元化以及最终对于工程质量的把控与提高。种种工程实施上的难题已远远不能被传统施工管理手段所覆盖。在此环境下,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应运而生——BIM技术由此被引入国内。施工总承包企业从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意识的角度出发,通过采用BIM技术管理的手段,最终启到为工程项目质量保驾护航的作用。
关键词:BIM;施工总承包;设计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掀起了一场基于信息化变革的热潮,“BIM ”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17年起,上海市政府规定投资额1亿元以上或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政府投资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市重大工程等工程,实现设计、施工阶段BIM 应用;世博园区、虹桥商务区、黄浦江两岸等六大重点功能区域内的此类工程,全面应用BIM。由此可见政府对待BIM的态度积极明确,通过开展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制定配套扶持政策,编制配套标准规范,为后续项目提供指导。
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部响应国家号召,希望通过于项目中使用BIM技术管理手段,来弥补,乃至延伸和加强施工总承包的总集成能力。
本文将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探讨基于上海莘庄地铁上盖项目,BIM技术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应用实施。
1 工程背景
本文研究案例为上海莘庄地铁站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地块总面积约为19万平方米,地面建设用地范围约1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地块现状内由北向南铺设多条轨交线路、铁路沪杭客运专线、铁路金山支线。
莘庄铁站上盖式建筑将成为上海首座“空中之城”,并连接起周边商业综合体。该项目将使南北广场全面互通,形成以地铁站上盖式建筑为轴心,由附近商务楼宇组成的商业、办公聚集区,使该地铁站区域形成一个交通顺畅、换乘便捷的交通枢纽和新的城市副中心,以此辐射整个闵行及奉贤、金山、青浦、松江等地区。其建成后,不仅是繁华的保证,也会是整个上海西南地区的有一个中心。
图1 项目效果图
2 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不足之处
传统意义上,因企业性质、职能范围、合同范围等条件制约,施工总承包现场管理和经济管理的能力相对比较强。
但参与设计阶段工作,组织设计协调的能力比较薄弱,这样将造成施工总承包前期策划缺乏实质性支撑,对于设计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直接导致之后设计和施工进度控制大打折扣,从而无法百分百满足工程的进度与质量。
3 BIM技术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为避免本项目在设计-施工协调管理方面出现上述问题,在业主的大力支持下,莘庄地铁站上盖项目,施工总承包企业通过BIM技术的发挥,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BIM协调流程(图2),很好的覆盖了从设计-施工完整过程的项目管理:
图2 设计阶段施工总包管理模式下BIM的工作流程
1.施工总承包BIM技术团队于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开展前,联合业主方、设计院确定本阶段的BIM工作的范围以及工作内容,有效的组织起前期的准备工作。以莘庄项目为例,首先拿到设计方全套招标图,在开展建模工作之前,三方务必清晰了解该项目重点、难点区域、净高位置紧张、管线密集区域及施工图图纸出图送审计划、该图纸内各结构功能分区、甲方重点关注该图纸内哪些区域。下图3,T16塔楼从设计到送审共5个月时间,该塔楼性质为酒店式公寓,塔楼1-3层与地下商铺区域联通,故1-3层问题与于裙房工作开展时一起讨论,塔楼标准层区域共分为A、B两区,A、B两区左右对称,各区域内有4个户型,经讨论,重点解决标准层问题,标准层内A4户型存在问题较为典型,故只针对A4户型开展建模工作。
图3设计阶段BIM的工作范围
2.BIM模型工作的搭建不再一味的按照图纸翻模,问题的梳理不再纠结于传统BIM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碰撞问题的暴露。BIM团队依托施工总承包特点,施工深化单位作为施工总包下属被管理单位,在施工总包督促下,在设计阶段提前介入,针对BIM技术暴露出的问题,基于其机电深化、现场安装的经验,给予满足现场安装施工要求的解决方案。以本项目为例,下图4中,多处管线在自有碰撞的情况下,在满足甲方净高要求的前提下,更大的问题在于与结构梁发生碰撞。深化单位在结合本项目特点,提出“该区域管线尺寸在不大于DN150的情况下,结构梁在不小于600mm高的情况下,于整根梁中间三分之一处,可预留200左右的洞口以便于管线穿洞”
图4 图中红圈所示BIM发现的各处问题
3.施工总包单位加强服务意识,主动汇总解决方案,并牵头组织开展BIM设计协调会,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优势充分发挥多专业协同作用。本项目,在设计协调会上,BIM团队主动交代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各处“错、漏、碰、缺”等问题(图5),并且基于施工深化单位给出的现场安装施工经验,BIM方也做出了具体问题修改意见,以供设计方及甲方确认回复。在总包BIM的管理协调下,会议不光抛出了问题,也在各方确认及责任分工下,明确了修改意向。
图5 BIM检查报告及施工深化单位修改意见汇总
4.设计方于会后配合施工总包BIM进行问题修改及回复,考虑设计团队工作压力较大,故本项目采取较为灵活的修改方式,如下图6,设计方仅回复修改意见手稿,在未最终确认前,不直接反映进施工图成果。甲方与施工总包BIM共同把关,是否需要通过BIM技术进行二次论证核查,通过BIM技术的管理充分做到问题解决的万无一失。
图6设计方提供的手绘版问题解决方案
5.本项目,该处T16标准层A4户型内,施工总包BIM在协调过程中整合了施工深化团队结构梁留洞方案、甲方给出的设备尺寸信息、装饰单位提供的户型净高确认、设计方提供的户型内酒店通风、排风口布置及系统负荷。最终形成了各方满意的局面,既得到了设计方与甲方的肯定,同时对于后期施工深化单位的提前介入做了铺垫,真正做到了施工总承包企业对于项目的总集成管理协调作用。
图7 BIM方最终修改成果
4 总结分析
对于本项目设计方而言,在BIM工作开展那么多之后,依旧没有耽误设计原计划图纸送审的节点,送审的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同时,设计修改依据通过BIM模型有效的保存了下来,并且向后期施工深化单位进行了传递。
BIM是促进建筑行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炙手可热的技术,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实现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管理。BIM作为建筑全生命周期应用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帮助项目各参与方协同工作,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沟通。为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BIM技术的出现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施工总承包企业在管理协调环节上的缺失与不足,我们需要通过BIM技术延伸和加强总承包的总集成能力,加强服务协调意识,特别是对设计阶段的协调组织管理能力的突破。施工总承包企业应该积极建立覆盖设计到施工乃至运维的全过程项目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从工作模式上、从思想意识上加深建筑工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建平.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1.
[2]裴以军,彭友元,陈爱东,等.BIM技术在武汉某项目机电设计中的研究及应用[J].施工技术,2011.
[3]卢晓岩,韩冰,韩何,等.深化设计在工程中的应用[J].安装,2003.
[4]杨国.深化设计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7.
[5]赵卓. 对EPC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 管理创新. 2012 .
论文作者:谢天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总承包论文; 项目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甲方论文; 上海论文; 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