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公路隧道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施工中会应用到各种技术,以下结合实际,对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应用的到技术进行分析,并且就技术实施要点进行讨论,同时提出了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质量问题,目的在于提高公路隧道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通常来看,公路隧道的施工程序是极为繁琐和复杂的,鉴于其独特的施工环境,从而使其具体的施工过程通常会遇到诸多的困难。而这样既不利于工程质量的达成,同时也可能会留下诸多潜在的质量漏洞和技术难题。而如要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就务必要透彻了解公路隧道的具体特点,并切实了解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疏漏,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举措,从而把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事故等级降到最低或根本杜绝,以助力施工企业获得长效和稳定的发展。
1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施工环境恶劣
基于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复杂性与专业性,为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在狭小区域进行交叉作业的现象。如防排水、支护及开挖等环节,须同时操作才能够保障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在隧道围岩条件下的交叉地段。
1.2施工难度系数较大
通常整个隧道的施工都是在洞中进行,而洞内的不可知因素太多,且环境极为复杂,施工的空间极为有限,大型的设备也不能有效地展开,稍有不慎极易出现碎石甚至于塌陷的情况,这样就给隧道工程的整体推进造成了很多的干扰。
1.3隐蔽性项目较多
由于隧道工程是在地下进行,受到工程时效性强与隧道结构复杂性强等因素的影响,相关建设企业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工序来进行施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增加了诸多隐蔽性施工项目,针对于这些隐蔽施工项目,无法准确彻底地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在这些项目施工完成之后即使出现质量问题也无法及时进行补救与修改,从而严重的影响了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隧道洞口及明洞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项目在施工前,必须要组织人员对施工周边区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此时主要的勘察方面就是施工区域中的天气状况、水文条件以及地下水状况等,全面的掌握这些条件信息,特别是需要对仰坡、周边环境中的稳定性方面,同时还要确定施工范围内是否存在悬石、危石等问题,如果存在,要针对具体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如果施工区域中雨量较大或者雨季实践比较长,此时应该在隧道洞口的位置上设置排水道,其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防止雨季中雨量过大而给坡体造成过度冲刷的情况,避免存在山体不稳定的问题。
2.2锚杆施工技术
(1)施工人员要全面地了解设计图纸,按照图纸要求确定锚杆安装的具体位置。(2)在安装位置确定后,在钻孔过程中需要借助岩凿机完成,并且将孔洞清理干净。(3)可在锚杆孔内放入药包,该环节需注意放入的力度,先将药包放入孔洞,再将其顶入锚杆孔中,确保药包的效果,在药包放入时须确保药包没有变形,在锚杆孔内固定时属于完好无损状态。(4)在药包放入之后,可将锚杆体插入锚杆孔中,再将钢筋网与锚杆体进行连接,连接的方式多为焊接,保障两者的固定性。(5)为最大限度地保障锚杆体的抗拔能力与抗拉能力,相关操作人员应对锚杆进行反复的试拔检测,确保锚杆体的固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喷射技术
砼喷射机安装调试好后,料斗上安装振动筛,其筛孔10×10mm,避免大粒径骨料进入喷射机;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受喷围岩面后即可开始喷射砼。喷射时,送风之前先打开计量泵(此时喷嘴朝下,避免速凝剂流入输送管),以免高压砼拌合物堵塞速凝剂环喷射孔;送风后调整风压,使之控制在0.45至0.7MPa,避免出现粗骨料脱落和回弹量增大情况。因此,按砼回弹量小,表面湿润易粘着两方面掌握。根据喷射仪表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风压和计量泵,控制好速凝剂掺量。喷嘴与岩面的距离控制在60至120cm,喷射方向尽量与受喷面垂直,拱部以径向喷射。一次喷射厚度不大于10cm,若需喷第二层,应在前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喷射作业应分片进行,按照先边后拱脚,后拱顶的顺序施工喷。喷前先找平受喷面的凹处,再将喷头成螺旋形缓慢均匀移动,每圈压前面半圈,绕圈直径约30cm,使砼层面平顺光滑。
2.4二次衬砌施工技术
隧道分离环节的施工必须要在钢筋的成捆与绑扎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之后才可以进行。在隧道分离施工过程中,应将12m的钢模台车作为施工的模板。在施工过程中应提高顶部临时支护的可靠性与密封性,应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方式标准与准则。在二次衬砌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避免发生排水不顺畅以及侵泡等现象,应提高对排水管的重视度,并且作好相应的维护工作。一旦施工表面出现渗水与漏水等现象,应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再根据其原因进行二次加固。
3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完善开挖方法
通常情况下,在开挖隧道之前,应充分了解围岩的具体状况,从而保证开挖符合预期设定的标准。该文主要以Ⅴ级围岩为例,进而介绍了公路隧道的具体开挖方式。由于长久的风化和侵蚀的作用效果,进而使得Ⅴ级围岩中岩石的整体稳定性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同时也会造成其传递荷载的能力严重下降。而为了处理这样的情况,就需要使用短台阶施工的方式实施开挖,以控制台阶的高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通常台阶的高度应为3m左右,而长应达到5m。此外,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科学控制进尺的大小程度。通常应把进尺设定为1m,而之所以这样做是开挖的便捷性的考虑。2)在对台阶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减少爆破的频率,应尽量使台阶能够在同一时间段施工。爆破频率的减少有助于确保岩石本身整体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另外也能推动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3)在完成开挖作业之后,可能会出现上台阶悬空的情况,而如果对其施加荷载也极易出现垮塌的危险。
3.2优化调整施工工艺
为提高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的需要不断的优化调整施工工艺,提高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在优化与调整施工工艺时,应根据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地区的地质、环境、气候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优化与调整。施工工艺越先进,工程的质量就越高,例如台阶法施工工艺,就是将传统的先拱后墙的施工方式进行了优化。
3.3开展施工保障设施的建设
在隧道施工中必须做好通风设施的建设,以具体的施工要求为依据进行压缩机的配置,通过在隧道的进出口安装压缩机来满足隧道内部施工所要求的通风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隧道在施工的时候面临着极为复杂的施工环境,且潜在的隐患因子也比较多,另外可能遇到的危险等级也比较高,如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各类事故或是质量问题,甚至于导致工程损毁和人员的伤亡。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务必认真研究和掌握施工技术,并选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从而保障公路隧道的整体质量符合预期的设定标准。
参考文献:
[1]扶勇.高速公路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对策———以四川宜泸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为例[J].江西建材,2016,(3).
[2]周子健.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全过程风险动态分析与反馈设计方法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4).
[3]刘国权.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2).
论文作者:梁红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隧道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公路论文; 药包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围岩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