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汇源通集团有限公司 5282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与电力工程相关的工作质量及水平也在日益提升。可是,我国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并且很难达到现代电力工程项目构建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必须加大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完善力度,进而使其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发展,保障电力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本篇论文将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及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应用
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的推进,国内电力项目逐渐向国际化方向迈进,其管理模式也逐渐学习国外科学技术,但是,因为受到国情的限制,导致国内电力项目管理工作并无法完全适合国外的管理形式,所以,要求正视当前电力项目的管理模式,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寻找更新更先进的管理形式,以提高电力项目的管理效率,推进电力工程长远发展的步伐。
1、电力工程管理概述
1.1 电力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管理工作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可以提升整体的工程施工效率。电力工程建设属于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同时也涉及到非常多的内容与单位,如施工单位、监理机构,施工材料、工作人员、施工质量等。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可以保证各部门工作的水平,从而提升电力工程工作的效率;第二,提升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工程管理是保障电力工程质量的重要渠道,由于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会非常久,并且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所以管理非常不到位的话,那么将会引发各种质量问题,从而增加工程成本。
1.2 电力工程管理现状
在实际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合理的运用项目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而且还能保证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当前的电力工程管理状况来看,其受到了非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对资金管理的意识不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规模的不断增加也提升了整体的资金投入。但很多企业的资金管理人员都不是专业的,并且自身的管理意识也非常的薄弱,常常会出现资金使用不合理、浪费等情况发生;第二,缺少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电力工程管理的工作量其实非常大,甚至还需要运用到各种不同的先进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但因为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很多企业依然使用效率较低的人工管理,无形之中也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第三,监督力度不到位。完善的监管体系才能保证整个工作的稳定,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企业一定要提升监管力度,这可以一定程度的提升工程质量,但当前的监管状况却不是很理想。
2、电力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电力工作人员
管理人员在整个电力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素质对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电力工程管理者需要提高管理水平,为电力工程全面改进提供有利因素。管理者可以从加强专业知识和提升整体素质等多方面改进。现阶段,我国的电力工程管理相关人才培训与发达国家对比,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需要强化培训过程,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人员素质和能力。
2.2 电力工程管理的内在因素
电力工程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日益增长的社会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复杂的竞争关系。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具有创新意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形成自身独特的管理模式。但是,很多投资人员不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盲目投资,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后续的工程事故埋下了隐患。在日益增长的社会市场经济中,电力工程的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电力工程将存在复杂的竞争关系。这种关系要求企业必须具有创新意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形成一种独特的管理模式。可行性研究本身对其他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进行了一定研究。实施可行性研究的根本目的是给电力工程投资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银行贷款、工程设计和合作签约提供基本信息和依据。
3、现阶段我国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分类
3.1 电力工程CM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传统的电力工程CM模式发展时间较长,从上世纪开始就被各大电力企业所使用,电力工程CM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用户将电力工程项目托付给相关监管人员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可以加快电力工程规划速度以及施工速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在CM管理模式实施的环节中,不单单可以进行一边规划一边作业,还能够很准确地将规划人的观念展现出来。在电力工程CM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相关电力企业直接负责电力项目,用户和承包单位的合同则采用成本加利润的方式。虽然CM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依旧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3.2 电力工程监理模式
电力工程监管模式目前在电力工程构建当中得到普遍运用,电力工程监理模式可以很好的针对用户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应用电力工程监理模式需要考虑到承包商、用户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换言之,用户要和承包商进行合同的签署工作,管理部门则要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可是,在电力工程监理模式应用的过程中,监理部门十分容易出现职责制不清晰的情况,进而给电力项目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损失。
3.3 用户自建管理模式
用户自建管理也是我国电力工程最为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一,用户自建模式主要指的是用户自身进行相关的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用户主要负责电力工程构建的管理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国电力工程监督管理体系完善之前,电力工程管理项目一般都采取用户自建的管理模式,因为用户自己缺乏电力工程管理相关的操作技术与经验,所以还需要成立一个临时组织来进行技术指导,这种管理模式导致电子工程项目的管理成本骤增,资源的使用率也普遍较低。
3.4 电力工程ECP管理模式
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是电力工程ECP管理模式的英文全称,即将规划、购买、作业融合在一起。ECP管理模式是现阶段世界上都比较认可的一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在EPC管理模式应用的过程中,用户将电力工程项目托付给职业队伍,让其进行后续的管理工作,该工作内容主要包含购买、规划、作业以及试运行服务等等。该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不单单能够确保管理项目的速度,还能够确保项目构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连接情况。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用户在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咨询关于项目建设的事情,经常性地干预项目管理,从而导致ECP管理模式无法充分发挥自身功用。
4、电力项目管理模式的革新及应用
4.1 强化管理观念的创新及使用
若要达到国内电力项目的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及使用,一定要从管理观念上进行革新及发展,因为我国的电力项目发展起步很晚,管理思想比较落后,如此就导致管理创新出现局限性,所以,以科学的管理观念为指导,方可充分实现电力项目管理模式的革新与使用。创新观念的发展,首先需要管理者全面考察电力工程的具体状况,认真分析国内电力项目的发展状态,再采取科学的手段创新电力公司的管理模式。若要实现该种管理观念的创新,能够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全面认识到电力项目管理模式革新的意义,获得电力公司的高度认可和重视,唯有电力公司自己认识到创新管理的作用,方可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进而得到思想的创新;另一方面,深入分析电力公司现行的管理机制,找到其中隐藏的问题,从而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处理,实现管理方式上的革新。
4.2 寻找全新科学的创新管理形式
电力项目管理模式要根据现代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革新改进:①要借鉴国外科学的管理思想及管理模式;②不得一味的照搬照抄,如此会导致管理模式无法与本国电力工程相适应,唯有根据我国电力公司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自身的管理方式并加以改进,方可得到管理模式的充分创新及使用。如对于流域水电工程建立,能够采取滚动开发方式,组建专业化的人才团队,分别管理流域水电工程管理不同过程的工作,让电力工程管理出现阶梯状推进,如此做不仅能够加快业务效率,确保施工进度,提升管理质量,并且还能够充分使用人力及物力等资源,让工程管理分工清楚、更为专业性;再者,在以往的电力项目管理方式中,项目型组织及职能型组织极度分化,给管理造成巨大阻碍,由此能够采用矩阵式管理方式把二者实现有效统一,而且还对结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避免与调整,促使电力工程内的各项资源获得充分共享,进而降低人工在业务过程的时间浪费并提升业务效率。
4.3 加长全过程管理形式创新
因为电力工程管理存在复杂性特征,其工程建设的时间比较长,同时所涵盖的因素也非常多,为此,在电力项目科学化管理阶段,需要把全过程、多要素视为研究的焦点,并在革新制度时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1)建立专业化高素养管理团队,通过创建高效率的管理人才队伍,实现对电力工程的高效控制,为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及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电力工程管理的设计工作要求在项目设计过程进行,拓展管理人员的思维,不得将之管理观念局限于施工过程,使其认识到工程设计的重要性,请用专门的项目设计师来管理电力项目的安全性。再者,电力工程管理需要实现科学分工,再业务项目科学分类的前提下,提升建立工程的总体质量,同时在该种背景下,还能够通过分工控制得到团队之间的合作搭配,避免团队项目相互制约等情况的出现。
最后,在全过程、多要素管理系统创建阶段,管理人员应当注重责任机制的建立,对所有人员进行详细分工,并对自身业务展开严格的监督控制,增加项目设计的观念,并充分确保项目管理的总体质量,确定管理活动的基本责任,给电力项目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有效支撑。
5、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的电力工程管理中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部分,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建立健全完善的电力工程管理形式。因此,电力工程企业需要立足于社会的发展步调,适应市场化经济体制要求,进行管理方式创新,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拓宽空间,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 麦贤谦. 现代商业. 2011(36)
[2]浅谈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进[J]. 卢国盛,卢思远.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12)
[3]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 杨神洲. 科技视界. 2015(08)
[4]试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及其应用[J]. 陈瑞. 低碳世界. 2014(13)
[5]关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的探究[J]. 郑明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05)
[6]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高电力工程管理水平[J]. 李荣居. 科技视界. 2017(36)
[7]电力农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探索[J]. 俞恺. 科技创新导报. 2017(27)
[8]电力工程管理创优中的控制策略分析[J]. 林健良. 管理观察. 2016(08)
[9]电力工程管理创优中的控制策略分析[J]. 徐庆柱. 硅谷. 2013(24)
论文作者:汤荣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9
标签:电力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用户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