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孙三峰,梁瑞丽,王丽娜,杨庆娟

孙三峰 梁瑞丽 王丽娜 杨庆娟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14000)

【摘 要】目的:评价电热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40例确诊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电热针灸治疗,取患侧肩髃、肩髎、天宗、曲垣;对照组采用口服扶他林治疗。采用肩关节疼痛程度评价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0-100 mm,肩关节活动度评价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第4周进行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VAS评分及CM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VAS、C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第4周,针刺组VAS评分低于西药组,CMS评分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热针灸法治疗肩周炎可改善肩关节疼痛症状,其疗效与口服扶他林接近,且该疗法远期疗效优于扶他林。

【关键词】电热针疗法;肩周炎;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453-02

肩周炎是针灸科常见的骨关节疾病,笔者于运用电热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4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为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由针灸科门诊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中途观察组脱落0例、对照组脱落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年龄25-65岁之间,男女不限;主诉为肩关节疼痛,单侧肩周炎病程6周-2年;VAS得分≥50mm;X线片正常,但可见骨质疏松、钙化阴影;签署知情同意书。

1.3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1.3.1脱落标准:经知情同意、并筛选合格进入随机化试验的受试者,因故未完成本方案所规定的疗程及观察周期,作为脱落病例。

1.3.2 脱落病例的处理:当受试者脱落后,研究者应采取登门、预约随访、电话、信件等方式,尽可能与受试者联系,询问理由,记录最后一次治疗时间、完成所能完成的评估项目。脱落病例均应妥善保存有关试验资料,既作留档,也是进行全分析集统计处理所需。脱落病人无需另补。

2 治疗与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治疗组

仪器:采用HT-1型温针电针综合治疗议(常州华音电子有限公司)

主穴:患侧肩髃、肩髎、天宗、曲垣。

操作方法:患者取健侧卧位,医师用0.25×45mm毫针(一次性华成牌无菌针灸针)于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对准穴位直刺,针刺得气后,连接温针电针综合治疗仪导线,选择疏密波段,强度以针柄微颤动,患者能接受为度,肩髃、肩髎为一组;天宗、曲垣为一组。每周针刺治疗3次,留针20min。

2.1.2对照组:扶他林(北京诺华),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5mg ,每日3次。

2.1.3功能锻炼

两组患者均嘱其回家配合自行功能活动,功能锻炼为爬墙攀高法:面对墙壁,单手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十次。

两组均治疗4周,针刺操作由同一名经过培训的针灸医师执行。

2.2 观察指标与方法

2.2.1肩关节疼痛程度评价: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0-100 mm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于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第4周分别进行评价。

2.2.2肩关节活动度评价: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评价针刺前后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于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第4周进行评价。

2.2.3随机、盲法与评估者:随机分配方案按照顺序编码、密封、不透明信封保存。筛选合格的受试者,在填写完基本情况后及知情同意书后,即可分配信封进行分组。疗效评价及试验数据分析分别由不参与分组、治疗的两位医师完成。评价者为特定一名不参与本研究随机分组及诊疗工作的执业医师担任,在进入评估工作前经培训熟练掌握本课题量表评价,评估方面对于参与诊疗的医师保密。评估医师尽量减少与受试者交流与评估无关的问题。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7.0进行分析统计描述,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秩和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以上结果的显著性检验水准为0.05。

3 治疗结果

3.1肩关节疼痛程度评价:两组治疗结束后VA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第4周,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不良反应记录及脱落原因

本课题中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1例因患者在治疗中自主选择配合其他治疗而脱落。

4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是指肩关节周围的关节囊、软组织的慢性退行性炎症,以肩关节周围剧烈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属中医学“肩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人体正气不足,防御外邪能力下降,感受风寒湿邪或筋脉受到长时间劳累闪挫,肩周局部经脉阻滞或受损,气血运行不畅而致。

本课题根据肩周炎的临床特点,所选腧穴均为手三阳经穴,手太阳小肠经循行于肩后侧,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于肩外前侧,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肩外侧,肩髃为大肠经,肩髎位于手少阳三焦经,天宗、曲垣位于少太阳小肠经,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理论,四穴合用可疏通肩关节后侧、外前侧、外侧气血,缓解疼痛及功能障碍,共达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止痛之效。

有研究采用电针治疗肩周炎[1],电针肩关节局部穴位,可激活A类传入神经纤维在脊髓水平对痛敏神经元起抑制作用,产生镇痛效应,在针刺的基础上加以电脉冲能进一步激活大脑中枢的痛觉调制系统,刺激大脑产生内源性阿片肽,迅速提高痛阈,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电热针疗法,将针灸疗法与电热物理技术有机结合,具有针刺和电热刺激的双重治疗作用,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通以电流,利用电刺激替代手法进行运针,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2]。课题组采用HT-1型温针电针综合治疗仪,选则具有促进局部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症水肿作用的疏密波型,强度为针柄微颤动,患者能接受为度进行刺激。再嘱患者自行配合功能锻炼,巩固其疏经通络作用,并预防肩关节局部粘连。

本方案治疗肩周炎疗效同口服扶他林效果接近,在缓解肩周疼痛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修复肩峰、冈上肌腱炎症及背部筋膜损伤,增强肌力,从而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这可能是电热针灸远期疗效优于西药组的原因之一。电热针灸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疗具有见效快、疗程短、远期疗效佳,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临床实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人章.电针治疗肩周炎30例[J].中国针灸,2007,27(1):17-18

[2]林文注,王佩.实验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15

论文作者:孙三峰,梁瑞丽,王丽娜,杨庆娟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4

标签:;  ;  ;  ;  ;  ;  ;  ;  

电热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孙三峰,梁瑞丽,王丽娜,杨庆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