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论文_秦永强

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论文_秦永强

秦永强 山东省招远一中 265400

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个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生活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二、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1.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

2.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不是自主发展,往往是教师“强制”下的一种发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发展状态。这种发展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被动发展的结果是:(1)造成学生发展的两极分化;(2)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制,缺少学习的主动性;(3)以学生的片面发展代替学生的全面发展;(4)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经历和体验。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作者:秦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论文_秦永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