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无行政权党组织工作创新研究_组织发展论文

基层党组织无行政权党组织工作创新研究_组织发展论文

无行政权力依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层党组织论文,行政权力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4-0029-0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基层党组织与相应的行政权力关系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无行政隶属关系、无行政主管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衍生出基层党建的一些新兴领域。其中,无行政权力依托是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重要形式。所谓无行政权力依托的党组织,是指游离于行政权力之外,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发挥作用的党组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推广在农民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的建立力度”,凸显了党对加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建设的重视。

一、无行政权力依托: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新领域

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加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建设,不仅关系党的政治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

1.政党的基层组织是一个政治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依托于行政部门的权力。政党诞生于英国的17世纪,其基层组织的政治影响力是通过吸引群众而非依托于行政权力。纵观世界政党的实践,政党的基层组织依托行政权力开展政治活动,一般多见于非现代性国家。毫无疑问,非现代性国家的政党政治不具有现代政党政治的特色,因而不足以效仿。在社会主义国家,高度的计划经济及由此而来的“超党政治”,使整个党的组织系统完全依赖于行政权力开展活动。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各级组织活动依托于行政权力并不成功。事实上,党的组织依附于行政权力是高度计划经济的产物,也是政党失去自身特有功能的重要原因。我们党执政60多年以来,已经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相对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伴随着三大转变,我们党有一个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任务,需要回归政党固有的功能。这就要求党组织与行政权力机关作适当的分工。按政党运行的逻辑,党的基层组织应从政党政治的视角发挥作用,并不一定要有行政权力的依托。事实上,西方政党的基层组织都是依靠自身的影响力来开展活动的。在新形势下,我国无行政权力依托的党组织已经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活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无行政权力依托基层党组织将依靠自身的力量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公民社会的生成,将扩大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的活动空间。公民社会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生成的,是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社会的特点是“私域”的扩大,从而使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成为党建研究的新领域。第一,多种经济成分的快速发展导致非公有制经济的党组织无行政权力可以依托。非公有制经济的资本构成主要由私人出资,是市场中的独立法人,有权决定企业内部的一切事务,因而,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开展活动要得到行政权力的支持,并没有法律保障。在这里,党组织开展活动没有行政权力的依托。第二,社会与政府分离,使各类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无行政权力可以依托。公民社会中的群众可以依据法律组织社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截至2008年年底,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已经超过41.37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2.97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8.24个万,基金会1597个。目前,登记的社会组织仍在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加,其中多数是基层社会组织。由于社会组织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而其党组织是没有行政权力可以依托的。第三,在政府权力可以控制的某些领域,党组织也面临弱行政权力或没有行政权力依托的挑战。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许多党组织所依托的行政权力越来越少。在农村,村长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村党支部可依托的行政权力相对减弱。即使在某些公权领域,如果行政领导缺乏党的意识,党组织可以利用的行政资源也不多。可以说,随着我国社会走向现代化,无行政权力依托的党组织越来越多。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加大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建设的力度。

3.发挥非权力影响: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走向。无行政权力依托的党组织如何发挥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在以往的党建实践中,人们的习惯思路是让党务干部兼行政职务,或通过党员行政领导的作用发挥影响。“在传统架构下,基层组织的核心功能是通过行政权力来实现对革命和生产的动员与组织。”[1]党组织似乎离开了权力,就难以运行。实践证明,用党政相互兼职的方法固然可以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但并不能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难点问题。从政党政治的实践来看,无行政权力依托的党组织要发挥作用,根本在于发挥非权力影响。党组织的非权力因素是靠党的政治动员力、文化吸引力和党性感召力来体现的,体现的是软实力。社会文明的发展证明,任何组织的竞争力都需要软实力来支撑。同样,由市场经济催生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发展也需要软实力。这就是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空间。基层党组织不是行政组织,不可能依赖行政权力推动党务工作。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只有发挥非权力影响,才能发挥政治影响力,才能找准“有作为”的位置。事实上,党的十七大要求基层党组织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社会和推动和谐”的功能,也是通过非权力影响发挥作用的。

二、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创新

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变化,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也应当随之改变。现代组织学认为,“组织远不只是达成既定目标的工具,从本质上,是力图在特定环境中适应并生存下来的社会团体”[2]。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改革和创新。上海基层党建的实践表明,基层党组织没有行政权力依托,也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构建大党建格局,营造党建的良好氛围。发挥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的作用,需要地区党建的良好氛围。上海为发挥好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的作用,多年来着力构建大党建格局。第一,通过“1+3”模式,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政治保证。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大多数建立在社区,因而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就成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上海近年来在社区普遍建立了“1+3”的领导模式,即成立社区(街道)党工委,下面分设社区(街道)综合党委、社区(街道)行政党组和社区(街道)居民区党委,对社区内各类党组织实现全覆盖领导。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内各类组织就在心理上接受了党组织的存在。“在共产党领导的地方,党组织必然要在群众中发挥政治领导作用”,这已经成为上海各个阶层的共识。第二,通过党组织对党务干部的合理配置,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社区综合党委成立后,党组织的触角就伸向了各个领域。在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中,社区综合党委配好配齐党的干部,并通过他们把党的意志传输到群众,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上海,不少有实际经验的党务干部被派到无行政权力依托的党组织开展工作,并充分发挥了作用。第三,通过党组织资源共享机制,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工作平台。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由于缺少党建资源,因而开展党建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上海社区党工委为加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建设,不断整合党建资源,为各类党组织建设搭建了平台。如上海嘉定区的党员服务中心,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提供多种党建资源,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2.围绕发展的大局,显现党组织的重要价值。党组织的活动能否得到行政权力的支持,对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至关重要。党组织无行政权力依托,并不是说没有行政权力可以依托。事实上,只要党组织能发挥有效作用,党组织可以从无行政权力依托转向有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要获得行政权力的支持,关键是能推动企业或部门的发展。多年来,上海党建为加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的建设,确立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依据这一思路,上海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围绕企业或部门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赢得了单位行政部门的认同。第一,发动党员完成企业的急、难、险事情。上海卢湾区的“新思南”是IT产业。该企业的党组织在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主动提出“不要加班费,明年企业好转再补发”的要求,赢得了老板的感动和员工的尊重。第二,党员争做企业发展的能手。上海张江是非公有制经济的积聚地。在那里,许多党员是科技骨干,是岗位能手。老板充分认识到,没有党员的先锋作用,就没有企业的发展。第三,党组织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上海的爱思箱包厂是日资企业。当日方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时,是党员掌握了市场的制高点,帮助企业走出了困境。实践证明,如果党组织推动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就能得到各方面的认同,就能在显示自身价值的过程中赢得地位和尊重。

3.协调利益关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协调利益是党组织最基本的政治功能。在现代政治体系中,政党既要代表阶级利益,又要综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以后,社会利益矛盾日益突出。推动社会和谐,发挥党组织协调利益的功能具有紧迫性。由于非公有经济存在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因而利益矛盾比较突出。要实现非公有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党组织协调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无行政权力依托的党组织之所以有影响力,重要原因就是在各种社会矛盾中发挥了利益协调作用。上海宝山区的“红帆工程”党组织着眼于理顺劳资矛盾关系,从而赢得了劳资双方的尊重。该园区党组织构建了职工群众的表达机制,并把群众的合理意见积极向雇主反馈。同时,党组织也主动听取雇主的意见,及时向工人群众反馈。这样,劳资之间就减少了因误解而引起的矛盾,对一些重大问题也能协商解决。在处理劳资矛盾的过程中,园区党组织不仅搭建了协商平台,而且通过法律等手段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利益。由于党组织充分发挥了协调利益的功能,因而园区劳资关系和谐,社会政治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实践证明,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协调利益的功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

4.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企业的发展需要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推崇的价值观,是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在早期资本主义的工厂制度中,通过“泰罗制”等严格的管理方式来增加经济效益并不成功。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总结工业文明发展的经验,提出用企业文化来提高企业效率的思想。在当今经济竞争的格局中,企业文化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竞争因素。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需要先进文化的引导。如果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善于把党的政治理念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文化,就可能提升自己的价值和拓展政治影响力的空间。党的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这一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艰苦奋斗,强调爱岗敬业,强调创一流的业绩。毫无疑问,党的政治文化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在上海徐汇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党建中,党组织注重把党的文化理念转化为企业的文化,为企业职工提供精神动力,从而凝聚了群众,促进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党的文化与非公有企业的文化有共同点,是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

5.开展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为职工营造温馨的精神家园。在公民社会中,群众的自主性活动越来越多。这既显示了群众精神享受的重要性,也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舞台。上海基层党建的实践表明,党组织开展群众性娱乐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群众的精神享受,另一方面也能扩大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和凝聚力。在上海卢湾区,不少非公有经济的职工纷纷要求加入党组织,原因之一就是党组织开展的活动深深吸引了他们。有的党组织开展文艺表演,有的党组织组织假期旅游,还有的党组织开展乒乓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让白领雇员找到了精神的归属,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可见,无行政权力依托的党组织拓展政治影响力既要发挥政治领域的作用,也要发挥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事实上,党组织活动的政治逻辑与生活的逻辑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有助于党员政治价值观的统一,而政治价值观的传输则需要社会生活的载体。因此,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应当通过生活的逻辑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三、进一步拓展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作用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的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的规模还会扩大。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中央要求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笔者认为,加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的工作创新,是当前开创基层党组织新局面的重要领域。

1.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的指导和支持。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的单位或部门一般属于体制外的组织,地方党组织往往容易忽略这类党组织的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准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全覆盖。为此,对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的建设,地方党组织应当有规划,实行强有力的领导。只要地方党委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的单位或部门就会重视或支持党的建设。实践也证明,凡是地方党组织不重视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建设的地方,党的建设也难以开展起来。为加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建设,应当在地方党委建立严格的党建责任制,做到有检查、有指导、有考核。同时,上级党组织还应当通过工商联、民政部等有关部门加强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或新社会组织的沟通,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提供舆论环境和工作支持。

2.建立一支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党务干部队伍。由于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的单位多在体制外运行,因而党组织一般没有专职的党务干部。即使有一个专职党务干部,也要通过其他兼职形式履行党务干部的职能。因此,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中的大多数党务干部是业余的或兼职的。他们的工作除了义务劳动外,基本没有特殊的利益可以索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建立一支绝对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党务干部队伍。这支党务干部队伍不仅政治上强,而且要业务上精,知识面广、有较强的活动能力。政治上强,就是忠诚于党,有奉献精神,热衷于党的工作;业务上精,就是要在本职岗位上成为技术骨干,能带领党员群众干事业;知识面广,就是要有一定的学历,知识广博,是群众中的核心人物。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有了这支党务队伍,就能凝聚群众和吸引群众,就能有效地开展组织活动。

3.发展党内民主,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作用。在无行政权力依托的党组织中,由于党员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因而发展党内民主至关重要。第一,对党员主要领导干部应实行直选。民主的核心是选举。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在无行政权力依托的党组织中,不存在掌握行政资源的党员干部。如果上级党组织在这里直接任命党员干部,必然因没有民意基础而难以开展工作。实践证明,在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中,直接选举产生的干部有号召力和凝聚力,而被选举的党员干部对党务工作也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选举是大家的信任,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如上海中智集团的党组织用竞选的办法选举党员干部,造就了一大批有作为的党务干部。第二,要扩大党员干部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中,党的活动需要党员群众的广泛参与,并且是一种自觉的参与。没有群众的参与,党员干部就成为“光杆司令”,难以推动工作。因此,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要实行党务的完全公开,就要发动党员群众广泛的参与,重大决策让党员一起讨论和共同决定。第三,要健全党内服务和关怀机制。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既有权利性的,也有义务性的。目前,一些党组织在强调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时,往往强调党员的义务而忽视了党员的权利。在无行政权力依托的党组织中,党员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这里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更要强调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帮助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保障党员的权利,并以此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把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应用于基层党建,善于团结有影响的人物。统一战线是我们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法宝。在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中运用统一战线的理念,可以有效促进党的工作。依据十七大精神,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功能是凝聚群众和促进和谐。在非公有制经济或新社会组织中,存在不同层次的人群。在这些人群中,会自然形成一些“群众领袖”。尤其在社会组织中,“群众领袖”往往是一个团体中的核心人物。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要发挥凝聚群众的功能,需要把“群众领袖”团结在自己周围,并通过他们发挥政治影响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组织与“群众领袖”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发挥政治作用的大小。因此,加强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建设,要善于运用统一战线的理论,既要鼓励党员干部成为“群众领袖”,也要善于团结“群众领袖”,还要把政治上可靠的“群众领袖”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只有这样,无行政权力依托党组织才能真正成为政治核心。

标签:;  ;  ;  ;  ;  ;  

基层党组织无行政权党组织工作创新研究_组织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