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核电的特殊性,对核电设备的制造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要求我们加强做好核电设备的质量提升工作。为此,应该根据核电设备的制造特点,提高人员素质,严格管理制度,实施重点质量监督和控制,打造专业的监造组织体系,强化经验反馈,并在管理措施上做好创新工作,最大程度保证核电设备的制造质量。
关键词:核电设备;制造质量;控制方法
引言
质量是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产品生产质量,企业必须加强对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强化工艺改造,并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以及制造完工后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进而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可使用性。
1核电设备制造环节质量提升的必要性
核电设备的质量是否过硬是关系着核电厂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核电厂对其设备制造质量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国家为此制定了《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的配套文件、质保法规,要求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企业必须做好核电设备制造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核电设备制造过程的监督检查。由国内外核电工程建设经验可以看出,设备的制造质量直接影响着核电工程的整体进度,而一旦存在质量问题的核电设备进入运行阶段,不但会影响核安全性,且还会存在维修周期长以及维修难度大等问题,也对社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针对核电项目建设方面,国家提出了较高的设备自主化以及产业化要求,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多数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及制造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无法满足核电设备高标准要求。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企业应针对设备制造过程制定和运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加强过程监督工作,以确保设备制造可以满足质量要求,从而满足合同的进度要求。由此,做好核电设备制造环节的质量提升工作具备重大意义。
2核电设备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核电设备制造工作的深入研究,相关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企业人员管理、设备专业化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初步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但相较国际先进企业,国内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无法满足制造需求,具体表现有4个方面。
2.1管理体系水平较低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多数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企业运作模式,并搭建了基本的质量管理框架。但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较低,管理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核电设备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的较高要求。
2.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不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企业开始大规模推广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且各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基本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详细的程序或管理要求。虽然体系已经建立,但并未得到有效实施,企业质量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双面行为,管理流程不顺畅,以致频繁发生质量问题。
2.3存在不良作业习惯的问题
在国内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不良作业习惯的现象。员工没有完全按照规定执行质量管理文件,一般按照经验开展工作,随意性较强。由于习惯的顽固性,企业内经常存在不良作业习惯问题,个别人员甚至熟若无睹,导致发生产品质量问题,从而影响了核电设备的制造质量。
2.4对原因分析与经验反馈不够重视
当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和管理问题后,企业只是就事论事,进行问题的纠正,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发生原因,解决措施缺乏针对性,不能从管理层面解决质量问题,导致问题重复发生。同时,企业对经验反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导致质量问题重复发生,以致为企业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严重拉低了核电设备的制造质量水平。
3核电设备制造质量提升准备工作
核电厂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而对公众生命财产及周围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对核电设备进行选材、制备以及制造等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而核电设备则必须依据“安全生产、质量为先”的准则进行生产制造。在制造准备阶段,管理人员需要熟读质量检验大纲,然后依据大纲对流程图、工序质量控制图以及原材料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和研究,进而为核电设备的生产和制造提供充足的支持和帮助,使核电设备制造在整个过程中有序地进行。准备工作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质量检验规程的编制、检验指导书的编制以及质量检验计划的编制等,而且技术人员需要就设备图纸、标准和技术相关文件向检验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由检验人员现场对质量工作进行检验。
4核电设备制造质量提升措施
4.1提升人员素质
对于产品质量而言,提升检验人员的整体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企业在选定检验人员后,要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控制、理论知识学习以及技术工作交底等,然后从员工责任心、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养,然后由车间主任和设备工程师带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核电设备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并满足使用性能。
4.2严格质量交验制度
质量交验制度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是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它有效地实现了对产品的自检、互检和专检,以进一步提高企业核电设备产品的质量,而交验工作顾名思义就是指检验人员对产品合格率的检查,是产品质量指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核电设备的产品质量进行核验时,首先由技术人员进行检验后,交由组长进行复核,而作为主要凭证的“产品制造质量检验单”待产品检验合格后,交由专业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检验,经检查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转签办理。在整个过程中,企业要明确质量交验规则和制度,完善程序流转,明确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保证产品质量。
4.3关键工序实行重点质量控制
对于企业而言,良好的质量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而制造工序则对产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核电产品制造而言,由于整个工序比较复杂、稳定性差以及加工难度大等原因而导致制造企业会蒙受重大损失,所以企业在进行生产时,质量管理部门要严格控制质量问题,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对核电产品工序记录控制的原则有以下几种:
第一: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工序进行控制。
第二:要加大对关键工序过程的控制,对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检查,并由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和抽检,而且现场质量检验人员要恪尽职守,牢记责任,确保产品合格率。
第三:对核电设备工序的流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对各个环节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点进行检查和监督,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重要工序及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四:根据产品制备的工艺特点对产品进行相应的文件编制管理,严格把控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数据,并且在加强工艺的同时,将产品质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第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要确保产品制备人员以及检验人员都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
第六:在关键工件加工前,需要对产品加工用的材料进行检查和检验,以确保材料的100%合格率,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对关键工序生产环境的保证,确保制造环境满足要求。
4.4根据新形势打造合理的监造体系
要对设备的监造实行全流程的管理。建立一种由任务输入再到结果反馈的一种闭环管理系统。监造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监造的要求和设备的特点,编制合理的内部工作命令,其应该包括设备的监造清单、监造中的要点、有效经验的反馈等,最大程度提高规范化和专业化。根据设备的制造特点,制定合理的监造策划,实现对于具体供应商和具体加工设备的具体监造措施。在监造中一定要做好监造记录和对监造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使监造计划的执行得到流程化、可视化。在监造过程中除了要注意质量问题外,还应该做好对制造技术的把关工作,避免不合理技术的使用,还应该做好对质量问题的持续跟踪,实现设备监造过程的全闭环管理。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必要以业务流程为依据,为质量管理中每一项具体工作,制定合理的管理程序,管理程序应该包括设备制造监督的具体大纲、设备制造质量管理的具体程序和监督管理对管理人员的具体要求。认真确保质量管理中的每项工作,都应该包括在管理程序当中。这些管理程序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根据其实际执行情况和实际收到的效果,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保证其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出作用。
为了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有必要进行管理组织的技术体系建设,制定符合监造要求的技术文件体系,包括设备专用监督计划、监督导则和内部指导指令等。其中设备监督计划,是根据监造设备的特点,而特别打造的监督策划,主要为各种监督活动的安排提供理论依据。监督导则,则是为某一项具体的制造工作,提供的具体实施监督的指导性文件,用于指导监造人进行具体的监造工作,确保其可以有效的监督作用,充分提高其监督工作的质量。内部工作指令是指监造工作执行过程中,各个管理环节之间交互的命令信息,主要包括设备部件的清单、监督要点、经验反馈等等。上述的技术文件都是监造工作开展的具体工具,能够对整个监造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由于一套完整的核电设备制造,涉及的部门和人员非常多,对其制造过程的监造体系也非常庞大,这给监造管理的信息交流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我们应当建立成熟的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对监造信息的实时记录、有效收集、长期的保存,是信息发布、处理和交流的综合化平台,便于对监造信息的统一化管理,加快整个监造管理系统运转的效率,及时发现各种质量问题,及时对其进行处置,还便于进行统一信息的发布,让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调整。当前信息管理平台很多,为了有效提高信息管理的实时性和方便性,可以造成移动终端式的信息管理平台,监造管理负责人可以很轻松通过移动网络向各管理人员发布信息,省去了统一开会的环节,管理人员也可以将信息反馈给管理负责人,让负责人及时对工作进行处理。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的另一好处是,直接可以利用目前比较成熟的网络交流平台,如微信、QQ等,只要建立相关的信息交流群,就可以有效开展各种信息管理工作。
4.5关注过程控制,强化质量监督
由核电设备制造工作的现状可以看出,多数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的制造企业存在较大差距。虽然这些企业在进入核电设备制造行业后一直在积极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努力适应核电制造行业的各种要求,但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仍不尽如人意。由此,制造企业应细化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过程的设置,同时,关注过程的管控和监督,通过过程的严格控制,确保最终的结果,如,严格采购技术要求的编制、与供方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做好供方制造过程的见证和采购产品的验收等过程的执行和管控,确保采购的工作质量和采购产品的制造质量,提高采购产品的合格率。同时,发挥工程公司对制造企业的监督和引领作用,帮助制造企业推进核电设备质量管理工作的建设进程。
4.6重视原因分析和经验反馈,将管理和技术工作做细
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应充分识别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评估自身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针对典型的质量问题,采取故障树等方式,分析和查找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强化程序和工作细则,变更设计、技术条件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从管理方面彻底解决质量问题,避免问题的重复发生,改善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结束语
核电对于应对能源资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核电设备的质量不仅关乎核电厂的安全生产运行,更关乎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所有核电设备生产制造环节必须要严格遵守制造工艺进行生产和制造,以确保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同时,严控核电设备生产制造环节,加强对生产制造过程的控制,提高核电设备制造质量,并由国家监管部门对其质量做严格控制和全面监督,才能保证我国核电设备质量可控,进而实现我国核电设备质量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健龙.核电工程设备采购与监造管理浅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19):32-33.
[2]薛万常,王明.核电设备紧固件全流程闭环管理[J].设备监理,2017(05):66-70.
[3]林继德,席雄超,高俊根,褚洪涛.核电设备监造中的管理创新[J].设备监理,2017(03):14-16.
[4]章红伟,葛湖滨.刍议怎样强化核电设备管理确保核电运行安全[J].科技视界,2017(03):222.
[5]李东阳.浅谈核电设备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7(01):190.
[6]郑庆吉,马迎兵.国外核电设备监造工作实践与建议[J].科技视界,2016(25):343+292.
论文作者:李建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核电论文; 质量论文; 设备论文; 设备制造论文; 工作论文; 产品论文; 制造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