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乡村生态旅游文化传播发展策略
杨晓东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今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与过去相比也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中的生态旅游领域也不例外。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已经成为未来发展所必备的条件之一。而“互联网+”模式的出现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也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就连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发展也包括在内,通过与“互联网+”模式的结合,其不但实现了发展,而且也推动了乡村生态旅游智慧化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时代乡村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来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各方面因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互联网+;乡村;生态旅游;文化传播;策略
一、前言
早在2015年时,我国政府就曾在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在这之后我国各行各业便开始逐渐向互联网+时代发展。在2016年时,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又在报告中指出,企业在与互联网相结合时,其需要结合实际来落实相应的带薪休假制度,要加强旅游交通、景区、自驾车营等设施的完善与建设,保证个旅游区域秩序的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正在快速发展的大众旅游时代。其次,在2016年也再次强调了要重视乡村旅游与休闲山庄等旅游模式的发展,目的是为了让其成为农民富裕的支柱产业。而“互联网+”时代乡村生态旅游的到来也对传统的旅游业提出来新的要求,而相关人员只有不断完善与创新经营模式,这样才能实现乡村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
在开花期间,番茄生长温度应该控制在25℃-28℃范围内。通常情况下,温度在15℃以下或是30℃以上均不会影响到开花结果。温度和光照直接影响番茄栽培成效,将反光幕放置在温室后墙,可以有效提升温室的光照强度。需要合理控制植株栽培密度,可以有效改善光照强度,使日光温室保持合理的湿度,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支持[2]。
二、乡村生态旅游文化概述
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其对社会、自然、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理解也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在理解乡村生态旅游内涵时也会出现较大区别。可以看到,如今世界各国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看法还没有实现统一,但生态旅游倡导的促进环境保护与传统旅游模式结合却非常相似,即属于是以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当地群众生活质量为基础的一种旅游活动,同时也是实现旅游资源持续应用的关键。
本次共查到泄漏点18处,其中特大漏点1处,大漏点1处,中漏点5处,小漏点11处。对这些漏点的泄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情况如下:
三、“互联网+”时代对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发展造成的影响
(一)利用手机终端等通信设备结合实现营销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从旅游产品的角度来看,这类型产品在市场中属于是无形产品,且自身还具有差异特点、异地特点等,属于是当前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连通的产品之一。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多数乡村生态旅游消费者都开始应用手机终端,而旅游景点则可以将互联网与通信设备相结合,目的是为了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营销模式的创新,从而提升旅游者的游玩体验。在实际应用中,游客可以通过互联网来选择自己的目的地,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到当地的最新消息,既可以很大程度地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乡村生态旅游业在经营时也可以将互联网应用到其中,可以通过网络来发布相关的旅游指南和农产品,这样不仅能降低宣传成本,而且还能扩展宣传范围,从而提高当地的旅游影响力,并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其次,乡村生态旅游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沟通,而游客则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来发表自己的旅游体验,这样不仅能及时了解游客的反馈信息,而且还能形成透明的经营模式,从而实现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微博、公众号、论坛等平台可以实现经营消费模式的改善
有研究[63]指出,IPA患者会呼出特定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电子鼻可以通过分析呼出的VOCs来区分各种肺部疾病,从而诊断IPA(准确性为90.9%)。此法价廉且无创,在几分钟内即可得出结果,但其有效性目前缺乏临床大样本研究验证。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当前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与过去相比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整体的发展效率也有了明显提升。但是,由于少部分乡村生态旅游网络营销还处于初级运作阶段,且当地居民对网络宣传、网络营销等信息化技术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入,即依然按照传统的营销方式来进行,长期下去也影响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其次,由于大部分乡村生态旅游消费者都是周边城市居民,因此一旦不具备新型的营销模式,那么是很难吸引游客的,严重时还会直接对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造成影响。
从互联网出现至今,我国整体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12亿左右,且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程度也非常高,即手机网民数量就高达8亿左右,从这里可以看出,大部分网民都会选择手机来上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业要想实现发展,其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互联网制度,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对各部分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而且还能实现经营模式的创新,并为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互联网消费模式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变传统消费模式,即游客可以利用手机来查阅目的地的衣食住行,然后在完成消费后还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第二,在经营管理期间,管理人员可以将经营工作与互联网结合到一起,这样不仅能改变传统的宣传方式,而且还能通过微博、公众号、论坛等平台来发布旅游信息,游客则可以结合他人给出的意见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旅游行程。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可以提升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事业要想实现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套规范、合理的运作模式与管理体系,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力度,这样才能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其次,相关人员还应该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乡村生态旅游中,要注重经营范围的扩展,并加强当地文化特色、景点的宣传,这样才能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的提升。当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对各方面工作进行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即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展开工作,这样才能实现乡村生态旅游文化模式的优化,从而更好地满足游客对旅游方面提出的需求,并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
四、“互联网+”时代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发展现状
(一)当地居民的网络营销意识不到位
办事中心为用户提供启动事项办理流程、接受办理任务、审批任务、查询事项进展的统一入口,为了更直观、全面地展示事项进展,按事项的生命周期将平台功能分为可办事宜、待办事宜、进行中事宜、已结束事宜等模块。按用户角色分为教职工和学生两种。各模块功能如下:
(二)乡村生态旅游网络的信息化投入力度不强
可以看到,我国大部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即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样不仅影响了当地旅游行业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旅游行业提出的需要。其次,在实际工作时,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并没有结合各方面人才来展开工作,再加上严重缺乏高素质的网络信息技术人才,这也直接影响了乡村旅游自身的发展。虽然我国各高校都开始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位置时并不会选择到农村进行就业,这也直接影响了乡村生态旅游队伍的创新,即无法引入新型的专业人才。
(三)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也让我国各行业的运作模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乡村生态旅游信息化发展也就变得越来越关键了。可以看到,乡村生态旅游网络信息化的实现是需要得到多方面帮助才能实现的,如软件、技术、人才、硬件等,并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但是,如今大部分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信息化投入都非常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整体的网络基础建设不到位,且宽带的覆盖率也非常低。第二,网络信息化的相关配套设施明显不足,由于一些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为农民,因此购买计算机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也直接影响了网络建设的效率,导致无法满足游客的旅游需要。第三,网络信息维护不到位,虽然各地区乡村生态旅游都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营销,但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无法及时更新相关信息,这也直接影响了网络营销的最终效果。
五、“互联网+”时代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要建立合理的生态旅游网络等宣传平台
完善、合理的乡村生态旅游网络服务体系不仅能为当地的旅游事业提供帮助,而且还能很大程度保证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规模化,即以地区为单位来创建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网,从而实现竞争力的提升。第二,要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宣传,即需要改变传统的宣传模式,并充分利用微博、公众号、论坛等平台来宣传乡村旅游,从而实现知名度的扩大。第三,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手机等平台来推出相关的优惠旅游套餐,这样不仅能吸引消费者,而且还能及时了解消费者的感受,并对经营方式进行调整。
(二)要加强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
乡村生态旅游要想实现发展,其就必须要得到地方政府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下,各地方政府就更应该加强扶持力度,这样才能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旅游经营者进行网络销售与宣传,即可以给予各旅游点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支持,当然也可以通过鼓励、优惠政策等方式来吸引他们加入互联网旅游平台中,然后由政府部门人员在进行监督与维护。第二,要加强旅游经营者网络基础的建设,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多渠道来筹集资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网络信息化的建设,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招商等方式来完善网络基础建设等。
(三)创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在实际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是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来进行宣传或销售的,即需要改变传统的网络营销模式,并在人才队伍合理的情况下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提升。可以看到,如今我国各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即整体的运作模式与管理模式非常落后,这不仅无法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且也直接影响了旅游行业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各方面技能的培训,可以定期开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目的是为了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当然,聘请专业的网络人才也是非常关键的,这样不仅能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而且还能保证运作过程的合理。
六、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甚至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乡村旅游行业以及旅游文化传播的重要发展方向。两者的结合不仅能更好地体现出优势,而且还能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节能环保,并且充分利用微博、公众号、论坛等平台来宣传乡村旅游,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将会成为未来旅游文化中的一大主要内容。所以,相关人员一定要不断分析并总结经验,要深入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并结合实际来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当然,建立完善的旅游互联网服务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即还需要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这样才能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
[1]邵小娜,邱瑛.互联网时代下大连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02):56-57.
[2]张伟波,张建设.“一带一路”影响下的地方旅游文化创新发展初探[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6.
[3]李婧怡,张萌.乡村旅游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J].传播力研究, 2019(02).
[4]夏敏.“互联网+”时代浙江省特色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2017(12):162-163.
[5]徐宁,等.智慧农家乐体系构建——以河北天桂山景区柏树庄智慧农家乐建设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7(36):367-368.
[6]郭文茹.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信阳市乡村旅游营销研究.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22-24.
[7]唐春宇,孟庆舒.乡村旅游文化传播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02.
[8]丁文敬,顾梦叶.鲁迅与绍兴旅游文化传播[J].传播与版权,2018-09.
[9]萧琳.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其“生态体验式”营销策略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14(03):34-39.
[10]徐庭丽,洪燕,蔡婉云.基于城市品牌传播的景德镇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研究[J].艺术科技,2019(07).
[11]夏琴.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旅游文化传播途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06).
[12]徐尤龙.“美丽广西”旅游文化品牌形象传播效果测量及改进对策[J].钦州学院学报,2019(06).
[13]周晓艳.媒体融合时代西藏节庆文化传播的价值、现状与策略分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14]穆宝珠.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以呼伦贝尔旅游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5).
[15]郑卫.以新媒体为媒介的沂蒙红色文化传播策略刍议——沂蒙老区振兴发展视角[D].湖北师范大学,2019(05).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17-0159-02
作者简介 :杨晓东,女,汉族,河南宜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教育教学。
课题项目 :2019年度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基于生态文明思想的河南人文旅游运营路径研究》编号:SKL-2019-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