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15
摘要:我国虽然土地幅员辽阔,但是耕地面积仅占国土总面积的10% 左右,人均占耕地更少。随着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崛起,城市和工业企业规模及范围进一步地扩张,土地资源可谓越来越少,形势非常严峻。本文分析煤矿总平面布置中节约用地的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工业场地的压煤量。
关键词:煤矿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优化
煤矿企业总平面设计时应采取集约节约用地的措施,既可减少场区的压煤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得土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给建设单位降低征地带来的工程投资,平衡了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双赢,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之。
一、总平面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厂区要注意环境问题,煤炭生产会产生许多污染物,因而在厂区要做好绿化美化,因为合适的绿化可让人感觉心情愉悦,进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功能区连接区域和公共建筑间种植花草树木以改善环境,尤其是在煤尘污染严重的区域内,应建造绿化带以对抗粉尘,高大的树木还能防治噪音。同时,还要做到节约用地,中国尤为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策略,所以,应尽可能减少对土地的使用,防止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总平面设计的功能与优化
1、总平面设计与功能分区的联系。总平面设计就是要合理布置与矿井相关的其它建筑与相应设施,各个功能分区紧密结合共同作业,使煤矿生产工作正常进行。各个功能分区既是独立的,又是统一的。在分区时根据各建筑设备的功能进行分区,合理规划各区在煤矿工业场地总平面中的位置,从而保证一个煤矿中的生产系统正常运作,运输煤炭路线达到最优,预埋管线实现合理排布,在这些都得到保证的基础上降低投入的建设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各功能区建筑物并非都需独立设置,部分建筑物可设置在一起,比如将实验室设置在办公楼内。单体设计要结合交通实际情况,必要时还可将单体联合起来。虽然煤矿的主要目的是生产,但同时也要考虑尽量美观,在排列建筑物时应排列美观才能使人们在生产生活时心情愉悦,而不会产生压抑感等不良情绪。
2、总平面设计与场内运输的关系。各个功能分区通过运输联系起来,保证各分区共同工作,因而要优化运输路线,一般情况下都要做到运输路线简短、便捷,顺利完成疏通货物和人流的任务。要注意设置消防通道,一旦发生危险,消防通道可起到减轻危害的作用。通常在煤矿工业场地中,交通运输以道路运输和窄轨铁路运输为主。当一个煤矿中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汽车运输时,为使运输方便快捷,煤仓不宜设置在场地内部,而应设置在场地边缘。通常窄轨铁路紧密联系着辅助生产区,要为坑木材料设备下井提供方便,场地内道路尽量不要与窄轨铁路交叉,尤其当窄轨铁路设置为自动滑行运输时,场地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度差,一旦在高度差较大时与道路交叉,由于无法设置立交,不利于运输进行。所以,在进行与运输相关的设计时,要避免交叉,便于运输工作顺利进行。
3、总平面设计和自然条件的联系。在煤矿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过程中,除了要便于生产,还要充分利用环境条件,将地形、工程地质、日照和风向等自然条件考虑在内。如果存在坡度较大的情况,宜采用阶梯式布局,而对于坡度小的地方宜采用平坡式。因为只有严格确保布置合理性,才能降低土方工程量,缩短工期的同时降低投入。风向也是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烟、煤灰等污染物,因而对于风向应予以重视,避免有害物质随风向扩散,对于产生煤灰较多的生产车间也应布置在下风向,尽可能降低污染。
4、场地设施的联合布置。1)平面合理布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煤矿在进行平面布置设计时,想建立一个窄而长的规整外形,力求实现合理紧凑的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与占地多少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地形允许的条件下,最好将煤矿工业场地的长宽比控制在3∶2左右,这样不仅可减少场地边角地面积,且能充分利用场地面积。进行煤矿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时,优先布置主要建筑物,相邻建筑物最好与主要建筑物平行摆放,这样可以减少三角地带的面积。2)合理压缩间距。在确保合理工艺流程的前提下,要合理布置各类设备、场地、构筑物等,以优化工业场地的占地面积。同时还要尽可能将可能泄漏危险气体的建筑物布置到整个场地的边缘,危险气体包括易燃、可燃火灾危险性大、爆炸性等几种类型的气体。合理控制构筑物与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将各类建筑物间的影响降到最低。3)合理集中的布置管线。在进行管线综合布置时,将埋设深度接近、性质类似的管线尽可能排在一起,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管线间距。如果管线比较多,可采用综合桥架和综合管沟型式。4)合理考虑预留用地。大量研究表明,在进行煤矿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时,如果未考虑预留用地,将会出现严重后果。所以要解决好预留不足和占而不用等问题,合理规划好预留用地。预留用地一般分布在场地一端或场地边缘地带,能不占的最好不占,严格杜绝过早占用土地的现象,以确保土地合理使用。
三、节约用地的措施
煤矿企业的开发建设是一个用地大户,为节约及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工业场地的压煤量。
1、矿区总体规划是指导矿区内各煤矿设计的原始资料,矿区辅助企业中心区有利于专业化协作和集中化管理。因此煤矿设计应紧密结合矿区总体规划的有关资料,煤矿大型设备的大、中修尽量依托矿区设施,避免重复建设,节省投资,是节约用地的有效措施。
2、设计时应将性质相同、功能相近的建构筑物尽量采用联合布置的形式。如矿井维修车间和综采设备周转库的联合、材料库棚与木材加工房、消防材料库、岩粉库的联合、矿井井下排水处理站与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联合等,采用联合建筑的布置形式。这样即可减少占地面积,同时也杜绝场区地面规划呈现“散、乱、碎、空、闲”的现象。
3、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可缩短工艺流程,节约土地。如输煤皮带在能满足安全、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大倾角皮带,以缩短皮带的长度; 矿井井下排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优先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矿井水处理站尽可能设置在井下,热源尽量利用地源、水源、风源等先进技术代替传统的锅炉房,既可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又可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
4、非生活性建筑物的布局在满足场区绿化、管线布置的前提下,生活服务性建筑物在满足日照间距、自然通风、卫生及消防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同时在地层地基承载力较大的地区,生活服务性建筑物尽量向多层布置发展。
5、场区管线综合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综合管沟的布置形式,相比直埋的布置形式,可缩短建构筑物与道路、围墙之间的间距; 场址位于山区丘陵地带,地形条件复杂时,竖向设计相邻台阶之间的连接形式能用挡土墙的决不用护坡,以缩短平台之间的横向间距。
煤矿场地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是保证整个生产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在布局时相关人员应当最大限度满足生产需求,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降低资金投入,以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要注意总平面布局与功能分区、场内运输、自然环境的联系,以便于高质量地完成总平面布局工作,并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使煤炭开采系统高效运作,大幅度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晓华.浅析煤矿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中节约用地措施探讨[J].河南科技,2016,(6).
[2]李鲜红.浅谈煤矿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设计分析[J].城市建筑,2015,(15).
[3]向海峰.浅谈某煤矿地面总布置及总平面设计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5,(6).
论文作者:韩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煤矿论文; 场地论文; 平面论文; 建筑物论文; 工业论文; 管线论文; 节约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