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政课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王郭冰 范兆飞
(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0)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根据对毕节市七星关区A中学高中部思想政治课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调研发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有一定成效也存在不少问题。问题主要有: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关键词 :中学思政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政教育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不管在任何时期、任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高中学生每个人进行任何的学习活动,都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导向。通过对中学思想政治课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2]引导人们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自身行动自觉的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目标的过程。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所决定的,它并不是直接去干涉和决定个人的具体行为,而是注重通过价值观的引导,使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它渗透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
1.2 中学思想政治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
在教育部2017年新课标改革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内容是这次新课标改革的重点之一,根据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历史、思政课等课程中都进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程度改革。就当前中学教育发展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结合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并且在这种趋势下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效。比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编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在高考的试题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正在逐渐增多;在平时各科目的学习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类型也不断增加;国家领导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中的重要性高度认可;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为中学思想政治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基础。
这位长期从事小麦育种的研究者希望能从中找到一种小麦种子:没有白垩状的白色真菌(这种真菌分泌的毒素会导致小麦镰刀菌枯萎病)。进而寻找新的基因,使小麦能够抵抗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植物病害之一。安德森负责该大学的小麦育种项目,这是美国致力于通过传统育种来改善作物的几十个育种项目之一。由于基因技术的发展,这样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了,而安德森可以利用的研究工具也日益增多。
(1)处理问题缺乏经验,难以把握大局和动向。担任兼职班主任的专业教师较年轻,经验不足,遇到突发情况或复杂问题容易乱了分寸,整体把握度较差。
由图1可以看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男女平均的水平,认同的占有26%非常认同的占有14%,比较喜欢西方文化的占有19%,都喜欢的人数占比最多达到了41%之多。
2.1.1 开始形成了一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2 中学思政课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2.1 中学思政课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的成效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学生会有专门的一本书都是关于文化的内容,学生在这本书的学习期间可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在这一本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都能以一个系统而全面的结构进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这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在对毕节市七星关区A中学高中部的实际调研来看,学生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普遍认同,大部分同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非常自豪,而且愿意去践行,只有极少部分同学相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还是比较偏向于西方一些文化。据了解,少部分学生认为过西方节日比较时尚潮流,而且能够放松心情,体验不一样的文化氛围。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更偏爱中国传统节日,因为在这些节日可以感受浓郁的中华情怀氛围,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等等,在这些节日的时候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浓厚的家庭氛围缓解了平时学习的压力,而且可以一个大家庭难得聚在一起,这样的节日使得家庭和谐,邻里关系也会更加和睦。不只是中国传统节日给学生带来文化的熏染,在课堂上学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慢慢走进学生的心里,大部分学生都在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着,从学生平时的行为习惯就可以感受出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正在逐渐提高的。
2.1.2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逐渐提高
由图1可以了解到在毕节市七星关区A中学高中部中男女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的认同感在于差不多水平,其中认同中国传统节日的男生占30.4%。非常认同且自豪的占18.6%,比较喜欢西方文化的占15.1%,都喜欢的占35.9%。而女生认同的占28.1%,非常认同的占11.5%,比较喜欢西方文化的占26.8%比男生多出了11.7%之多,都喜欢的占33.6%。
根据对毕节市七星关区A中学的高中部实际调研发现,对于高中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开始形成了一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该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它是集初中部和高中部为一体的中学,因此教学模式在很多地方是有连接的。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就已经接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学习,在学生的内心已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同,因此当他们升学到高中的时候对他们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对于他们的接受能力来说更容易。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特别在必修3——文化生活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教师也不是单纯的只向他们介绍单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是从多角度介绍中华民族各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样的环境渲染下,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教师也乐意向学生输送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学生不仅被这种文化所感染,在心底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思想上的认同。该校正在逐渐形成具有该校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表1 对毕节市七星关区A中学高中部调研数据
中药治疗组,痊愈及有效27人(90.00%),无效3人(10.00%);西药治疗组,痊愈及有效22人(73.33%),无效8人(26.67%),见表1。
范坚强命人在屋子里摆上了酒席,他看了看伤痕累累的一杭,揶揄地问:“要不要来一口?”一杭没理他。他便一个人独自喝起酒来,边喝边称赞味道好。
图1 对毕节市七星关区A中学高中部调研数据的总结
相比较于其他学科来说中学思想政治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优势,在语文科目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增加阅读篇目、经典作品、反映革命传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在历史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明确要求学生系统学习鸦片战争以后的革命,从中感悟在历史革命中一些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体会革命军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从这一方面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占有独特优势,在语文和历史科目中丰富内容大体只有一个方面,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所丰富内容宽泛,不仅仅只是一方面的丰富,而是几个方面的丰富。
3 中学思政课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模式单一
根据调研发现,该校教师在中学思政课堂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单一,基本就是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采用灌输或说教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自己谈体会。这样一种方式使得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是被动的,教师几乎就是向学生口头传授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没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主动探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涵。在高中生的思想观念里,他们大部分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有点落后,甚至是迂腐的,这来源于他们有时候在电视里看见的一些故事情节,他们不能很好的分清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区别。所以一味的只是给学生灌输中华传统文化而不去给他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这样学生就不能很好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就不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2 教学效果不明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中学生的政治思想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但是根据对七星关区A中学高中部的实际调研来看,在该所学校高中思想政治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从他们的人格培养方面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对人的要求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大多数高中学生在这个阶段的人格依赖性还很强,心理比较脆弱,抗压能力比较薄弱,当他们遇到一些挫折困难时,容易退缩,不能主动地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崇高人格去引导自我,从而战胜困难和挫折。
3.3 注重开头,忽略结果
根据对该校的调查发现,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已然成为一个趋势。虽然教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开始的时候学生也是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的,但是并没有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课堂上学生也积极参与讨论,但是仅仅作为课堂一部分,在课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师所传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记得的无非也就是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传统文化,而且基本就是一些很表面的东西。由于高考的原因,教师对于这一方面也没有太多精力再去指导他们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所以开始的时候大家充满热情,而结果却收效甚微的情况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之一。
3.4 重视教材,忽视教师
根据调查发现,学校比较重视教材的选取,而且学校一般讲授知识就以书本为主,根据考试内容重点讲解一些知识点。而对于教师的相关培训就没有重视,虽然教师在自己专业领域知识比较渊博,但是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在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内容时有其不足之处,学校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对老师进行专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秋山,金天星.基于文化传播范式的“滴灌式”思想教育研究[J].前沿,2011(18):150-153.
[2]占德杰,中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评论,2017(01):26-32.
[3]查士琴,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王郭冰(1997-),男,汉族,陕西铜川人,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通讯作者 :范兆飞(1986-),男,汉族,安徽阜阳人,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研究。
标签:中学思政课堂论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问题论文; 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