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药贴敷治疗外感咳嗽与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接诊的外感咳嗽、支气管炎患儿中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90例作为我们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45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4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口服桑菊饮、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利巴韦林颗粒、氨溴特罗溶液。观察组患儿口服桑菊饮、中药麻杏石甘汤,并外敷咳喘膏及清热宣肺贴膏,治疗6天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明显劣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桑菊饮及中药麻杏石甘汤,同时外敷小儿清热宣肺贴膏、咳喘膏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与支气管炎,治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外感咳嗽;支气管炎;小儿清热宣肺贴膏;咳喘膏
支气管炎、外感咳嗽属于上呼吸道疾病,尤以寒冷季节多见。西医疗法一般采用止咳化痰、抗菌消炎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且疗程长。中医疗法能有效改善和调理人体各脏腑间的运行状态且具有副作用小的优点[1]。本文对我院接诊的90例患儿采用穴位中药贴敷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接诊的外感咳嗽、支气管炎患儿中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90例做为我们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45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4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 例,年龄0.5~6岁,平均年龄(3.2±0.5) 岁;观察组45例,男25 例,女20例,年龄0.5~7 岁,平均年龄(3.4±0.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所有患儿监护人知情并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口服桑菊饮,以5岁患儿为例,每日水煎两遍取药汁120 mL,分 3 次服用,其他年龄段酌情增减;另口服2~6 g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0.1~0.2 g利巴韦林颗粒、3~10 mL氨溴特罗溶液,6天为1疗程。
1.2.2观察组。
对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药麻杏石甘汤及桑菊饮口服并外敷中药贴膏。
(1)中药麻杏石甘汤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以5岁患儿为例,取20 g生石膏;浙贝母、 炙甘草、太子参、麻黄、桔梗、杏仁各6 g一天三次开水冲服,其他年龄段患儿酌情增减。
(2)口服桑菊饮加减方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以5岁患儿为例,取桑叶、菊花、芦根各8 g;炙紫苑、炙百部、炙款冬花各6 g;桔梗、杏仁、薄荷各5 g;连翘、蒲公英、炒麦芽各10 g;生甘草 3 g,每日水煎两遍取药汁120 mL,分 3 次服用,其它年龄段酌情增减。
(3)咳喘膏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咳嗽,取咳喘膏(由肉桂、附子、干姜、山奈组成),敷贴于天突、双肺腧穴,一天1次,3 天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结果。
(4)小儿清热宣肺贴膏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取小儿清热宣肺贴膏(由生栀子、苦杏仁、红花、桃仁组成),敷贴于膻中及双侧肺俞穴,一天一次,每晚睡前贴敷,12小时后取下。6 天为1疗程,1 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1.3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分为治愈、好转、未愈三个指标。治愈:治疗后患儿咳嗽完全消失,听诊干、湿啰音均消失;好转:治疗后患儿咳嗽有所减轻、呼吸音清晰、痰减少;未愈:治疗后患儿咳嗽症状及体征既未减轻也未加重。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12例、未愈10例,治疗有效率77.78%;观察组治愈40例、好转2例、未愈3例,治疗有效率93.33%,对照组明显劣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外敷咳喘膏及清热宣肺贴膏6天后,观察组极个别患儿出现贴敷部位皮肤发红、微痒等状,此为自然现象,停止外敷后会自然恢复。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讨论
中医学认为,风寒、湿热、燥邪等外在因素均可通过人体皮毛、口鼻等入侵体内,造成人体肺失宣降,气道不利而引发咳嗽。人体内各脏腑如运行不畅,极易患病。由于患儿肺脏娇嫩,尚未发育成熟,因而利用中医内服外敷的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与支气管炎,无毒副作用,且治疗效果显著[2]。将小儿清热宣肺贴膏、咳喘膏贴于患儿相应穴位,该部位因受激发热,可扩张局部的毛细血管,使皮肤通透性增加,膏药通过患儿皮肤,经毛细血管进入机体,参与血液循环,以达到调和五脏、改善肺循环、化痰止咳的功效[3]。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12例、未愈10例,治疗有效率77.78%;观察组治愈40例、好转2例、未愈3例,治疗有效率93.33%,对照组明显劣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与支气管炎,具有治疗有效率高、副作用少、操作简当方便的优点,广受患儿家长青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士荣. 善散汤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16):85-86.
[2]王素梅, 王道涵, 郝宏文,等. 芥子咳喘贴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 北京中医药, 2017(2):113-116.
[3]刘相朝, 姜攀, 莫大. 中医内外结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外治杂志, 2017, 26(1):51-52.
论文作者:胡纯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患儿论文; 咳喘论文; 外感论文; 支气管炎论文; 小儿论文; 宣肺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