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全科医学教研室 贵州安顺 561000)
(2.中国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营养科 贵州安顺 561000)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中采用二甲双胍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运用二甲双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幅度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指数上,观察组改善幅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中采用二甲双胍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同时稳定其他血脂以及血糖生化指标,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2型糖尿病;社区治疗;二甲双胍;治疗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munity metformin effect. Methods: 80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the use of repaglinid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metformi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magnitude of improvement 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p <0.05; after treatment on blood lipid index, the magnitud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improve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munity metformin can effectively lower blood sugar,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mage:Type 2 diabetes;community treatment;metformin; treatment
2型糖尿病主要发病群体集中在35岁至40岁以上的群体中,该类人群占据发病数量超过9成。该病主要是由于机体胰岛细胞出现异常改变,胰岛素功能减弱,进而导致疾病发生。而我国是糖尿病发病人数最大的我国,接近有1亿糖尿病患者。其中病程超过10年者还存在一定并发症,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足与血管性病变等,进而导致患者致残以及生活质量下降。尤其是老年患者,机体能力下滑,常常伴有多种疾病,而糖尿病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容易导致漏诊或者误诊,进而导致病情无法有效控制。因此要针对患者做有效疾病控制才能避免患者健康与生命受到威胁[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41岁至78岁,平均年龄为(64.2±5.1)岁;病程时长为2至18年,平均病程为(11.4±3.5)年;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者为23例,高中13例,大学4例;合并高血压者8例,合并冠心病者5例,合并高血脂者3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43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617±6.3)岁;病程时长为2至21年,平均病程为(13.1±4.6)年;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者为25例,高中9例,大学6例;合并高血压者7例,合并冠心病者3例,合并高血脂者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实验室检查标准:(1)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上;在口服糖耐量测试后2h血糖指数在11.1以上,同时存在典型性的高血糖相关症状;同时肝肾功能均保持检查正常。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疾病和文化程度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瑞格列奈治疗,起始剂量为0.5mg,之后以7天为单位根据情况做药物使用调整,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16mg,在餐前半小时内口服。观察组运用二甲双胍治疗,起始剂量为0.5g,每天2次,用餐一起使用。在使用7天后可以提升0.5g,而后以7天为单位做一次药量提升,每天服用剂量在2.5g以内,一句情况作药量适当增减。同时所有患者在用药期间要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强调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同时做好饮食、运动和用药指导。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餐前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幅度、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指数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情况
如表1所示,在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指数上,观察组改善幅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与个人免疫力低、基因遗传、精神压力、微生物感染以及其他毒素影响下导致的胰岛素功能下滑,胰岛素抵抗情况等促发的蛋白质、水电解质、脂肪与糖产生代谢紊乱为特点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情况下,患者会表现出高血糖,多尿、多饮、多食与消瘦的典型症状。如果血糖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则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肾部、足部、眼部等功能衰竭与病变,同时该疾病无法有效治愈,需要长期药物控制来稳定病情,避免其进一步恶化。相比较1型糖尿病而言,2型糖尿病具有较高的遗传特性,同时具有家族性与种族性的集中现象。在遗传因素上如果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则容易导致胰腺组织在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上衰退,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病发[2-3]。
二甲双胍主要是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率,进而达到外周组织在胰岛素上的敏感度改变,有效提升葡萄糖利用率,减少血糖指数;调整胰岛素敏感度与胰岛素抵抗,以及代谢的相关紊乱状态,对脂肪分解产生抑制,进而减少游离的脂肪酸水平,达到血脂代谢的正常化功能恢复。该药物针对无法有效通过饮食与运动锻炼改善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与胰岛素联合用药,可以降低胰岛素用来那个,进而避免低血糖出现。而如果与磺酰脲类药物做联合使用,可以达到协同效果。该药物口服用药后药物吸收率约为50%,药效峰值时间持续为2h,所有药物经由尿代谢排出,降糖药效可以持续8h。该药物除了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同时也可以起到降脂的功效。但是该药物也存在一定副作用,主要集中在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口苦与金属味等消化系统的反应[4-6]。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其情况较为特殊,体质差、肥胖者较多,合并疾病复杂,同时有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在治疗上,要多关注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的危险性。而二甲双胍在治疗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肌梗死危险性,在治疗的后期跟踪随访中发现,二甲双胍由于可以降糖降脂,降体重,有效调整胰岛素抵抗,因此可以降低心血管病变。同时服药期间,患者要做好基本的饮食控制,同时要做好体重控制管理,这些生活管理是达到较好治疗效果的基础。在社区治疗上,尤其是要针对老年患者进行强调。发放健康知识给老人与家属,发挥家属的监督辅助作用,做好日常的药物服用指导以及复诊。尤其是该病容易引发视力下降,患者无法有效识别药物品种与剂量,需要家属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因此,要积极的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做好随访。可以开通微信或者QQ等联系方式,方便与青年家属做有效沟通,同时可以通过相关平台发送健康知识电子文档,或者视频,让家属积极落实相关情况,同时也方便随访工作的进行,让家属积极反馈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
该药在使用上也需要做好必要的适应症情况处理,如果有乳酸酸中毒情况的老年患者,则避免该药引发乳酸酸中毒,甚至会引发生命威胁,需要做好肾功能检测,进而预防危险发生。在药物使用时应禁止饮酒,容易引发低血糖与乳酸酸中毒,同时肝功能不全者需要谨慎使用。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二甲双胍用药可以达到较好的降糖降脂功效,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其效果显著,患者治疗依从性好,适用于在糖尿病社区治疗的广泛推广。其效果经过多年临床验证,值得考验。具体用药上,可以采用多种联合用药方式来满足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升用药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李桂成,王玉霞.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3,(25):31-31,32.
[2] 孙翠月,勘国兴,王艳丽等.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890-2891.
[3] 吴仕静.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3,(8):52-52,72.
[4] 张莉芳.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29-31.
[5] 巢伟忠.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7):64-64,65.
[6] 裴林夕,林日扬,董时广等.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4,(6):809-811.
论文作者:徐洪斌1,莫清丽2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患者论文; 胰岛素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病程论文; 《中医杂志》2016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