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及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病人疗效观察论文_詹晓庚

双鸭山市双矿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病人分别给以人工关节置换术及锁定钢板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方法:本次我院针对进入我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58例病人进行研究,58例病人分为两组,分组采取随机法,研究组病人30例,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对照组病人28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术,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三个指标上的区别。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病人的治疗,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相对于锁定钢板固定法比较好,希望在临床上得到支持和广泛的推广,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使患者较快恢复。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在中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现象越来越多,通常中老年人容易缺钙,而缺钙是引起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极易造成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除了这个原因,车祸带来的撞击等原因也会引起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对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常规的治疗是对患者进行钢板固定,打石膏等比较保守的方法,近年来,有一种新型方法得到广泛关注,即人工关节置换术。但是对于两种方法谁好谁劣,一直有很大的争议,为此,我院分别对于两种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报道资料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自2013年至2016年,我院共收治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病人1097例,随机选取其中的58例病人,本次研究得到了全部病人的同意和认可,同时得到院方伦理委员会的批准。5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定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术治疗。其中研究组30例病人,含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患者平均年龄57±2.3,平均病程3±1.9天,对照组共28例病人,含男患者17例,女患者11例,患者平均年龄58±1.6,平均病程3.5±2.3天。方便比较,现统计如下表格,见表1。

两组患者在病例数,年龄,病程等基本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较意义。

1.2方法

研究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研究组所有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准确注入确定剂量的麻醉剂,剂量要足量,但同时要保证不能超量,否则会使患者昏迷,严重到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让患者采取仰卧位姿势,待麻醉剂发挥作用后在三角肌和胸大肌的间隙处入刀,找到关节囊部位,沿纵向方向切开,取出骨头残渣及粉末,对骨末端部位进行修正,将假体置于体内,位置摆放要求精确,位置固定后,于假体内注入骨水泥,将切口缝合[1]。

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同样进行局部麻醉,让患者采取仰卧位姿势,麻醉剂剂量要求精确,同样在三角肌和胸大肌的间隙处入刀,在肱骨末端采用接骨板进行固定,并用铆钉铆住,以防止接骨板脱落或易位[2]。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出血量,即手术过程中出血后收集起来并计量,以ml为单位。手术时间,从麻醉剂起作用开始手术计时,到手术终止为止,以min为单位。手术恢复时间,即手术结束后到恢复自理能力,可以自己拿握物品,而且确保可以平稳拿握,手术恢复时间以天计量[3]。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本次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 ±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指标统计如下表,见表2。

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恢复时间三个指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在出血量上少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上短于对照组,手术恢复时间上也比对照组短,综上所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3讨论

中国的老龄化现象日益加重,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中老年人数的增多,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骨质疏松及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对于骨折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钢板固定,石膏固定等保守方法治疗,其中典型操作钢板固定术过程简单,但是过程中给中老年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而且手术时间漫长,手术过程比较煎熬,术后恢复时间长,且容易造成肩关节僵硬,固定不牢固和缺血造成组织坏死等不良后遗症[4]。近年来,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采用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假体置于肩部代替粉碎性骨折的肱骨,并在假体中注入骨水泥。两种方法哪种比较好,一直备受争议。我院为确定两种方法的优劣,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本次研究中,我院对58例病人采用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58例病人中随机选出30例,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给以治疗,手术过程中研究组病人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时间短。58例病人中剩余28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术治疗,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三方面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针对本次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优于锁定钢板治疗术,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无疑为中老年人和骨折患者带来了福音和希望的曙光,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子泉,陆炳全,李伟,等.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2,24(9):73-75.

[2]孙波,安丰敏,马丹志.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粉碎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2):139-141.

[3]周来喜,许世存,郑廷忠,等.人工肱骨头置换及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头粉碎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7):492-493.

[4]张卫国,吕德成,王立德,等.肱骨头粉碎骨折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9):54-56.

论文作者:詹晓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人工关节置换及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病人疗效观察论文_詹晓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