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空间场理论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理论研究论文,经济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场与空间理论最早产生于物理学中的引力场、电磁场。牛顿通过观察、分析和研究万有引力现象,法拉第通过分析、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分别描述了在引力场和电磁场空间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用规律。说明了在自然空间中物质之间可以通过场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换、相互作用。事实上,在经济空间内也存在着类似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
一、经济空间区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国外在经济空间场理论方面,首先是在空间区位理论研究上的突破。早期的农业生产、经营,由于其区位的优势不同,给生产和经营者带来了不同的收益,后来通过对工业、城市和市场的区位等进行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得出了非常类似的结论,因而经过长期的研究形成了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和市场区位等理论体系。
对于区位理论的概念,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和地理学先驱屠能、韦伯、克里斯蒂和廖什的论著中早已论及(注:A:Losch.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2)。德国的农业经济和农业地理先驱屠能在他1826年出版的《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论著中的孤立国和农业国已论及中心、边缘的观点,并由此引出级差地租的梯度变化的理论,他指出并论证了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形成和模式,阐明了农业经济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区逐步下降,经历多个梯度达到荒野的过程,确立了农业区位的概念。韦伯(A·Weber)在他1909年的《论工业的区位》论著中,通过运输、劳力费用和集聚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计算,利用等费线和等成本线研究了各类工厂的生产成本变化,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布点的理想区位,以寻求最优工业区位,从而奠定了工业区位的理论基础。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在他1932年《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论证了城市居民点及其地域体系,运用“中心地”、“中心性”和“中心货物与服务”等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城市、中心居民点发展的区域基础及等级—规模的空间关系、组合模式,为城市区位理论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廖什(A.Losch)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的空间分布》一书中提出了市场区及市场网的理论模型,把生产区位和市场范围结合起来。他指出生产和消费都必须在市场区中进行,市场区和市场网的排列不是任意的,而是遵循经济原则。据此必然有一个大城市,围绕这个大城市是其一系列市场区和竞争点,形成了按经济空间分布的等级序列的市场网络系统,从而建立了市场区位的理论观点。从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到市场区位的演变和发展,说明了经济空间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复合的运动的变化过程。
二、经济空间场的性质和功能
W·艾萨德(W.Isard)在他的地理科学论著《区域科学导论》(注:W.Isad.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Science.Prentice-Hall Inc,1975)中提出了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问题,胡佛在他的《区域经济导论》(注:E.M.Hoover.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1975)论著中引用梯度概念分析了级差地租的变化,他们都分别应用了场的一些性质、功能等概念。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家G·缪尔达尔(G.Myrdal)对梯度发展的效应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累积因果论”,他认为梯度发展中同时起作用的有三种效应,即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情况(注:G.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Duck-Worth,1957)。A·O.赫希曼(A.O.Hirschman)在深入研究哥伦比亚等国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实践后,在所建立的不平衡工业化发展战略中,提出非平衡增长(unbalanced growth)战略,并将产业活动区分为社会间接资本(基础产业)和直接生产活动(直接加工业),建立了应从充分利用稀缺资源出发,实施前向和后向联系,极化和扩散效应等重要概念,对制造业在工业化进程中作为领头产业的关联作用进了深入探讨(注:A.O.Hirsc-hman.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还有F·佩鲁(F.Perroux)(注:F.Perroux.The Concept of Growth Pole.Applied Economics(8)1955,pp.307-320)等人都分别提出了增长极核或增长核(Growth pole)、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涓滴效应、回波效应等,它们都与场和空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特别是50年代F·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有着重要的空间观点,他认为增长极是指经济空间中起支配和推进作用的经济部门。增长极在经济空间中通过极化效应(聚集效应,agglomeration effect)等形成对周围空间资源的吸纳,以保证其快速增长;通过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等向周围进行技术、投资的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当然由于吸纳和辐射的方向是相反的,二者的通量、强度、范围存在着差异,因此会出现经济在空间结构变化中的不平衡增长。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用核心—边缘的关系描述了要素市场不平衡发展的过程。在一个区域内经济增长的中心(核,core)只有一个,但是,在边缘地区(peri-pheral regions)中有希望成为下一轮增长中心的后选地点却有很多,他以动态的方式描述了经济增长中心的空间结构和演变过程。
二元结构论与经济收入的空间差异。发展经济学家W.刘易斯(W.le-wis)在其二元结构论中指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相对先进的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先进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之间的对立结构(注:W.A.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The Ma-nchester School 22,1954,pp139-191)。而这种对立结构的存在也必将导致收入的差异。在1955年对美国经济协会的演讲中,西蒙·库兹涅茨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收入分配差别“倒U字型假设”:“收入分配差别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异长期变动的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在二维平面空间中,以收入差异为纵坐标,以人均收入为横坐标,这一假设的结果便是一个倒"U"字型的关系曲线(注:S.Kuznets.Quantita-tive Aspects of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Distribution of In-come by Size.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1(2)1963.pp.1-80)。它已被大量的现实统计数据所证实,被人们称之为库兹涅茨曲线。实际上,收入差异的变化正是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和转化过程所引起的。工业化以前,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不大。人们都是依靠体力劳动和手工操作进行生产,简单的差异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区位不同而引起。在工业化阶段,由于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和市场区位的优势不同,各个地区不可能同时进入工业化,中心—边缘或中心—外围的不平等的生产、交换关系也就会由此产生。先进入工业化的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后进入或没进入工业化的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收入差距由此加大。当经济空间经过演变而达到后工业化阶段时,由于高新技术的出现,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人力资源的潜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挥,劳动力大规模地进入非农业部门,国民收入的区际差异随之缩小,此时的经济空间也趋于动态平衡。
在马克思的时代,经济科学就已经开始借用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概念,把物理学的空间场的理论在类比的意义上转化为经济场理论,并改造经济学所固有的场论——农场、工场和市场。马克思的劳动分工和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理论,说明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的时空连接与转化。在经济的空间运行中,它们必须进行有效的衔接与耦合,才能保证两大部类及其内部的生产顺利进行和有条不紊。特别是在他在《资本论》中描述的资本,在经济运行当中分别以贷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和三种状态在经济空间中而同时存在,它们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在空间上具有并存性。这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得以不断地进行下去,否则资本主义生产就要中断。事实上,在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中已经孕育了经济空间场的概念及其运行规律的相关理论。
三、经济空间结构发展阶段论
李斯特(F.List)把经济发展的过程分为原始、畜牧、农业、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五个阶段。罗雪尔(W.Roscher)把经济发展分为幼年、青年、成年和老年四个阶段。1960年罗斯托(W.W.Rostow)在其名著《经济成长阶段》一文中,通过对西欧、北欧的发展过程的研究,提出经济发展过程的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自我持续增长(向成熟推进)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等五个阶段论;1971年在其著作《政治和成长阶段》中,又增加第六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注:W.W.罗斯托,从起正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因为此时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空间中的资源节约、绿色消费和环境质量。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达恩(E.S.Dunn)将空间区位分为企业阶段、产业阶段以及社会经济总阶段,并试图探讨经济活动区位结构的一般理论,将静态的局部均衡论与现实相结合(注:Dunn,EDG.S.,The Market Potential Concept and the Analysis of Location,In:PPRSA,Vol.Ⅱ.1956)。上述这些划分虽然各有其道理,但很难真正反映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现在国际上一般的看法是分为农业社会时期、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在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绝大多数的人从事广义的农业生产,人口分布与资源结构紧密联系,人口与资源等物资要素因缺少交换而几乎不能流动,占绝对优势的农业产业在空间上处于平衡的分布状态。工业化时期(前期、中期),由于技术上的突破,产业革命的发生,使社会分工、商品交换的规模、范围逐步扩大,以资源、地理和工业区位优势而形成的增长极开始出现,即所谓的中心—边缘状态开始逐步形成,经济的空间结构由于资源的需求增加、生产要素的交换和产业的交叉而处于变化的状态。到了工业化后期,由于多极点的出现,各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加快、规模空前,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空间流的通量加大、速度加快,以各极点为中心的等级体系已经出现,由快速增长而对资源的需求量极度增加,资源性产业开始衰退,经济空间由于产业结构的交替和转换而处于动态的环境之中。进入后工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传统产业已经逐步被高新技术所武装,高新技术主导经济的空间结构,使经济空间结构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在空间产业经济和经济系统研究中,对场和空间理论及应用有了重要的发展。Lefebvre在《The Producion of Space》一书中提出了有启发性的观点。首先他认为空间内含事物具有广泛性、重迭性甚至相互包容性:如经济、地理、人口、社会、生态、政治、商业、国家、洲际、全球乃至整个大自然空间等。其次空间既是可见的,如人类生存的自然空间,但也可能是想象的。这就是说,空间既可以是抽象的,又可以是具体的(注: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Rasil Blackwell,inc.1991)。1990年,Sonis和Hewi-ngs提出了影响场理论以研究投入产出系统的变化(注:M.Sonis & G.Hewings.Fields of Influence and Extended Input-Output Analysis:A Theordtical account.Aldersbort.Ave Avebury,1991)。1991年,Xu和Goule则提出投入产出系数梯度场(注:Xu Songling and peter Gould.The Grad Field of Input-Output Models and the Nature of Coeffcients.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1991,367-371)。一些学者如南加洲大学的Greene还结合混沌理论去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湍流场。(注:K.B.Greene.The Turbulent-Field Environment of Sociotechin-ical System:Beyond Metaphor.Behayioral Science,Vol.35,1990,pp.49-58)这些都说明国外空间场理论的研究正处在一个继续扩展深化和寻求应用的新时期。
四、国内场与经济空间理论研究的进展
场、区位与梯度等概念的提出。我国在场与经济空间理论的研究中,周起业等在《区域经济学》论著中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论述了引力场(主要有劳动力场、资源场、区位场、市场场、技术场、资金场)的存在,指出在六个引力场中,廉价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对技术、产业有吸引力,但这个场的吸引力是一个减函数(注: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22-159)。还有牛文元在《现代应用地理》(注:牛文元,现代应用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陆大道在《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注: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等著作中较早地提到了场和空间区位等概念及其一些应用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初,何种秀、夏禹龙、冯之浚等人提出了经济、技术的梯度发展战略(注:夏禹龙、冯之浚,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研究与建议(8)1982,何钟秀,论国内技术的梯度传递,人民日报,1983.2.6)。这些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和应用上,虽然没有做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但对后来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经济空间场的特性、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经济场和实物一样具有微粒性和波动性,与实物不同的是实物中断性明显,而场的连续性突出。经济场由于场源的存在对周围媒体具有集聚和辐射的特性;经济场可以属于同一空间,并且不同的相互叠加方式将产生不同的效果,而且呈现出有规律的起伏发展与变化,因此经济场源通过相互作用和转化具有叠加性、交互性和波动性。经济空间场将经济场源与其运行、变化规律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因此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经济空间场的基本概念、经济空间场源、经济空间场力与媒体、经济空间场的功能与应用等(注:肖国安,经济场简论,经济学动态,1995.2.29-34)。除了传统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等分析研究方法外,还必须借助于自然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如物理学中的场论、地理学的趋势面等(注:冯宗宪,经济空间场理论及中国东西部区域关系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经济空间场的类型、应用与扩展。在货币场和商品货币的理论研究方面,王潼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他提出了商品生产源和消费汇以及商品流通系数等概念,并建立了一些方程组模型(注:王潼,货币场理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增刊,1991.4pp.121-129)。冯宗宪对经济空间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定义,通过将空间趋势面和现实经济空间中的各种等位面相联系,用趋势面来表现经济空间场中经济活动的动态性,对经济空间场的基本理论与中国东西部区域空间产业分工、交换关联、贸易交换和区际的利益冲突进行了综合研究。陈宗兴等通过对竞争状况下的两地区同类企业市场分界点的空间移动及其影响的讨论,对经济活动的空间景象进行了分析(注:陈宗兴等,经济活动空间的分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我国学者在对多种形态下经济空间场的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将空间场扩展到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孟氧利用量子力学中的介质场理论,在分析自然与社会交错运动的基础上研究自然时—空向经济时—空的转化,论证了经济学社会场问题。在他所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中,特别强调并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注:孟氧,经济学社会场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91-328)。陆大道提出了区域空间发展的点—轴系统理论,把资源、环境与区域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相联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注: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68-96)。可见研究经济空间场理论问题,还必须研究经济运行空间的自然环境基础,没有自然环境支撑的经济空间就如同空中楼阁,是不稳固的,由此产生的经济空间也是不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
在我国较早提出可持续发展空间概念的是牛文元,他1993年在国际《环境管理》期刊上发表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系统研究:一个概念框架”一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时空破缺与失衡”的观点(注:Niu W-en-Yuan,Spatial systems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conceptual framework,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3,17:179-186),1998年他和毛志锋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时空观,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梯度与场的概念(注:牛文元,毛志锋,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解析,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22-66),但是尚未具体对经济与环境空间的关联耦合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王黎明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视角研究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区域生态位、发展位和发展空间的概念(注:王黎明,区域可持续发展: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视角,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50-62)。晏磊以系统论、控制论为切入点,研究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资源、环境、生态的相互关系及其巨系统的结构控制方法(注:晏磊,可持续发展基础:资源环境生态巨系统结构控制,华夏出版社,1998年)。这些研究虽然触及了经济环境空间的相互作用,但基本上还都停留在表面的浅层上,即没有对经济环境空间相互作用的实质进行分析、研究。
标签:农业区位因素论文; 经济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梯度下降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