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无论哪个地区、哪个时间段,基本都存在着建筑施工项目。住宅、厂房、仓库、水利建筑以及农业建筑遍布大江南北,人们的生活、工作处处离不开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期间涉及到多个单位和各个专业的负责人,另外还有大量的建筑工人,为了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建筑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安全施工。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安全;专业水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实现迅猛的发展进步,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更是受到了多方人群的普遍关注。目前,众多施工单位已经在实际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生产经验,能够基本完成业主方的任务要求,但是在施工期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与施工期间的管理不完善相关,下面本文将对其进行重点探讨。
一、建筑施工管理的意义
建筑业发展愈燃愈烈,施工期间的特殊问题也逐渐突出,施工企业的信誉对于其未来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如今建筑工程的样式、类型逐渐丰富起来,各类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愈来愈快,施工企业受到了更高的施工要求,不仅要单纯保证建筑的功能性,同样要保证美观性和高质量,尽量延长使用寿命。因此,作为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科学合理的管理人员,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
二、建筑施工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发展时间并不长,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管理水平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制度不健全。我国施工单位大多数最重视的仍然是经济因素,希望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重视度不足,可想而知,管理制度的制定没有完全考虑应当综合参考的多方面因素,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必然会导致管理制度不完善。另外,即便是针对经济方面的管理制度,成本、收益相关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预算、采购等相关的问题没有考虑全面,进而相关的管理人员也无法有效发挥出管理能力。
(二)材料质量不高
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多种类型的建筑材料,钢材、混凝土、涂料、各类型添加剂等等。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项目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若是建筑材料质量存在问题、选择种类不合理,必然会导致建筑施工标准无法达成。这不仅会造成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同样会造成施工成本过多支出的问题。而导致建筑材料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材料管理不当,负责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工作人员对于材料监督不当,那么材料很可能出现问题,进而造成恶性后果。例如,有些建筑单位在使用防水材料或是墙面涂料时,管理人员管理不当,施工人员为了从中牟取暴利,可能会向材料中掺入一些劣质原料以降低成本,赚取差额,进而导致建筑防水和墙面涂料的强度没有达到要求水平,日后投入使用后,很可能出现漏水等质量事故,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缩短其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建筑施工往往工程量都比较大,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若是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完善的管理,必然会造成严重的材料浪费现象,不仅会导致成本过量支出,还会导致施工进度无法正常达成,甚至会造成周遭地区的环境污染。
(三)安全问题重视不足
有些施工企业在施工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为了尽量压低成本,在施工期间对于安全问题重视度不足,具体表现主要包括:施工管理模式脱离自身单位,有些工程项目范围过大,施工过程中监理方和建设单位没有足够的管理人员负责,会将其分包给其他单位,而外部单位的管理模式往往有其自身特点,无法与自身单位合理衔接,出现脱节问题,进而导致一些施工安全相关的文件无法有效落实,现场管理难以合理掌控;施工单位对于安全问题不够重视,会导致施工现场对于安全问题检查不够重视,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例如施工现场中,搭建脚手架没有合理按照安全要求搭建,施工人员爬上后摔倒的几率便会上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施工期间现场的管理人员往往就是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并不是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专业并不对口,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意识也不足。这类负责人的文化水平一般不高,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管理培训,对于建筑施工的整个流程没有完全掌握,更没有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例如,施工现场中,管理人员管理不当,施工用材料、废料随处摆放,不仅导致现场不规整,增加施工人员绊倒的几率,材料放置不合理还可能导致施工人员无法分清材料和废料,造成无谓的浪费。
三、实现有效建筑施工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健全管理制度
1、制定施工管理细则
首先,施工现场的布置图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合理布置,保证各个设备都按照规定进行摆放,同时参考场地布局和施工要求进行合理调整。具体措施包括:保证道路平坦畅通,没有散落的杂物;建筑物周围保证清洁,没有垃圾;场地排水设计系统化,避免堵塞;沿道路施工的建筑工地需要在周围设计2.5m以上的围墙,两面刷白,写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名称,标好工程概况。施工期间,需要对车辆沾带泥土、尘土飞扬、污水外流、泥浆洒漏事先进行预防;施工用材料要按照类别分别堆放,边用边进行清理;施工用的模板等配件集中存放。
其次,工人的生活卫生也要纳入到工地总体规划管理中来,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和保洁班组进行卫生管理和清理。施工现场中的茶水桶和茶水亭必须保证茶水杯子有盖,能够进行消毒;工地中的厕所要分男女,设定便溺设施,安排专人管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要及时处理或遮挡,保证整个施工场地整洁干净。
2、落实问题责任制度
自管理层开始到基层施工人员,要层层落实问题责任制度,同时在此基础上设计奖惩制度,进而有效提升整体员工的责任心。建筑工程中的验收工作非常重要,需要严格进行隐蔽验收以及中间验收,方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现如今,施工管理工作已经由以往的图纸阶段进入到实物管理阶段,管理中能够更加直接的发现问题,也更方便及时解决问题。各个部门在验收中查缺补漏,能够尽量将可能存在的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施工管理人员应当针对施工现状建立用以协调工作的协调会议制度,找到施工中甲方的负责人员和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一起定期进行施工协调,对于施工中比较复杂的内容,更要在施工前开会研究,安排好各个专业队伍的工作顺序和责任范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技术管理负责人一定要对自身工作负起应有的责任,按照施工要求和规定严格管理。
(二)各个部门协调配合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许多部门和专业人士的支持,使各个专业之间能够实现协调工作室管理人员的责任。协调不同专业部门的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如看图能力。管理人员要尽量避免因为技术问题导致施工问题,避免交叉繁琐的施工管理,保证各个专业部门能够顺利通畅的进行工作衔接。
(三)重视安全问题
施工单位应当安排专门负责安全问题的人员组建成安全管理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监督,保证落实安全责任制,令施工全过程安全开展,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证施工人员和现场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保证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环节和技术方面能够有效了解,对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充分掌握,进而有效提升管理人员各方面的专业能力,全方位提升其专业素质。
四、结语
建筑工程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各个施工单位应当全面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安全、快速的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胡宇蓝.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控制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4).
[2]刘月兰.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J].江西建材,2017(13).
[3]李春明.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4).
论文作者:汪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