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长结构后浇带建筑施工技术浅谈论文_黄权

黄权

广州市住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中超长结构建筑的大量发展,后浇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对中超长结构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从后浇带的作用及其特点方面入手,简要论述了后浇带施工的优缺点和后浇带的设置,并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以期为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方案和技术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超长结构;后浇带;建筑施工技术

1引言

二十世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事业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相应的,随着施工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人们对房屋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大规模、一体化工程施工成为了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建筑项目中涌现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中超长结构。由于建筑功能上的需要,在建筑施工中要求结构少设甚至不设变形缝。但是,超长混凝土结构一般不能采取一次浇筑成型,而是分段浇筑,因此,后浇带施工在建筑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后浇带是通过施工过程来解决设计中沉降或混凝土变形的调整办法,为保证建筑工程具有较高的整体性、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以及较高的工程质量,就必须对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握。因此,深入的研究中超长结构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应用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法进行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本文就对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与分析。

2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作用及其特点

后浇带是为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在梁、板(包括基础底板)、墙等结构中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如图1。

图2 后浇带

后浇带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沉降后浇带: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

(2)温度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

(3)伸缩后浇带:为防止因建筑面积过大,结构因温度变化,砼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

2.1 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作用

目前,后浇带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1)减小温度收缩

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膨胀或者收缩现象,从而使结构内部变形受到约束,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引起裂缝的产生,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建筑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设置后浇带,使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有效减少收缩应力状态,从而避免发生因温度应力而引发裂缝的现象,提高中超长结构对抵抗温差变形的能力。

(2)减小沉降差

建筑主体结构与裙房之间,在施工与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后浇带将主体结构与裙房两部分暂时断开,使两者进行单独沉降,减少它们之间的沉降差,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再将高低层连成整体,并同时采取调标高差、调压力差和调时间差的措施,以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引起裂缝,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2.2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特点

2.2.1后浇带的优点

(1)不需要设置伸缩缝,降低了工程造价;

(2)可操作性强,简单方便,节省工期,效率高;

(3)可提高工程外观整体的美观性,取得较好的立面建筑效果,有利于充分发挥建筑物的功能效果与结构性能,并提高工程的一体化程度。

2.2.2后浇带的缺点

(1)基于基础底部结构的后浇带,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花费的时间较长,一般要消耗2-6个月的时间。同时,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且由于基础底部结构钢筋直径较大、排列密集,增大了施工的清理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质量;

(2)后浇带贯穿于整个地下或地上结构,为使中超长结构施工过程保持良好的顺畅性,其经过的地方往往会需要断梁或者断板,易使结构产生破坏,从而加大了施工难度,影响了施工进度及结构的稳定性,增大了工程的风险,影响了施工的安全性与工程质量;

(3)后浇带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施工之前,需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清理掉,此项施工非常困难。此外,由于后浇带与部分结构混凝土浇筑时间相隔太久以及存在浇筑时间差,使得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大大降低,进而导致在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出现裂缝,以致诱发漏水问题出现,对中超长结构的施工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3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设置

3.1后浇带的宽度设置

后浇带留置宽度一般为700-1000mm,当后浇带宽度取值过小时,会给混凝土的浇筑增加难度,还易引起结构的二次开裂。因此,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不宜小于800mm,目前工程上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当基础长度超过40m 时,后浇带的宽度不宜小于800mm,且钢筋必须贯通,以增强建筑构架的稳定性。

3.2后浇带的接缝处理

(1)浇筑混凝土前对缝内要认真清理、剔凿、冲刷,移位的钢筋要复位,混凝土一定要振捣密实,尤其是地下室底板更应认真处理,保证混凝土自身防水能力,此后才能进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

(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一般应使用无收缩混凝土浇筑,并同时要进行振捣密实以及维护,可以采用膨胀水泥也可采用掺和膨胀剂与普通水泥拌制,要求混凝土的强度至少同原浇筑混凝土相同或提高一个级别。

(3)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对其进行及时的保护工作,如覆盖保护等,保证其不受建筑废弃物的影响。此外,后浇带两侧的梁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拆除,从而保持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正常形状,避免建筑结构产生变形。

3.3后浇带的设置位置

图2 后浇带设置位置

后浇带可每隔30-40m设置一道,且宜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如图2所示。也有少数工程中有部分后浇带留置在1/2跨度处,处弯矩虽大,但剪力较小。

4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

中超长结构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能有效解决温度收缩和沉降差等问题,其施工质量十分重要,主要的建筑施工技术包括: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防护、模板支撑体系、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以及钢筋处理五个方面。

4.1施工缝的处理

后浇带处的施工缝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应当在前期施工完毕以后,对施工缝进行及时的处理,以保证后浇带充分发挥作用,防止接缝面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及出现渗漏现象。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浇筑前期采取通过木板等铺盖处理的方法,防止后浇带的边缘受到损坏;浇筑过程中,应确保后浇带的准确位置,同时后浇带的混凝土与其两侧的混凝土标高应保持在同一高度上;当出现施工缝时,可以采用铁钻等工具对施工缝周围多余的木方及混凝土等彻底清理干净,并将其制作成垂直缝。在进行浇筑工作之前,可采用高压水射、喷砂等方法对施工缝进行清理,重点是清理底模的杂物和水泥浆以及凿毛,在彻底清理干净后做湿润处理,以便提高混凝土的粘合度及维持钢筋的正常性能。

4.2后浇带的防护

后浇带浇筑期间及浇筑完成后应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例如采取铁皮或木板对混凝土覆盖保护、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挡水带和布设围栏和墙体两侧涂抹防水材料等的防护措施,避免后浇带的质量受到废弃物和污水的影响。

4.3后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

对于后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应采取相对独立于整个结构的支模措施,提高模板的使用率,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良好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混凝土有较好的成型质量。后浇带保留的模板支撑体系,应保留至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以将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对于框架梁部位的后浇带,应在混凝土浇筑前采用挡板进行封堵,不同的挡板之间安装钢管加以支撑,以确保混凝土在振捣的过程中保持正常的状态;而对地下室等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应在后浇带两侧布设特制的模板支撑体系,当地下水有防水抗渗要求时,为避免后浇带结构处发生渗水的现象,可采取留设止水带或作企口模板的措施。

4.4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在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不可采用大范围浇筑,应采取现场搅拌然后浇筑的方法,按照施工方案严格进行施工,对振捣工作、分层浇筑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且应尽量选在温度较低的时间施工,以避免混凝土内部存在质量缺陷及浇筑过程中出现偏差、漏浆及跑模的不良现象。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应及时进行合理养护,以确保后浇带施工在强度方面符合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常用的养护措施包括覆盖保水养护、隔热及设置栏杆进行保护。

4.5后浇带的钢筋处理

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钢筋的绑扎应严格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并做好钢筋的保护措施,防止钢筋出现偏移的现象。同时,绑扎完成后,应对后浇带钢筋进行牢固性检查和钢筋损坏性的检测,防止因错绑或漏绑而造成结构意外损坏,以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超长结构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可有效减小温度收缩及沉降差,对结构工程的质量保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把握好施工要点及每个施工技术环节,积极总结,不断进行实践,合理设计与施工后浇带,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确保中超长结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铉志会.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3(05):94-95.

[2] 全学友,孙会郎.后浇带的设置方案对抗裂效果的影响[J].建筑结构,2004(6):22-24.

[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左胜友.探讨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16):77.

[5] 宋月红.试论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煤炭技术,2011(08):161-163.

[6] 韩爱琴.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3(26):78-79.

论文作者:黄权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中超长结构后浇带建筑施工技术浅谈论文_黄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