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姓萨满神歌研究——《满族萨满神歌译注》中程式与仪式的分析

石姓萨满神歌研究——《满族萨满神歌译注》中程式与仪式的分析

高荷红[1]2003年在《石姓萨满神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吉林省满族石姓(石克特立氏)萨满祭祀时使用的文本,该文本保留了很完整的原始内容。本文选取了宋和平研究员译注的《满族萨满神歌译注》(后简称《译注》),《译注》中有满语的拉丁文转写,为我们进行语言分析提供了便利。 对于作为民间文学样式之一种的满族神歌的研究,至今还大体停留在翻译、整理阶段。前辈学者所做的研究大多从翻译后的汉语着手,忽略了满语本身的特质。笔者通过阅读神本子,发现在神歌中有大量程式存在的现象。 程式是“帕里—洛德理论”(或称口头程式理论)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它出色地解答了歌手或艺人何以能够在记忆中保存数量可观的叙事内容的问题。该理论对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中大量活形态的史诗和其他大型叙事样式,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笔者在吉林实地调查时发现,很多满族口头艺术形式依然用满语讲述、传承,这种情况在满族的祭祀活动中尤为常见。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使用满语的萨满和侧立(助手),在演唱活动中却依然用满语。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他们是如何记住大量满语的?本文通过对萨满神歌的文本分析,大致归纳出八类程式,从而得知程式在萨满学习、创编和表演时的作用。笔者还注意到,仪式在传统悠久的民间祭祀活动中形成了程式化特征,在祭祀中,仪式的程式化也有助于神歌的演唱。笔者特别想说明的是,满族神歌能够在已经不懂满语的民众中演唱下去,神本子的程式化内容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文共分五部分,首尾分别有《绪论》和《结语》,正文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神歌的相关情况,第二章和第叁章从《译注》中归纳了八种程式来总结神歌演唱时萨满必须掌握的内容。第四章《神歌与仪式》分析了家神、大神神歌与仪式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野祭仪式中萨满舞蹈与神歌的密切关系。

高荷红[2]2005年在《满族萨满神歌的程式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满族的神本大致有叁种形式,即满语形式、满汉合璧形式和满音汉记形式,《满族萨满神歌译注》把本为满音汉记形式的神歌进行满汉对译,对该文本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其中有大量的程式,大致归纳为八类,这些程式在萨满创作、表演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石姓萨满神歌研究[D]. 高荷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2]. 满族萨满神歌的程式化[J]. 高荷红. 民族文学研究. 2005

标签:;  ;  ;  ;  ;  

石姓萨满神歌研究——《满族萨满神歌译注》中程式与仪式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