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论文_郑创彪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论文_郑创彪

(汕头市潮阳区谷饶中学,515159)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学生展开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新课标背景下,要求高中物理课堂渗透核心素养的教育,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科学展开物理概念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水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概念教学

一、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存在的不足

结合现今阶段物理概念教学的现状来看,从教室角度而言,仍有较多的不足与问题亟待解决。首要便是物理教师对“物理概念”教学缺乏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不能正确认识到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由于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念和思想的落后性,不能与时俱进,更无法有效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很多教师普遍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仍采用“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在这种课堂模式下,物理概念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解读,在学生眼中只能是无趣、呆板而又枯燥的定义。由于教师缺乏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手段,不能够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有效融入物理核心素养、科学方式以及严谨意识[1]。除此之外,很多物理教师盲目的重视物理概念的“传播”,但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概念“内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学习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到思维中,学生无法有效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和框架,学习效果受到影响。由于物理概念教学与物理核心素养的脱节,也会造成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状况,难以理解概念的内涵与深意。物理概念教学的意义是让学生通过概念的理解在脑海中树立知识结构与体系,具备物理意识和思维,形成严谨的物理学习态度和具备良好的物理核心素养,而现实中很多教师的概念教学显然无法实现这些目标。

(二)学生方面存在的不足

结合学生角度而言,现今很多高中生缺乏正确的物理观念,特别是对一些抽象复杂的物理概念而言,很多学生选择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违背了物理概念教学的初衷,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即便是能够记住也无法真正的消化和掌握,这种机械式的概念学习方式难以有效的帮助其树立物理观念。物理学科与生活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高中阶段很多物理概念对于学生而言仍比较抽象复杂,例如“加速度”、“磁场”等物理概念对于学生而言理解起到极为困难,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不仅如此,高中物理中一些概念还难以区分和理解,例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概念。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会较为吃力。针对学生这些概念学生方面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教师不能够对核心素养教育提高关注,而是仍沿用应试教育模式,通过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应试套路来应对考试,缺乏对学生物理概念理解与认知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物理知识的掌握。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梳理概念

对于学生而言想要学好物理就必须清晰透彻的理解物理概念,很多的学生物理学习不好是因为没有掌握消化物理概念,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着开展情境教学,借助情境的创设去帮助学生梳理感知一些枯燥难懂的物理概念。借助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真正的弄懂了物理概念,才不会抗拒物理学习,才能自主投入到物理学习智障,才能确保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磁场”的知识点,因为很多的学生没有接触过磁场,会觉得它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对于磁场产生模糊的概念,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去给学生进行场景演示,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磁场’”的概念,可以拿出一个小风扇和几张小纸条,用风扇去吹动小纸条,借助这个场景去帮助学生感受到风,其实是看不见也捕捉不到的一种奇妙的东西,由此告诉学生他们所学习的“磁场”和风一样也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借助小实验去深化学生对磁场的感性认知[2]。

(二)指导学生正确辨析物理概念,掌握本质

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相似的概念,由于不能正确的辨析概念,很多的学生容易对概念混淆。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把那些看起来很相似但是实际上又有着区别的概念整理提炼出来,着重的给学生分析对比这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去牢固学生对于这些概念的掌握。例如:物理学习中,学生经常会混淆“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这三个看起来差不多的概念,教师应该设置一些经典的场景去指导学生区分这三个概念。可以围绕相同点和不同点展开讲解,学生只有透彻深刻的掌握了这些物理概念的本质,才会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学习物理知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三)增强实验教学,破除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在当今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因为自我的认知经常会存在一些错误的物理概念认知。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策略,可以适当的增强实验教学,去破除学生存在的错误的“前概念”先让学生暴露自己的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去完成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知[3]。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自由落体”的知识时会发现很多的学生对于”自由落体“存在这样的理解”他们认为一个质量较大的物体它的下降的速度会很快,质量轻的物体下降速度则会很慢.”为了纠正学生的认知,教师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准备白两张相同的白纸,将其中的一张揉成团状,另外一张则保持原样,同时将两张纸从同一个位置抛下,明显可以发现揉成团的白纸下降的更快些。借助白纸下降实验去帮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于“自由落体”概念的认识是错误的,接着教授给学生正确的概念知识,牢固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记忆。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促进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物理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弄懂概念的本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便于学生正确的运用所学概念去处理物理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指导学生正确辨析物理概念,掌握其本质。

参考文献

[1]郭玉英,姚建欣.整合与发展-科学课程中概念体系的建构及其学习进阶[J].课程•教材•教法,2013(2):44-49.

[2]薛义荣.创新迁移辨析: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17):56-58.

[3]周栋梁,时春华.基于主题核心概念的高中物理教材重构实践与思考-以人教版必修员“运动的描述”为例[J].物理教师,2016,37(11):6-11.

作者简介:郑创彪,男,汕头潮阳人,学历:本科(全日制),职称:中学二级教师,工作单位:汕头市潮阳区谷饶中学,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论文作者:郑创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论文_郑创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